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梵書
【梵書 】
(一)梵名Bra^hman!a 。音譯婆羅門那。解釋婆羅門教吠陀聖典之文獻。吠陀,狹義指四吠陀之本集(梵Sam!hita^ );廣義則合本集及梵書(廣義),總稱吠陀。梵書為婆羅門教奠定了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吠陀本集包括祭儀時讀誦之讚歌、祭詞、咒詞。梵書亦有廣義、狹義之分,規定祭儀之實踐方法,或解釋讚歌、祭詞之意義,說明祭祀之起源、秘義者,屬廣義之梵書,其內容可分為梵書(狹義)、森林書(梵A^ran!yaka )、奧義書(梵Upanis!ad )三部分。其中梵書(狹義)又分儀軌(梵vidhi )與釋義(梵artha -va^da )二部分;儀軌為規定祭祀之順序方法、讚歌之用途等,釋義則解說讚歌之意義及語源、祭祀之起源及其意義等。森林書及奧義書則同為考察祭祀及人生之意義,二者均重理論;其中奧義書尤深探哲理,又特名為吠檀多(梵Veda^nta )。梵書系以散文體裁書寫,書中採用大量之神話與傳說。
梵書之成立年代約在西元前一千年至六百年,即雅利安人由婆羅門文化中心之印度河流域東移至恆河平原時,乃吠陀祭儀複雜體系完全整備之時代產物。梵書可為神學書,同時為瞭解當時印度社會、種姓制度、婆羅門至上主義之神觀、神話變遷、集奧義書大成之一元哲學思想之萌芽等之珍貴資料,惜僅限於片段記錄。現存十五部,其中主要為附屬於梨俱吠陀之愛達羅氏梵書(四十一章)與附屬於夜柔吠陀之百道梵書(一百章)。後者在印度宗教文獻中首次提出靈魂轉世之理論。(參閱『吠陀』2820)
(二)梵語Bra^hmi^或 Bra^hmi^-lipi。為古代印度雅利安民族於西元前六世紀以後,所使用最古字體之一。又作梵寐書。阿育王法敕之刻文,以及印度中央州薩迦爾( Sagar)地方出土(西元前三百年頃)之貨幣,皆書此字體。西元第四世紀之遺物中亦發現不少書此字體者。又此文字雖為印度古來固有者,然據近代研究,與腓尼基文同屬閃族(Semitic)語系,經由印度商人之傳入,於西元前五百年頃完成四十七字母。此文字最初隨閃族語系習慣由右向左橫寫,於中央州出土貨幣亦同樣由右向左,然阿育王刻文等則由左向右橫寫。阿育王時代之文字,特稱為古代孔雀王朝文字,廣行於全印度,亦普及至錫蘭。西元一世紀頃,產生北方梵書漸次以方形、南方梵書漸次以圓形書寫或刻出之傾向。至第四世紀頃,兩者之差異則更明顯化。(參閱『梵字』4630)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