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賢智光判教之爭是什麼意思,唯識名詞白話辭典中戒賢智光判教之爭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戒賢智光判教之爭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戒賢智光判教之爭

【戒賢智光判教之爭】戒賢、是唯識宗十大論師中心人物護法的弟子

,同時也是玄奘三藏在印度求學時的老師。智光,是與戒賢同時代的大乘空宗論師。關於他們二位的爭論,法藏的《十二門論宗致義記》中說︰『近代中天竺那爛陀寺,同時有二大德論師,一名戒賢,一名智光,並神解超論,聲高五印,六師稽顙,異部歸依。大乘學人仰之如日月,天竺獨步,軌範成規,遂各守一宗,互為矛盾。謂戒賢遠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明法相大乘,廣分明數,用三教開宗,題自所依為真了義,……』戒賢依深密、瑜伽等經論,立三時教判,謂︰一、第一時有教︰此謂眾生迷執有我,因而起惑造業,沉淪生死。釋迦牟尼初說法時,說業感,因緣,四聖諦等法,以破其執著。《四阿含經》等小乘經典,皆屬此教,這是不了義教。二、第二時空教︰謂小根者聞四聖諦法,雖斷我執,而於諸法,執為實有。佛為破彼等法執,宣說諸法皆空之理,令捨小乘而入於大乘,如《般若經》等大乘空宗經典,皆屬此教,此雖比初時教進步,但仍不是了義教。三、第三時中道教:謂於前二時,互說空有,未契中道,佛於第三時《解深密經》等會中,說唯識中道之理,斷除小乘偏有,大乘偏空的執著,入於非空非有的究竟了義。如《華嚴》、《深密》等大乘經典,皆屬此教。唯此非有非空的唯識中道,才是終極的了義教。而智光以大乘空宗的觀點,亦判佛教為三時,即:一、第一時中:如來為諸小根,說小乘法;即『心境俱有』的教法。心是主觀的心識,境是客觀的外境。二、第二時中:如來為中根者,說法相大乘,所謂『境空心有』的教法。這是指大乘有宗的思想,有宗主張『境空心有』,所謂萬法唯識,外境是心識所變現。三、第三時中:如來為上根者,說無相大乘,所謂『心境俱空』的教法。這自然是指大乘空宗的思想,只有《般若》、《中觀》等經論才是終極的了義教。

上述二種判教的主張,無非都是抬高自宗,貶抑他宗罷了。但

在當時,卻造成了空有兩系的宗派之爭。事實上,大乘佛教是隨著時代的演變而發展出來的,而大乘經典也是大乘思想興起後,無數學問僧依據原始經典的精神的嘔心瀝血之作。以今日眼光來看這種判教的諍論,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分類: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