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紐天教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毗紐天教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毗紐天教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毗紐天教

【毗紐天教 】

毗紐天,梵名Vais!n!ava 。又稱毗濕笯派。為印度教之一派,特崇毗紐天(梵Vis!n!u ),並崇拜毗紐天之配偶吉祥天女及毗紐天之各種化身。認為通過默念神名與坐禪可以獲得解脫。崇拜毗紐天之風氣隨著印度民族敘事詩摩訶婆羅多(梵Maha^bha^rata )與羅摩耶那(梵Ra^ma^yan!a )之盛行而普遍。其後,此教派與薄伽梵塔派(梵Bha^gavata )相結合,因之更滲透至社會各階層,乃至眾人皆視毗紐天與吉栗瑟拏(梵Kr!s!n!a )、那羅延天(梵Na^ra^yana )、羅摩等諸神為一體。薄伽梵歌(梵Bhagavadgi^ta^ )為本教所依之聖典,內容即以毗紐天神之化身說及信仰等特殊思想,為其根本而撰成。另有吉栗瑟拏系譜(梵Harivam!s/a )、毗濕笯富蘭那(梵Vis!n!u -pura^n!a )等書,詳述諸神系譜、教義、祭禮等。其後,此教派逐漸分裂,可大別為二派:(一)薄伽梵塔派,乃虔誠信奉毗紐天為至尊(梵bhagavat )之一群宗派,有馬拉達(梵Mara^tha )薄伽梵塔派、婆爾羅巴派(梵Vallabha )、摩陀婆派(梵Madhva )、毗濕笯史瓦閔派(梵Vis!n!usva^min )、寧巴爾迦派(梵Nimba^rka )、查伊塔尼亞派(梵Caitanya )等六派。(二)潘迦拉朵拉派(梵Pa^n~cara^tra ),以潘迦拉朵拉集為聖典之一群宗派,有史利伐依斯那伐派(梵 S/ri^vais!n!ava)、薩達尼派、曼巴派、那拉辛哈派、羅摩派等。各派之中,摩陀婆派於十三世紀時,由南印度之摩陀婆所創,倡導『神』與『個我』分別不一之二元論,此派至今仍十分盛行。寧巴爾迦派於十二世紀時,由寧巴爾迦所創,倡導『不一不異說』,崇拜吉栗瑟拏及其配偶神羅達(梵Ra^dha^ )。婆爾羅巴派於十六世紀初,由婆爾羅巴所創,倡導『清淨不二說』。查伊塔尼亞派於十六世紀初,由查伊塔尼亞(原名米修拉,梵名Vis/vambharamis/ra )創於孟加拉。史利伐依斯那伐派於七世紀頃,由南印度塔米爾地方,一群吟遊詩人所創;至十一世紀時,由羅摩拏遮領導,本派勢力更盛,主張『制限不二說』。現今毗紐天教與濕婆教為當代印度教之二大主流,主要流行於印度北部及西海岸地區。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