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護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法護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法護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法護

【法護 】

(一)梵名Dharmaraks!a 。晉代譯經僧。原為月支人,世居敦煌。於武帝泰始元年(265)來華,譯經多部,講經不輟,世稱竺法護,又稱敦煌菩薩。(參閱『竺法護』3488)

 (二)巴利名Dhammapa^la 。古印度巴利文佛教學者。生卒年代稍晚於五世紀時之佛音(梵Buddhaghos!a )。居於印度東南沿海巴多羅底陀寺(巴Padaratittha )及那伽巴特那(梵Nagapattana )一所阿育王時代修建之寺廟中。註釋小部經典中佛音所未註釋之自說經、如是語經、天宮事經、餓鬼事經、長老偈、長老尼偈、若用藏等七部,合稱圓滿釋論。著有圓滿筐論,解釋佛音之清淨道論與優婆底沙(巴Upatissa )之解脫道論,以破無畏山寺派等部派之見解,並提供當時南印度與錫蘭之佛教資料。

 (三)(963~1058)梵名Dharma -pa^la 。宋代譯經僧。北印度迦濕彌羅國人,姓憍屍迦,屬婆羅門種。幼習四吠陀典及諸記論。後於中印度摩伽陀國堅固鎧宮(梵Vikramas/i^la )寺出家。曾從希有乘、妙意尊、佈施鎧等學毗尼、聲明、三乘之學,又訪名師學大乘經論。真宗景德元年(1004),與法兄覺吉祥智至我國汴京,奉獻佛舍利、貝葉梵經。受賜紫衣,從事譯經。景德四年,受賜『傳梵大師』之號。仁宗天聖元年(1023),受詔翻譯南海駐輦國使所進貢之金葉天竺梵經。景祐二年(1035),與惟淨合撰天竺字源七卷。至和元年(1054)因其戒德高勝,賜『普明慈覺傳梵大師』之號。嘉祐三年示寂,世壽九十六。追諡『演教三藏』。嘗補『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師所譯經有大乘集菩薩學論、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大乘大方廣佛冠經等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卷,其譯文十分難解。〔佛祖統紀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宋高僧傳卷三、大中祥符法寶錄卷十五、宋會要稿卷二○○〕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