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道悟
【道悟 】
(一)(738~819)唐代禪師。渚宮(湖北江陵)人,俗姓崔。十五歲出家,二十三歲參謁嵩山律德,其後又謁石頭希遷,參竅二年辭去,又入長安參禮南陽慧忠,後復謁見馬祖道一,於言下大悟。因馬祖之勸言,還至渚宮。寂於元和十三年四月,世壽八十二,僧臘六十三。後世稱為『天王道悟』,以別於當世之『天皇道悟』。其法統,經龍潭、德山、雪峰,而出雲門、法眼二宗。以上系出自祖庭事苑卷一、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等所載。蓋有關天皇道悟與天王道悟之法統,諸禪籍史傳之記載,出入頗大,迄今未有定論,僅知諸種異說之由來,概源自雲門、臨濟二宗互爭曹溪之正統而起。〔禪林僧寶傳卷四、佛祖統紀卷二十九、教外別傳卷七〕(參閱『五家七宗』1128)
(二)(748~807)唐代禪師。婺州東陽(浙江金華東陽)人,俗姓張。自幼神秀,長而謹願,十四歲出家,二十五歲受具足戒。未久游餘杭,參謁徑山國一,從問禪要,服勤五年而蒙印可。後又參訪馬祖道一、石頭希遷,盡得玄旨,乃棲止荊州當陽紫雲山。未久,應荊州天皇寺之請,駐錫而振復之,法席愈盛,世稱『天皇門風』。後寂於憲宗元和二年四月,世壽六十,僧臘三十五。後世稱為『天皇道悟』,以別於同時代之禪師『天王道悟』。其法嗣為龍潭崇信,崇信門下為德山宣鑒;我國雲門、法眼二宗即出自宣鑒之法系。以上系出自宋高僧傳卷十、景德傳燈錄卷十四、傳法正宗記卷七等所載,然自景德傳燈錄以下之諸傳,均認為天王道悟為馬祖道一之嫡流,而雲門、法眼二宗則源自師之法系。〔林間錄捲上〕(參閱『五家七宗』1128)
(三)(?~1107)宋代僧。三山秦溪人,俗姓祖。寂於徽宗大觀元年,世壽不詳。〔建州弘釋錄卷下〕
(四)(1151~1205)宋代僧。陝右蘭州人,俗姓寇。號佛光。出家於熊耳山,相傳為郭子儀後身。時群盜盤踞劫民,道悟率眾盡破其穴,為說偈,剃髮發而釋之,由是數十里間,路不拾遺。大定(1161~1189)年中出主鄭州普照寺,又遷三鄉竹閣庵。寂於寧宗開禧元年,世壽五十五,僧臘三十九。〔補續高僧傳卷十二〕
(五)(1602~1682)清代僧。湖南長沙人,俗姓劉。寂於康熙二十一年,世壽八十一。〔旅泊庵稿卷二〕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