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福嚴寺
【福嚴寺 】
(一)位於湖南衡山擲缽峰下,距磨鏡台約半公里。創建於南朝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天台宗二祖慧思曾久居本寺,宣講般若經、中論等般若中觀之經典,故於當時,本寺多被稱為般若寺、般若道場。至唐代,禪宗高僧懷讓禪師亦棲止本寺,故世有『南嶽懷讓』之稱。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改寺名為福嚴寺。現存之寺為清同治九年(1870)所重建者。依山勢而建,磚木結構,有僧房、藏經閣
、大雄寶殿、岳神殿、山門和過殿等。山門橫額石刻『天下法院』,寺後拜經台巖上刻有『極高明』三字,傳為唐代李泌所書。寺右有古銀杏一株,腰圍逾五公尺,迄今已有一千四百餘年。寺前里許有三生塔,即慧思禪師之塔墓。〔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第一六五至第一六八〕
(二)位於台灣宜蘭礁溪鄉。民國五十年(1961)由普同法師開山創建。五十八年增建七層福嚴寶塔。六十四年九月普同示寂後,由宏榮法師晉任住持迄今。六十五年重建大殿,禮請佛光山星雲大師破土,同時興建廚房、寮房,並整修福嚴寶塔等。七十年復建華嚴大樓。本寺辦有華嚴佛學院、幼稚園,並於電檯布教。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