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印度佛教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印度佛教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 】

自佛陀以來,至部派佛教、大乘中觀、瑜伽派等次第衍出,印度佛教之概況,分述如次:

 (一)原始佛教:瞿曇佛陀於西元前四六三年在迦毗羅衛城(梵Kapilavastu ,巴Kapilavatthu ,即今尼泊爾邊境)誕生,自三十五歲悟道,至西元前三八三年入滅,其間對弟子之教示,於滅度之後,由弟子們結集之;這一段時期之佛教,即稱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

 佛陀的說法,最初乃以記憶或誦讀互相傳授,其後始以巴利語撰寫,經(巴sutta )中最古老的要數經集(巴Sutta-nipa^ta )、法句經(巴Dhamma-pada )、如是語經(巴Iti-vuttaka )、無問自說經(巴Uda^na )等,以上諸經及律(巴vinaya ),皆被承認為佛陀所說之法,至於是否雜有弟子的言論在內,則無法判別,故一概冠以『原始佛教』之名稱。

 原始佛教之思想立場,乃在現實生活中認識『苦』,瞭解苦之根源為無常變遷,主張一切存在之物並無一主宰的我存在,而樹立『無我』之觀點。無我的現象世界即由『緣起』而生,『十二因緣』則在說明緣起的道理,總括以上所說,而有『四諦八正道』之教說。其他尚有戒定慧三學、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及四神足、五分法身、五根、五力、七覺支等教義。系以出家之比丘、比丘尼為中心,再加上在家之信士、信女而構成之僧伽(梵sam!gha ,巴同),於戒律中皆有制定。教團不承認造成印度社會弊端之種姓制度,雖是賤民出身之比丘,其出家受戒之戒臘(年資)高,一樣位於帝王出身的比丘之上首。此外,教團亦經常為在家居士解說佈施、五戒、生天論等法。

 (二)部派佛教:佛陀入滅一百年頃,即西元前二八三年以後,佛教教團分裂成革新之大眾部及保守之上座部兩個部派。據北傳佛教資料記載,分裂原因系由於大天(梵Maha^deva )的提倡五事新說;據南傳佛教資料錫蘭島史(島王統史,巴Di^pavam!sa )、大王統史(巴Maha^vam!sa )記載,則謂由於跋耆族(巴Vajjiputtaka )之比丘倡導十事新說而造成分裂。大天為摩偷羅國(梵Mathura^ )出身之比丘,於華氏城(梵Pa^t!aliputra )宣揚佛教。在阿育王所建之雞園寺(梵Kukkut!a^ra^ma ,巴同)提倡五事新說,為保守派長老斥為妄語,僧團因此分裂為二。所謂五事即指:(1)余所誘(餘人污染衣),阿羅漢仍抵制不了天魔之誘惑,而偶有夢遺之現象。(2)無知(無明),阿羅漢等四果猶有『不染污無知』。(3)猶豫(疑),證四果之聖者,對於佛法諸諦尚有疑惑處,並非完全徹悟無疑。(4)他令入(他度),若干阿羅漢證果時,必須由他人(如佛陀)印證、提醒,才能對聖道真正悟入。(5)道因聲故起(聖道言所顯),修行者若修習出世智慧之聖道,必須至誠唱念『苦哉』之語,才能使聖道現起。

 跋耆族比丘所提倡之十事乃指:(1)角鹽淨,可以蓄鹽於角器中。(2)二指淨,如未吃飽,可以於規定時間後經二指量(日影)之時間內,繼續進食。(3)他聚落淨,即在一食之後,仍可至另一聚落復食。(4)住處淨,同一教區內之各群比丘,可以在各居處舉行布薩。(5)贊同淨,於眾議處決之時,若得應到比丘之同意,則雖應出席之總人數仍然不足,仍可舉行羯磨。(6)所習淨,可以隨順和尚阿闍黎之常習。(7)生和合(不攢搖)淨,可以飲食未經攪拌去脂之牛乳。(8)飲闍樓□淨,可以飲用末發酵或半發酵之椰子汁(即闍樓□)。(9)無緣座具淨,縫製坐具可以不貼邊,大小隨意。(10)金銀淨,可以接受金銀。倡導十事新說時,耶捨比丘得到離婆多長老(梵Revata ,巴同)之援助,在毗捨離城舉行大集會,一致決議此新說不合法,故稱之為『十事非法』。此次之集會,同時亦為律典之結集大會,參加比丘共七百人,故稱七百結集。

