詞語:錫蘭佛教
【錫蘭佛教 】
錫蘭系位於印度半島東南海外約三十二公里之島國,梵名Sim!hala ,音譯僧伽羅,意譯執師(獅)子、師子胤、師子,我國古代稱之為師子國。又稱銅掌島、楞伽島。歐洲人則稱之為錫蘭(Ceylon)。一九七二年改稱斯里蘭卡(Sri Lanka)。為南傳上座部佛教主要根據地之一,屬部派佛教上座部『分別說系』之銅牒部。
其有關佛教之巴利文文獻有:(一)島史(巴Di^pavam!sa ),以詩歌體敘述佛教興起之事跡,約編輯於三二五年至三五二年間。(二)大史(巴Maha^=vam!sa ),大名王(巴Maha^na^ma ,音譯摩訶那摩,409~431 在位)著。(三)小史(巴Cu^lavam!sa ),編寫至十八世紀末英人入侵為止。(四)佛音論師(巴Buddhaghosa )於五世紀頃註釋之三藏聖典,及其所著之清淨道論(巴Visuddhi-magga )等。
依島史及大史前篇記載,西元前五四三年頃,毗捨耶王(巴Vijaya )建國,至西元前三世紀,天愛帝須王(巴Deva^nampiyatissa, 247 B.C.~207 B.C.在位)時,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梵Mahendra )率四比丘、一居士及其妹僧伽蜜多(梵Sam!g=hamitra^ )等首次將佛教引入本島。
摩哂陀先於王城阿■羅陀補羅(梵Anura^dhapura ,巴同)之東眉沙迦山(巴Missaka )為王說象跡喻小經(巴Cu^l!a-hatthipadopama^-suttan=ta ,又稱咒羅訶象譬經),並於七日間度化八千五百人。王乃於王城之南大眉伽林營造大寺(巴Maha^-viha^=ra ),又於支提山(巴Cetiya-pabb=ata )建六十八石窟寺,並迎請佛舍利,奉置於塔園寺(巴Thu^pa^ra^ma ),王妃阿■羅(巴Anula^ )且從僧伽蜜多出家。
其後兩百年,諸王皆敬信佛教,佛教發展迅速,以大寺為統一教團之中心。木叉伽摩尼王(巴Dut!t!haga^ma=ni^, 101 B.C.~77 B.C.在位)深信佛法,於大寺之西建摩利遮婆提精舍(巴Maricavat!t!i-viha^ra ,即蕃椒寺),又於大眉伽林建銅殿(巴Lo=hapa^sa^da ),於其北建金鬘大塔(巴Suvan!n!ama^li^ )。西元前一世紀,婆他伽馬尼王(巴Vat!t!aga^man!i, 43 B.C.~17 B.C.在位)建無畏山寺(巴Abhayagiri-viha^ra ),摩訶帝須長老(巴Maha^tissa )即遷此寺。
錫蘭佛教因而分裂為大寺派與無畏山寺派,兩派常為爭取佛教之領導權而相互傾軋。大寺派以正統自居,首先將口口相傳之經典以巴利文書寫於貝葉,以便長期保存,並開始編修島史;無畏山寺派則主張革新,指責傳統佛教已趨於腐敗,故於大乘佛教傳入(三世紀)後,成為大乘重鎮。
三世紀頃,印度大乘佛教支派方等部(梵Vaitulyava^da ,巴Vedalla=va^da ,又稱方廣部)傳入錫蘭,宣揚印度大乘系之性空思想,遭到大寺派之反對,終為瞿他婆耶王(梵Go=t!ha^bhaya, 309~322 在位)所平服。
四世紀中葉,無畏山寺派部分比丘因不滿本派引用方等部之言說,乃遷往南山寺(巴Dakkhin!a^giriviha^ra ),因僧眾中有一上座比丘名為『海』(巴Sa^gala ),故南山寺又稱海部(巴Sa^galiya )或南山寺派。此即錫蘭佛教第二度之分裂。
