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密多經 第十二淨戒波羅密多分是什麼意思,閱藏知津中大般若波羅密多經 第十二淨戒波羅密多分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 第十二淨戒波羅密多分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大般若波羅密多經 第十二淨戒波羅密多分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 第十二淨戒波羅密多分 】

(六百卷 有唐太宗三藏聖教序唐高宗三藏聖教記 沙門玄則大般若經初會序 十六分各有一序)

唐玉華寺沙門釋玄奘譯

  第十二淨戒波羅密多分。佛在給孤獨園,與千二百五十苾芻俱,命舍利子,宣說戒度。滿慈子問:「雲何應知菩薩持戒犯戒?」舍利子答:「若住二乘作意,是名非所行處,是名菩薩犯戒。」又問:「若求一切智智而修佈施,豈不執著一切智智,成戒禁取,雲何名為持菩薩戒?」答言:「一切智智,遠離眾相,非方處攝,既非有法,亦非無法,由此因緣,不可執取,是故菩薩行施,持戒,回向菩提,雖求證得一切智智,而不名為戒禁取攝,若回向二乘地,執取淨戒,是失菩薩戒,名犯戒菩薩,若未見聖諦,未證實際,或有因緣,易可還淨。若見聖諦,證實際已,異見深重,難可還淨。又雖經沙數大劫修行淨戒令滿,而不回向菩提,饒益有情,不能攝受菩薩戒度,雖經沙數大劫居家受妙五欲,而不發趣二乘地心,求一切智,增上意樂無退壞故,不名犯菩薩戒。又若見有少法名為作者,名為犯戒菩薩,若隨所修六度,皆用大悲為首,發起隨順回向一切智智相應之心,是名具戒菩薩。」次廣歎初心一菩薩戒,遠勝世出世間一切淨戒,以其心無分限,普度有情,求大菩提,引發淨戒,是故除佛所有淨戒,於余淨戒,最為第一。又寧遲證菩提,不為速求墮二乘地。又菩薩不應欲勝菩薩,不應輕慢菩薩,不應降伏菩薩,於余菩薩,供養恭敬,應如如來,乃至應普恭敬一切有情。又一切法,無少有實,皆如幻事,故諸菩薩回向趣求一切智智,皆由了達諸法非實,如幻、如化、有所堪能。又菩薩於六度二十空等,乃至一切相智,雖應精勇修習,如救頭然,不應味著。又明菩薩於二乘地,但應遠離,不應贊毀。佛贊印之,並為廣說方便善巧。又明如來皆深愍念一切有情,心無差別,不隨欲行,然於菩薩,最不棄捨。(五卷)

分類:閱藏知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閱藏知津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