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靜慮是什麼意思,法相辭典中第三靜慮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第三靜慮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第三靜慮

【第三靜慮 】

p0964

瑜伽十二卷十七頁云:又於第三,喻有差別。如嗢缽羅等離喜之樂。彼相應法、及所依身、當知亦爾。水喻離喜無尋伺定。喜發踴躍;由無彼故;喻華胎藏沒在水中。

二解 瑜伽三十三卷十一頁云:復次彼於喜相,深見過失;是故說言於喜離欲。又於爾時,遠離二種亂心災患;能於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第二靜慮已離尋伺;今於此中復離於喜。是故說言安住於捨。如是二法、能擾亂心,障無間捨。初靜慮中,有尋伺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第二靜慮、由有喜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是故此捨、初二靜慮、說名無有。由是因緣,修靜慮者、第三靜慮、方名有捨。由有捨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復現行。若復於此第三靜慮,不善修故;或時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時復現行。尋即速疾以慧通達、能正了知,隨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棄捨除遣變吐,心住上捨。是故說有正念正知。彼於爾時,住如是捨、正念、正知,親近修習多修習故;令心踴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第三靜慮已下諸地、無如是樂及無間捨。第三靜慮已上諸地、此無間捨、雖復可得;而無有樂。下地樂捨、俱無有故;上地有捨而無樂故;是故說言於是處所。謂第三靜慮、諸聖宣說。謂依於此已得安住補特伽羅、具足捨念及以正知,住身受樂,第三靜慮具足安住。言諸聖者,謂佛世尊、及佛弟子。

三解 法蘊足論五卷十四頁云:復有一類、離喜,住捨正念正知,身受樂,聖說應捨,第三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三天道。六卷四頁釋云:離喜者:雲何喜?謂心欣極欣,乃至歡喜歡喜性;總名為喜。心於此喜,離染解脫;故名離喜。住捨正念正知者:彼於爾時,安住行捨、正念、正知。雲何捨?謂離喜時,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總名為捨。雲何正念?謂離喜時,諸念、諸念乃至心明記性,總名正念。雲何正知?謂離喜時所起於法揀擇,乃至毗缽捨那;總名正知。身受樂者;身、謂意身。由意身中,有受樂故;四大種身、亦得安適。由此因緣,名身受樂。此中樂者:謂離喜時、已離身重性心重性,乃至身調柔性、心調柔性;總名為樂。此是受樂;非輕安樂。聖說應捨者:聖、謂諸佛及佛弟子。說謂宣說分別開示勸修定者,應捨此樂,不應耽昧。唯應住捨正念正知。第三者:謂此靜慮、順次數中,居第三故。復次此於九種次第定中,在第三故。靜慮者:謂在此定中,行捨、正念、正知、身受樂、心一境性,總此五支、名第三靜慮。如有頌言:離喜最上跡、捨念知樂定,名第三靜慮。諸佛所稱譽。

分類:法相辭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法相辭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