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星雲
【星雲 】
(1927~ )江蘇江都人。十二歲於南京棲霞山禮宜興大覺寺志開上人披剃。法名悟徹,號今覺,筆名摩迦。民國三十年(1941)受具足戒於棲霞山,並留山就讀於棲霞律學院,後再至焦山佛學院參學。離院後,曾任白塔國民學校校長、怒濤月刊主編、南京華藏寺住持。民國三十八年來台後,初駐錫於中壢圓光寺。三十九年主編人生月刊,四十年任台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四十一年至宜蘭雷音寺,成立念佛會、弘法會、歌詠隊、學生會,創辦星期學校、幼稚園等,並於廣播電檯布教,其弘法事業,於此奠定基礎。四十四年,於高雄創建高雄佛教堂。四十六年,在台北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出版佛書及佛教唱片,以弘揚佛教文化。五十一年,在高雄創建壽山寺。旋在該寺設立壽山佛學院(即東方佛教學院之前身),作育佛教英才。五十六年,復在高雄縣大樹鄉開創佛光山,並任第一代住持。此後,師即以佛光山為弘法根本道場。除積極建設佛光山成為全台名剎之外,並致力於佛教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之推展。
師深諳佛教之復興並以教育人才為本,故積極在國內創設各級佛學院,並於六十二年首創佛教大學(叢林大學)以教育佛教青年,後改為中國佛教研究院,旋又設立研究部,以供大學或佛學院畢業之佛教青年繼續深造,為國內高等佛學專門教育之先驅。師並任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所長、東海大學教授,首將佛法正式帶入高等學府,且曾多次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引導廣大社會知識青年學生學佛,功不可沒。師更曾發起創辦智光商職、普門中學,以佛教之精神興辦社會一般教育。師感於國際弘法人才之需要,除在國內創設六所佛學院之外,並不時遣送弟子出國留學,故門下多才,弟子留學日、美、印、韓等國,獲得大學以上學位都數十人,且均卓然有成。師更開創國際佛學部,培養國內國際佛教人才,並提供世界佛教國家學習中國大乘佛教之機會。
師一生職志在於佛教文化事業之弘揚,早年曾主編過人生月刊、今日佛教等雜誌,後並辦有覺世旬刊,覺世月刊、普門月刊、佛光出版社、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對佛法之宣揚建樹良多。師頗勤於著述,文筆清新流麗,所撰釋迦牟尼佛傳、十大弟子傳、玉琳國師、覺世論叢、無聲息的歌唱等書,皆發行甚廣,普為佛教徒所愛讀。其中釋迦牟尼佛傳、玉琳國師等書且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話劇,傳誦一時。近年來更於各地做大規模演講;六十八年,其歷年來之弘法講稿由弟子輯印成『星雲大師講演集』行世,影響社會人心甚巨。
慈善方面,師辦有佛光精舍、仁愛之家、大慈育幼院、佛光診所、佛光施診醫療隊、萬壽公墓,使老幼貧病者,皆能蒙受佛光普照。
師之弘法,方便善巧,氣魄亦雄渾博大。十餘年間,除將本山佛光山開創為聞名世界之佛教重鎮之外,並陸續在彰化創建福山寺、在善化創建慧慈寺,接辦台南福國寺、嘉義圓福寺、基隆極樂寺、宜蘭圓明寺,在澎湖創建信願寺,現正擴建澎湖海天佛剎,在高雄創建壽山寺、普賢寺,在台北開創普門寺、石門北海道場,在美國開創西來寺、白塔寺,在香港創佛香精舍,並在馬來西亞接辦鶴鳴寺等,其建樹之多,規模之大,鮮有出其右者。
師雖出身臨濟門下,然其佛教事業則八宗兼弘,不拘一宗一派。其弘法方式,著重於佛法與時代性,以及眾生根性之協調。且賡續太虛大師『人間佛教』之理想,積極闡揚『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之不二性。師之弘法,每能開風氣之先。初在宜蘭弘法時期,即組織佛教歌詠隊,接引社會青年入佛。六十七年在台北舉辦規模盛大之佛教梵唄音樂欣賞會,對佛教音樂之普及,具有相當程度之影響。六十八年,首度利用電視弘法,在中華電視台連播『甘露』節目,後又在中國電視公司開播『信心門』,在台灣電視公司講『星雲禪話』,為弘法工作現代化之又一例證。師辯才無礙,擅以言詞接引信眾。其在海內外各地之佛學講座,每講聽眾必數千人以上。
師對於促進國際佛教之交流貢獻良多,曾多次帶領團體至世界佛教聖地朝聖布教,並多次於國內舉辦大規模之國際佛教學術會議。六十五年,首度率領中國佛教訪問團,參加美國建國二百週年慶典。六十八年,任美國國際佛教促進會(InternationalBuddhist Progress Society)會長,擬將大乘佛法推展於美國。六十七年,美國洛杉磯東方大學(University of Oriental Studies)有感於師之弘法成就,頒贈以榮譽哲學博士學位,師為我國比丘中,獲得此一榮譽學位之第一人,後並出任美國佛教青年總會會長。師先後朝禮印度佛陀聖跡六次,尤以六十八年所率領二百餘人朝聖印度,為自三國以來西行求法朝聖陣容最為盛大者。七十一年,佛光山與韓國三大古剎之一號稱佛寶寺之通度寺諦結兄弟寺,促進中韓兩國文化、宗教之交流。七十二年,師應星馬佛教界之邀,前往弘法布教,為東南亞佛教之發展帶來蓬勃氣象,師並任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導師。其他如日本、泰國、香港等國,師亦經常前往,為世界佛教之團結而奔波不已,並曾任中日佛教促進會主任委員多年。七十一年,師於佛光山舉辦第五屆國際佛教學術會議;七十四年,舉辦世界佛教青年會一九八五年學術會議;七十五年,首次召開世界顯密佛學會議,促進國際佛教文化之溝通,貢獻深遠,師並榮膺為世界佛教青年會榮譽會長。師現仍擔任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理事長,積極籌建國內第一座西藏佛寺。七十四年九月,師於佛光山信徒代表大會中,宣佈辭退住持之職,推選弟子心平法師繼任,其後專事於弘法及研究著述。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