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立法不成過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所立法不成過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所立法不成過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所立法不成過

【所立法不成過 】

因明用語。所立法不成,梵語sa^dhya-dharma-asiddha。因明三十三過中,同喻(由正面來說明之例證)五過之一。於因明對論中所引用實例與宗(命題)之賓詞不同品類所招致之過失。蓋於因明法則中,對於能立法之因(理由)而言,所立宗之法(後陳,賓詞),乃雙方就『宗支』之看法進行對諍之關鍵,而宗支之確立與否,有賴於因支與喻支(譬喻)之證成,就喻支而言,同喻之功能乃在由正面來積極結合宗支與因支,故所舉證之實例,其語意之範疇應同於宗之賓詞;若引用一同喻,其語意範疇雖合於能立之因,然不合於所立之宗法,則同喻之功能不成立,即犯所立法不成過。

 如聲論師對勝論師立『聲是常(宗),無質礙故(因),猶如覺(同喻)之論式,由於一切『覺』皆無常,且雖符合能立法所說之無質礙性,然不合於所成立法所說之常住性,以致失去正面舉證之效果。蓋『覺』乃心與心所法之總名,而聲論師與勝論師之宗說皆認可心與心所法皆具無常、無質礙之性,故此同喻雖合於能成立之因,但不合於所成立之宗法,此即所立法不成過。〔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下本、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五〕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