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派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瑜伽派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瑜伽派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瑜伽派

【瑜伽派 】

(一)奉行瑜伽師地論等教說之宗派。又作瑜伽宗、瑜伽行派。即行於印度,與中觀派對立之大乘佛教教派。初祖為四、五世紀之彌勒論師,以宣說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頌、大乘莊嚴論等而奠定開宗之基。其後,無著稟其教旨,著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等。未久,世親繼之,撰十地經論、唯識三十論頌等以光顯教說。世親之弟子陳那亦作觀所緣緣論、入瑜伽等論著以宣揚瑜伽思想,復著因明正理門論而定因明之論式。同時復有親勝、火辨二大論師註釋世親之唯識三十論頌。相繼而起者另有德慧、安慧、護法、難陀、清辨、戒賢、淨月、勝友、最勝子、智月、法藏、智光、無性、親光、德光等諸師,相繼發揮三性中道之旨,提倡觀行萬法唯識之理,以悟入真如之性。

 瑜伽派本與中觀派世代對立,彼此論難。然八世紀初,寂護及弟子蓮華戒融合中觀自立派(梵Ma^dhyamika -sva^tantrika )與瑜伽派之思想,成立瑜伽中觀自立派(梵Yoga^ca^ra -ma^dhyamika-sva^tantrika )。此派思想,有關勝義諦者乃採用中觀自立派之論點,有關世俗諦者則依據瑜伽唯識之立場。八世紀後,印度佛教傳入西藏,西藏佛教改革者宗喀巴以甚深觀、廣大行,意圖綜合般若中觀與瑜伽唯識兩派。八、九世紀以後,瑜伽派為中觀派綜合攝取,獨立學派不復存在。

 在我國,以北涼曇無讖所譯之菩薩地持經(即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劉宋求那跋摩之菩薩善戒經,及北魏菩提留支、勒那摩提等之唯識二十論、十地經論等為瑜伽派經論之最早譯介。其後,我國之瑜伽派漸分為地論宗與攝論宗;前者系以十地經論為主,後者則以攝大乘論為主。兩宗雖同立『八識緣起』之說,然地論宗以阿賴耶識與如來藏心同視為真識,攝論宗則視阿賴耶識為妄識,故別立第九阿摩羅識,此為兩宗論點最大之歧異。直至唐代,玄奘譯出瑜伽師地、顯揚聖教、辯中邊等諸論,又糅譯十大論師之唯識三十頌釋論,編成『成唯識論』等書,方乃展開法相宗之教說,而盛行於我國與日本。〔大唐西域記卷九、卷十、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印度哲學研究卷五(宇井伯壽)〕(參閱『中觀派』1037、『空有論爭』3473)

 (二)為印度六派哲學之一。通常又被稱為瑜伽外道、相應外道。主張瑜伽修行,能達到解脫之境界。其哲學系根據數論學派而立論,所異者,持神我(梵purus!a )為最高神之有神論立場。相傳西元五世紀頃巴丹闍梨(梵Patan~jali )出世,搜集當時有關瑜伽諸說,撰成瑜伽經(梵Yoga -su^tra ),始確立該派學說(一說巴丹闍梨編於西元前一五○年間)。由於受到無神論之數論學說影響,其神僅止於冥想之方法與對象。認為世界之所以苦乃源自無明,此即為神我與自性(梵prakr!ti )之結合;當無明被明知(梵viveka )消除時,神我即從物質之束縛中解放獨存,由此解脫達到完全圓滿之狀態。為得此明知,對於實踐方法舉說瑜伽八支(守戒、自我道德培養、養成良好坐姿、控制呼吸、控制感官、集中注意力、冥思、禪定),從有想三昧而入無想三昧之無心狀態即是解脫。又為達到此一境界,遂完成修行法之組織,此乃瑜伽派之特質。毗阿沙(梵Vya^sa, 450~500?)曾對瑜伽經作完整之註釋,其後第九世紀瓦卡帕提米拉(梵Va^caspatimis/ra, 800~880?)更加以復注,廣為一般採用。然此學派勢力今已殆然無存。〔十住毗婆沙論卷三、大毗婆沙論卷八十一、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印度六派哲學綱要(李世傑)〕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