 又所謂『大天五事』之說,或系後來從大眾部分派獨立出來之一位同樣叫大天者,所擴大影射大天之言行思想附會而成者,故若論佛教根本分裂之因,當以十事非法較為恰當。當然,根本分裂並非當時立即發生,而系稍後才逐漸形成者。思想前進之比丘所主張之十事新說,對於保守派之長老而言,一時無法接受,因此乃有十事非法之說,而造成教團中保守派及革新派壁壘分明之對峙。西元前二八○至二三○年頃,革新派之比丘成立另一派系,可謂分裂由此開始。因為加入此派者多,故又稱為大眾部(梵Maha^sam!ghika ,巴同);相對而言,長老上座們之保守派即稱上座部(巴Therava^da )。

 (一)上座部:此一部派認為阿羅漢即佛,亦即持有『由於修行而證得羅漢果者如佛一般』之看法。此派於佛陀入滅後三世紀,亦即西元前一八三至八三年頃,分裂為本上座部與說一切有部(略稱有部)兩個部派。本上座部派遷往喜馬拉雅山,被稱為雪山部(梵Haimavata ,巴Hemavatika )。說一切有部以迦濕彌羅為根據地,發展成一大勢力。有部之下又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法上、賢胄、正量、密林山住四部。其次,佛陀入滅後三世紀,有部又分裂出化地部,再從化地部分出法藏部;佛陀入滅三世紀末自有部又分出飲光部(善歲部);佛陀入滅四世紀又自有部分出經量部(說轉部)。故原來的有部即稱為根本說一切有部,而上座部本末一共成立十一個部派。

 根本說一切有部之特徵,不同於根本上座部之重視經與律,而特別重視論部。曾編輯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六足論等龐大論書,主張我空法有、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強調一切存在之物皆為實在,故被稱為『說一切有』。

 (二)大眾部:此部派認為佛陀乃是一種人格之超越者,而加以崇拜。主張佛的肉身異於常人,常人即使修行而證得阿羅漢果,於現世亦無法與佛相等。大眾部於佛陀入滅後二世紀又分出一說、說世出及雞胤等三部。陸續又分出多聞部、說假部二派。繼之,又分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三個部派,本末一共成立九個部派。大眾部革新之風氣極盛,由於對佛陀懷有很深的敬意,故促使大乘佛教產生,並形成其勢力範圍。

 (三)菩薩團:與部派佛教平行之大乘佛教,產生於西元以後。在此之前,即有在家信眾組成之集團,亦即菩薩團。菩薩團於阿育王之治世(268 B.C.~232 B.C.)前後開始,即以印度各地之佛塔(梵stu^pa ,奉祀佛陀遺骨之塔)為中心而團結成者,由於禮拜佛塔,而對佛陀產生堅定之信仰,深得宗教之法樂。相對於比丘之僧伽而自稱菩薩團(梵bodhisattva -gan!a )。『團』本為商人之組織,因菩薩團中多數為都市之工商業者,故以團稱名。此一佛塔信仰團體即發展成後來的大乘佛教教團。

 (四)大乘佛教:佛塔信仰之菩薩團,除禮拜佛塔外,更進一步編集屬於他們的經典,首先有完成於西元前後之般若經,其次有法華經、維摩經、華嚴經、無量壽經等,分別為菩薩團所輯成。此種大同團結之精神,成為大乘佛教之根本精神。大乘佛教之思想立場為『空』(梵s/u^nyata^ )。所謂『空』,原指『什麼都沒有』或『什麼都沒有之狀態』,亦即認為於此現象世界中,沒有任何可以執著之物,所以除非能抓住能生存之東西,否則就不能說是真正存在。就存在本身而言,仍須透過眼前之事象方能把握,此外別無他途。故般若心經中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此理。色(梵ru^pa ),即指有形之物質,意謂一般存在之現象。法華經中除主張『一佛乘』之說,另又舉出『二乘作佛』之思想。所謂『二乘』乃聲聞、緣覺,亦即指傳統教團中之比丘。二乘作佛,概謂教團中之比丘們皆應歸於菩薩道。