至摩訶斯那王(巴Maha^sena, 334~362 在位)時,大乘佛教勢力頗為興盛。其前,印度正盛行無著、世親之瑜伽思想,王迎奉印度大乘繫上座比丘僧友(梵San%ghamitra )住於無畏山寺。僧友因鼓動大寺派僧眾轉信大乘教說失敗,即向王建議,下令禁止百姓供養大寺派僧眾,大寺派比丘即南移至南部摩羅耶(梵Malaya )等地方。僧友進而將大寺夷為平地。王於大寺故址附近另建一座祇園寺(巴Jetavana-viha^ra ),供養海部上座比丘帝須(巴Tissa )。然一般臣民對大寺已深具信仰,大寺僧乃聯合臣民迫使帝須還俗;祇園寺其餘之海部僧眾,則漸漸發展為一支信仰方等部之獨立宗派,稱為祇園寺派(巴Je=tavaniya )。
吉祥雲色王(巴Siri-Meghavan!=n!a, 362~409 在位)繼摩訶斯那王登位之後,擁護大寺派,修復大寺,塑造摩哂陀金像,並每年舉行盛大紀念會。時又適逢印度羯陵伽國(梵Ka=lin%ga )佛牙城(梵Dantapura ,巴同)王子陀多(梵Danta -Kuma^ra ,巴同)與王妃稀摩梨(巴Hamma^li^ )攜佛牙一顆至本島,供奉於阿■羅陀補羅城之塔園寺,且每年定期在無畏山寺展出,供人膜拜。此後大寺、無畏山寺、祇園寺等三派長期鼎立。
五世紀初,即大名王時代,約於東晉義熙六年(410),法顯由印度返國途中,嘗住於無畏山寺,稱彼時三大寺有比丘一萬。其時,上座部最偉大之論師佛音亦來錫蘭傳教,住於大寺,首先完成清淨道論一書,內容分戒、定、慧三綱,多方引證早期之佛教聖典,形成佛教百科全書式之鉅著。繼而領導大寺派將錫蘭文三藏翻譯為巴利文,並以巴利文註釋之,奠定上座部大寺派興盛之基礎。繼佛音之後,佛授論師(巴Buddhadatta )為三藏註釋作綱要,護法論師(巴Dham=mapa^la )則完成佛音未完成之註釋工作。
六至十一世紀,由於錫蘭內部之政治傾軋及塔米爾人(Tamils)之入侵,佛教一直無法振作。三大寺受到嚴重破壞。十一世紀後半毗捨耶婆訶一世(巴Vijayaba^hu I, 1059~1114 在位)曾遣使赴緬甸,請緬甸僧至錫蘭傳授戒律,重新建立僧團。其後又經數十年之擾亂,至波洛羅摩婆訶一世(巴Parakkamaba^hu I, 1153~1186 在位)始統一全島,改善僧團制度,建立堂塔僧園,並舉行一次以大迦葉(巴Maha^kassapa )為首之經典結集,對巴利文三藏之註疏再加疏解。
十二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葉,歷經印度婆羅門教、葡萄牙天主教、英國基督教等之入侵,佛教更形衰微。如葡人統治期間(1505~1658),毀壞寺院、迫害僧眾,以致受具足戒之比丘不超過五人。又英國統治期間(1796~1948),鼓勵人民信仰基督教,並謂佛教崇拜偶像是荒謬之表現,處處限制佛教活動,致令錫蘭多次由暹羅(泰國)、緬甸請戒師,重建僧團及傳戒。故近代之錫蘭佛教深受暹、緬二國之影響。
一八六六年至一八七三年間,沙彌瞿那難陀(Mrgertwvatti Gunana=nda)以筆舌之力反擊基督教,主張恢復佛教之光榮,全島皆為之振奮,隨即成立佛教靈智學會(Buddhist Theosophical Society)。今日著名之阿難陀學院、法王學院、摩哂陀學院亦多創於此時。一八九一年,居士達摩波羅(梵Dharmapa^la ,後亦出家為僧)創立摩訶菩提會(Maha^=bodhi Society),訓練青年至海外弘法,並在錫蘭創辦佛教學校。
