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論諍
【論諍 】
據傳佛陀入滅後,教團中即有論諍產生。未參加第一次經典結集之富蘭那(巴Pura^n!a ),即不承認結集之結果。佛陀入滅後一百年頃,毗捨離城之跋耆比丘(巴Vajjiputta=ka )等,與上座部耶捨長老(梵Ya=sa )等,為『十事非法』之問題,而引發論諍,遂導致第二次之結集。其後,說一切有部之迦濕彌羅派與健馱邏派;中觀派中之佛護與清辨;瑜伽派之月官(梵Candragomin )與中觀派之月稱(梵Candraki^rti );瑜伽派之戒賢與中觀派之智光等,均曾有所論諍。
此外,於錫蘭,大寺之上座部與無畏山寺之法喜部,亦曾產生論諍。至於西藏,於乞栗雙提贊王(藏Khri-s ron%-lde-brtsan)時代之蓮華戒(梵Kamala -s/i^la )與唐朝之大乘和尚,亦有一場著名之論諍。在緬甸,相傳於十八世紀,偏袒派(巴Ekam!sika )與通肩派(巴Pa^rupan!a )等之間,亦有直接或間接之論諍。
在中國,唐代四分律宗之東塔宗之懷素與相部宗之定賓有新舊兩疏之對立,法相宗之慧沼與圓測,南宗禪與北宗禪,北宋時代天台宗之山家派與山外派,四分律宗允堪之會正宗與元照之資持宗,明末楊岐宗之虎丘派與三峰派等,均起佛教內部之論諍。
此外,三國時代亦發生儒、釋、道三教間之論諍,而西晉之釋道二教論諍,道教常遭論破,遂有道士王浮偽撰老子化胡經之事;東晉時代亦有關於因果報應、神識不滅、沙門不敬王者等之論諍;另如北魏、北周、唐等之破佛毀佛事件,亦常因釋道二教或儒釋道三教之論諍所引發。唐末之後,三教之論諍漸次形式化,其後雖亦有論諍,然三教融合之說漸佔優勢。至明代,基督教勢力東來之時,智旭等人亦曾撰文對基督教有所論駁。
在日本,最澄、源空、日蓮等各宗宗祖與傳統教團間皆有論諍;真言宗之『新義』與『古義』,日蓮宗之『不受不施』,天台宗之『安樂律』等均曾引發教團內部之論諍。另於教外論諍方面,如佛教傳入之初,即與神道產生論諍,至平安朝末期之『神佛習合』,始相容而不悖;然至江戶時代,神道家與儒家皆興起排佛之議,遂造成明治時代之神佛分離。此外,明治以後之佛教界亦常有學術上之論諍等。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