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回心
【回心 】
又作回心。本意謂回轉心意。即改變對世俗慾望之追求與邪惡之心,轉向善道,並從此皈依佛教,成虔誠之佛教徒。又將邪惡之心改為向佛之心,即稱為回心懺悔;反自利之小乘而趨向大乘,稱為回心向大;反自力而信仰他力(佛、菩薩),則稱捨自歸他;自始即能直入大乘者,稱為直入之根機;必須靠回心轉意者,即稱回心之根機。
回心向大之說,出於大乘經典。法相宗於五性各別之立場,認為定性之聲聞、緣覺等二乘,無回心向大之可能;唯有不定性之二乘能回心向大,入於無餘涅槃。對此,華嚴宗與天台宗於『一切皆成』之立場,主張二乘皆能回心向大,以至成佛。而二乘回心之時間,據北本涅槃經卷十一、卷二十一載,四果中之聲聞與緣覺必經八萬、六萬、四萬、二萬劫及一萬劫之漫長時間,方能成為大乘菩薩。法相宗認為不定性之二乘在入無餘涅槃之前,須將阿賴耶識中菩薩種性之種子回心;復以根機不同,故須各以相當之時間始可至十信之初心。華嚴宗、天台宗等則言,未入無餘涅槃前之菩薩回心,並無一定之時間;然一旦入無餘涅槃時,其發菩提心則有快、慢之分。
華嚴宗認為依根機之利鈍及厭惡停於無餘涅槃之強弱心,其經過時間有所不同。關於此,法藏之起信論義記及慧遠、吉藏皆有異說。
華嚴宗於五教中,對始教分為回心與直進二種教,又於始、終、頓三教中,亦用此『回心、直進』等語。〔法華經卷二譬喻品、卷三化城喻品、成唯識論卷十、華嚴五教章卷三、卷四〕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