現今錫蘭佛教分為三大派:(一)暹羅派(Siam-nika^ya),又稱泰國派,一七五三年由泰國傳入,屬保守派,僧數最多,信徒多為上層階級人士。其下有阿斯羯利(Asgiri-nika^ya)、摩爾伐多(Malwatta-nika^ya)等小派。(二)阿摩羅普羅派(Amarapu=ra-nika^ya),又稱上緬甸派,一八○二年由緬甸傳入,信徒多為中、下階級人士。其下有烏梵(Uva-nika^=ya)、那梵羅庵利耶(Nuwaraeliya-nika^ya)等小派。(三)藍曼匿派(Ra^=man~n~a-nika^ya),又稱下緬甸派,一八六五年亦由緬甸傳入,為少數之革新派。其下有阿古勒沙(Akures=sa-nika^ya)、庵爾羯利瓦(Elgiri=va-nika^yaㄦ)等小派。此三派之根本教理並無差別,均屬南傳上座部,所異者為生活習慣與修行方式。
島內佛教遺跡頗多,古都阿■羅陀補羅附近有無畏山寺、祇園寺、塔園寺、楞伽寺(巴Lan%ka^ra^ma )、大寺、蕃椒塔、金粉塔(Ruwanweli Da=goba)、岩石寺(巴Gal-viha^ra )、銅殿、摩哂陀墓、大菩提樹等。坎底市(Kandy)則有佛牙寺等古跡。此外亦陸續發掘出阿難陀巨像、釋迦佛像等具有歷史價值之雕像。
我國與錫蘭之交通約始於東晉時代,亦即其大名王前後。梁高僧傳卷六道融傳載,後秦姚興(394~416 在位
)時,師子國有一婆羅門聞鳩摩羅什(344~413)在關中弘法,遂至長安伺機論難,時有道融者,挺身而出破斥其謬。同書卷十三慧力傳及梁書列傳第四十八載,師子國國王聞東晉孝
武帝信奉佛教,特遣沙門曇摩抑進獻玉佛一尊,高約一公尺餘,經十餘年,至安帝義熙二年(406)始達我國。另據高僧法顯傳載,法顯於義熙六年到錫蘭,二年參學期間,親訪諸寺,並攜返彌沙塞律藏本、長阿含、雜阿含等經典。又宋書列傳第五十七載,劉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師子國剎利摩訶南王,曾遣使進獻牙台像;所記之『剎利摩訶南王』即指前記之大名王。又據開元釋教錄卷五載,劉宋時有師子國沙門僧伽跋摩來華,譯出彌沙塞律抄一卷。另於歷代三寶紀卷十一所載,蕭齊永明六年(488),曾有三藏法師(或謂即佛音論師)攜帶佛音所註釋律藏之作善見律毗婆沙至廣州,後由其弟子僧伽跋陀羅與沙門僧猗共同譯出。此外,梁書列傳第四十八亦載,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師子國伽葉伽羅訶梨邪王曾向武帝上表,誓言弘揚三寶,度化眾生。
唐代與錫蘭之往來更見頻繁。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載,玄奘(602~664)大師雖因故未至該島國,然知其時盛行大乘及上座部佛教。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載,武後垂拱元年(685),新羅僧慧輪與唐僧無行皆曾遊歷該島。又據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四載,印度金剛智三藏(671?~741)曾至島上參禮佛牙、佛跡,後於開元八年(720)至洛陽,攜來師子國國王進獻之大般若經梵夾本;冊府元龜則載,阿目伽跋折羅(即不空三藏)於天寶五年(746),攜來師子國屍羅迷迦王進獻之貝葉梵字大般若經一部。然不空攜經之說恐系後人將金剛智攜經一事混訛而成者。另據明本大唐西域記僧伽羅國附記載,明永樂三年(1405),三寶太監鄭和曾至該島奪取佛牙。故知中、錫二國雖歷經各朝政治之遞嬗,仍能維繫佛法之交流不斷。
