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契丹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契丹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契丹

【契丹 】

十世紀初,居於東北興安嶺東邊之黑龍江流域、蒙古中南部,後來侵入我國東北地方及北方等地,建立遼帝國之部族名。其國名亦稱契丹。該國自西元九○七年耶律阿保機建國至九代天祚帝為止,共傳二一九年。國都為上京臨潢府(東部蒙古林東)、東京遼陽府(東北遼陽)、中京大定府(熱河大名城)、南京折津府(北京)、西京大同府(大同),合稱五京。

 契丹之固有宗教為薩滿教,佛教則於建國之初受到獎勵而漸發達。遼太祖自我國招請僧侶,於龍化州建立開教寺、大廣寺,另於上京建天雄寺等諸寺院。此一政策可推測系漢人及其他定居農民遷移至契丹本土後,為移民政策上之必要措施。遼太宗天顯十二年(937)取得河北、山西北部(即所謂燕雲十六州),故我國北方佛教遂傳入契丹。其後,世宗、穆宗、景宗之時,佛教益加發達。至聖宗、興宗、道宗三代之時,為契丹佛教之最盛期。尤以遼道宗在位時,佛教興隆達於極點,道宗為契丹第一位崇佛之帝,故遼史道宗紀贊有『一歲飯僧三十六萬,一日度僧三千』之記載。

 由隋代靜琬開始之房山石經刻造,經唐末五代亂世而一度中斷,直至遼聖宗時乃再開板。興宗、道宗時繼續刻造,至道宗清寧三年(1057)為止,共完成涅槃、華嚴、般若、寶積等四大部經。刻造事業悉由朝廷出資,故可說契丹大藏經之雕造亦為國家事業。至清寧五年終於完成五○四八卷之大藏經。其後,此一契丹大藏經傳入高麗,而予高麗藏經之影響甚鉅。

 契丹之佛教著作較著名者有行均之

龍龕手鑒、希麟之續一切經音義十卷、覺苑之大日經義釋密鈔十卷、道□之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二卷、非濁之隨願往生集二十卷、三寶感應要略三卷。〔遼史、契丹國志、宋史新編卷一九二、契丹佛教文化史考(神尾春)、石經山雲居寺石刻藏經(塚本善隆)、遼金佛教(野上俊靜)〕

分類:佛學大詞典

契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