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耆尼國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阿耆尼國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阿耆尼國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阿耆尼國

【阿耆尼國 】

阿耆尼,梵名Agni 或 Akni。位於西域之古國名。又作烏耆國、烏夷國、焉耆國、嬰夷國。東鄰高昌,西接龜茲,以今新疆天山南路東北部之喀喇沙爾( Karashahr)為中心。大唐西域記卷一載,阿耆尼國東西長六百餘里,南北寬四百餘里。國之都城周長六、七里,四面據山,道險易守,泉流交帶,引水為田,出產穈黍、宿麥、香棗、蒲萄、梨奈等物。氣候和暢,風俗質直。文字取之於印度。其國人民勇而寡略,好自稱伐。國無綱紀,法不整肅。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之說一切有部,經教律儀概遵印度。蓋阿耆尼國之名稱,系由於焉耆、烏耆等名含有火之意,玄奘乃因此附會梵語agin(火)而音譯為阿耆尼。〔高僧法顯傳、翻譯名義集卷七、慧琳音義卷八十二、漢書西域傳第六十六下、後漢書西域傳第七十八、 S. Beal: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World, vol. I; T. Watters: OnYuan Chwang, vol. I〕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