錫蘭自佛教入傳至今兩千多年中,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建築、雕刻、繪畫、文學、音樂等各方面,皆深受佛教影響。一九四八年獨立以來,更以佛教為國教,以傳統佛教之代言人自居,致力於種種弘揚佛法之事業;國內普遍設置佛教組織,全國性者如全錫蘭佛教會議(All Ceylon Bud=dhist Congress)、全錫蘭婦女佛教會(All Ceylon Womans/ Buddhist Association)、公職人員佛教徒協會(Goverment and Local Gover=ment Buddhist Association)等,國際性者如世界佛教徒友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摩訶菩提會等,分別進行各項佛教活動,佛教雜誌與出版社亦熱烈投入弘法行列,其中以錫蘭政府出版之英文佛教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Buddhism),尤為世人所重,迄今仍在陸續出版中。此外,又於國外設立佛教使節團,如倫敦佛教精舍(Lo=ndon Buddhist Vihara)、華府佛教寺院(Washington Buddhist Vih=ara)等,直接在當地宣教,接引外國人士皈依佛法。因知錫蘭之佛教仍不斷朝著現代化、組織化等方向進展。
目前,錫蘭有關佛教之節慶有:(一)新年,錫蘭人之新年有陽曆一月一日、四月十三日、八月三十日等三種。其中以四月十三最重要,稱為僧迦羅底(梵Sam!kra^nti ),一連慶祝五天,佛教信徒至佛寺禮佛、拜塔、拜菩提樹、供僧、受持五戒及聽法,並祭拜大自在天等諸神;又以米與牛乳煮成乳飯(巴khi^rabhatta ),供養僧眾。(二)衛塞日(巴Vesa^khapu^ja^ ),為錫蘭最偉大之節慶。於五月月圓日慶祝佛陀之誕生、正覺、涅槃。人民往佛寺禮敬、供養三寶,持戒聽法;政府則禁止殺生、賣酒,間或釋放囚犯。(三)佛牙節,佛牙本置於塔園寺,然至十六世紀初,西人勢力伸入錫蘭後,錫蘭王朝即遷都至中部山地之坎底,佛牙亦移至此,新建佛牙寺供養,並訂每年八月一日起,舉行隆重之佛牙遊行祭典,故又稱坎底遊行盛會(Kandian Perahera),為馳名世界之重要節慶。(四)莊嚴寺(巴Kaly=a^n!i^viha^ra )佛舍利遊行盛會,本寺距可倫坡約八公里,據傳佛陀曾駐錫於此,盛會自二月十三日起,一連舉行數天。(五)摩哂陀紀念日,錫蘭歷七月十五日,系以昔時摩哂陀至錫蘭傳教之首日為節日。(六)摩醯耶伽那塔(巴Mahiyan%gan!acetiya )紀念日,此古塔距坎底約八十公里,據傳佛陀亦曾在此駐錫,故每年錫蘭歷九月,即有紀念遊行。(七)僧伽蜜多上座尼紀念日。
至於日常之佛教儀式,部分依經律而行,部分則依風俗而行。一般儀式有:(一)佛日,每月有四日,類似我國之齋戒日,信徒於此日即入佛寺禮佛;僧人為信眾說三皈五戒等,皆以巴利文念誦。(二)說法,傳統之方式為人民自建說法堂,請僧人說法;佛寺則於日落後以擊鍾為信號,即開始說法。較隆重之說法儀式則由三位法師日夜輪流說法。(三)敬佛,以食品供養佛陀。(四)施僧(巴San%ghada^na ),供養僧人。(五)念誦守護經,信徒請僧人念誦三寶經(巴Ratanasutta )、五蘊護經(巴Khandha Paritta )等守護經,以消災祈福。〔宋書太祖本紀第五、比丘尼傳卷二僧果傳、梁高僧傳卷三求那跋摩傳、佛祖統紀卷三十六、大唐西域記卷八、南傳佛教史(淨海)、世界佛教的現狀(李添春)、E. Tennent: An Account of the Island of Ceylon; H. Parker : An=cient Ceylon〕(參閱『佛音』2643、『阿■羅陀補羅』3659)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