 法華經又主張『久遠實成之佛』(即指久遠以前就存在,並且擁有無量壽命之佛),無量壽經則說『無量壽命之佛』。兩者同樣說明其存在之根本,源於有永遠不滅之生命,即稱為佛。般若經之空,乃就哲學立場而言,而此處所說之空則自宗教觀點來看。維摩經以戲劇結構來強調菩薩道精神之偉大,遠超過比丘之立場。華嚴經則出現『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大世界觀。其中不論任何說法,皆以大乘之名而擴大人生觀及宇宙觀,此即其立論根據。大乘佛教之中、後期,大論師輩出,並有龐大論書著作出現,美術、建築等方面亦大受影響。不久,傳至西域、中國、日本,而產生獨特之大乘佛教文化。後期之大乘佛教,由於受到印度教之密教性格,以及印度土著信仰之強烈影響,乃呈現顯著之密教化,以致逐漸衰落,回教徒入侵印度後,佛教亦隨之滅亡。

 (一)中觀派:中期之大乘佛教分為中觀派(梵Ma^dhyamika )與瑜伽派兩大派。中觀派以龍樹『中論』為根柢宣揚般若空觀。中論之說法為覺悟一切之存在皆源自緣起性(相互依存之關係),不主張『無』,亦不主張『有』,而主張真空中道之正觀。龍樹之門人提婆(梵A^ryadeva )著「百論』等書以破斥外道,及小乘教義,羅侯羅跋陀羅(梵Ra^hulabhadra )則註釋中論中『八不』之意義。笈多王朝時代初期,則有梵志青目所撰『中論本頌』之註釋、婆藪開士之『百論本頌』注澤本。其後,四至五世紀出現之佛護(梵Buddhapa^lita )之系統稱為具緣派(梵Pra^san%gika ),清辨(梵Bha^vaviveka )之系統稱為依自起派(梵Sva^tantrika )。此即中觀派分出之二大派系。此二人皆為僧護(梵Sam!gharaks!ita )之弟子,此外又研習龍樹之學。佛護主張緣起諸法之畢竟空,清辨強調自俗諦門觀緣起法皆無自性不可得,若自真諦門看,則主張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佛護的具緣派之派系中,於七世紀頃有月稱論師(梵Candraki^rti )出,著「中論注』,其教勢遂盛。

 (二)瑜伽派:系以彌勒(梵Maitreya ,270~350 頃)為開祖之學派。相傳瑜伽師地論(梵Yoga^ca^ra -bhu^mi )、大乘莊嚴經論頌、辯中邊論頌、現觀莊嚴論等書即為彌勒所撰。以般若空之思想為本,以瑜伽行(調息,攝心,令之與正理相應之修行)為基礎,建立唯識說(一切存在皆由心識之變現,主張唯有心識才是實在的),一方面由於自性清淨而有『如來藏緣起』之思想。無著(梵Asan%ga ,310~390 頃)為此派第二祖,著顯揚聖教論頌、攝大乘論(梵Maha^ya^na -sam!graha ),及大乘阿毗達磨集論(梵Maha^ya^na^bhidharmasamuccaya )等書,而確立瑜伽派。其弟世親(梵Vasubandhu )著唯識三十論頌(梵Trim!s/ika^ -ka^rika^ )、唯識二十論頌(梵Vim!s/atika^ -ka^rika^ )、攝大乘論釋等書,宣揚瑜伽唯識之說。世親學系分為陳那(梵Digna^ga )與德慧(梵Gun!amati )二大系統,陳那亦為印度論理學之集大成者。

 至七世紀中葉,佛教急速印度教化而產生密教。因七世紀頃,在印度邊境建立回教國家之阿拉伯人壓迫印度人,對此,印度諸王及人民由於反抗意識而傾向民族宗教之印度教。佛教於此政治背景下,認為與印度教妥協乃保存佛教本身之最妥善方法,遂逐漸融合印度教而傾向密教化。至十二世紀末,回教徒侵入佛教中心地(即南部之比哈爾州一帶)時,佛教已完全融入印度教中。同時,由於回教軍隊屢次入侵,徹底摧毀佛教寺院,僧徒亦多逃往國外,至此,佛教在印度乃告消聲匿跡。(參閱『佛教』 2658、『佛教教理』2688)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