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缽那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怛缽那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怛缽那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怛缽那

【怛缽那 】

梵語tarpan!a,巴利語 tappan!a。又作歎波那。意譯為餅、■,或乳粥、乳糜。即由穀類磨成之粉末所製成之食物。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二對治品、五分律卷五等皆有提及怛缽那。又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自他利品,將 tarpan!a 譯作餅,翻梵語卷十及玄應音義卷四等則譯作■。又■為五種正食之一,亦為印度人常用食物之一。

 此外,於五分律卷七與俱捨論卷九所說之『■』,相當於巴利文律藏及稱友(梵Yas/omitra )所著俱捨論疏(梵Abhidharmakos/a -vya^khya^ )中,所說之 sattu 及 saktu;與劉宋佛陀什所譯之彌沙塞五分戒本相當之巴利文比丘戒本(Bhikkhu-pa^timokkha)中,■為 mantha。故■之原語應為梵語saktu 或巴利語mantha,而翻梵語等書將之譯作怛缽那,似為不妥。又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八本,謂怛缽那即乳粥,亦屬不當。另據日人荻原雲來之梵和大辭典,則將tarpan!a 解釋為令神或祖靈滿足之供物,或為滋養物。〔五分律卷二十二、十誦律卷二、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大唐西域記卷二、慧琳音義卷四十三、翻譯名義集卷十九、增廣本草綱目卷二十五〕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