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即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即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

【即 】

二物融為一體而無差別。即不二不離之義,謂二物互為表裡、互不相離。又作相即。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娑婆即寂光等中之『即』皆是。據吉藏之大乘玄論卷一載,『即』有二義:(一)表示二種事象完全為一體而具有不二之關係者為『即是』之『即』。(二)表示二種事象之體雖有別而具有互不相離之關係者為不『相離』之『即』。又依知禮之十不二門指要鈔捲上所載,於天台教學中,『即』分三種:(一) 二物相合之『即』,謂二種不同之物合在一起而互不相離。(二)背面相翻之『即』,如手背與手掌,兩者互為表裡,其表裡之別,雖如二物之不同,然實際同為一手。(三)當體全是之『即』,如澀柿之轉變為甘柿,雖有澀甘之別,實則同為一柿。又上記三種之中,二物相合之『即』,雖有各別之存在,但其關係為不相離;背面相反之『即』,現象上之相雖有不同,而其本質上之性(本體、實體)實乃為一;當體全是之『即』,二物雖然乍見似有所別,而其自體無別,具有『二而為一』之關係。

 以上為天台哲學之要旨,知禮又以菩提達磨門下三師得悟之情形,與天台三種『即』比較之,用以說明台、禪在旨趣上之殊同。(一)天台宗二物相合之『即』,如明與暗,其體雖別,而所在相同,於判教中,屬於通教不離之即;禪宗主張煩惱之惑與菩提之性互不相離,故尼總持以『斷煩惱、證菩提』為所證之至理,達磨評言『得吾之皮』。(二)天台宗背面相翻之『即』,於判教中,屬於別教之即;即禪宗所謂『煩惱即菩提』,蓋煩惱與菩提雖為二,然其體實為一,即菩提之一理隨緣,則顯現差別之煩惱相,故攝煩惱之相,歸於菩提之性,道育乃以『迷時即煩惱,悟時即菩提』為所證之至理,達磨評言『得吾之肉』。(三)天台宗當體全是之『即』,於判教中,屬於圓教之極談;禪宗亦謂,隨眾生之情智,而有煩惱與菩提之差異,法者本無別異,即二而一,如水波相融,水不異波,故慧可以『本無煩惱,元是菩提』為所證之至理,達磨評言『得吾之髓』。故知天台與禪宗皆以當體全是之『即』為極至之法,而非前二種所可比擬。蓋二物相合之即,雖為不離,然非不二;背面相翻之即,雖為不二,然非為一;當體全是之即,則在於不二而一。

 此外,『即』亦可由時間上之關係來理解,如光來時,暗即去,此為『同時即』;或雖有時間之隔,二物有不相離之關係,如惡行為之後,即招感苦果,此為『異時即』。在一乘佛教中,『即』為教理之根本,諸宗對此亦有各種不同之解釋。

 (一)華嚴宗有『相即相入』之說,即謂現象世界之事事物物,其體互融為一體(相即),彼此相互作用,和合而無礙(相入),當體即是絕對世界之表現,此為『相即相入』。此外關於同體門、異體門,各立有同體相即、同體相入、異體相即、異體相入之說。又有關體之空、有,則有『一即十』、『十即一』、『一即多』、『多即一』之說。

 (二)天台宗認為一切存在本來具足三千諸法,由體而言,佛與眾生平等;由修行階位而言,佛與眾生即有差異;故立『六即』之說:(1)眾生悉具三千三諦之理,而無有欠缺,稱為『理即』。(2)聽聞佛法,理解三千三諦之理成為概念(名字)而無有疑慮,稱為『名字即』。(3)在內心相續觀念三千三諦之理,稱為『觀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4)由上述三種斷盡三界所起之見思惑,而六根清淨與真菩提相似,稱為『相似即』(內凡,六根清淨位)。(5)三千三諦之觀法徹底,而漸斷無明煩惱,體得真如之一部分,稱為『分證即』,又稱分真即(初住至等覺等四十一位)。(6)完全開悟而顯示真如,稱為『究竟即』(妙覺位),依此可消除『自己與佛同等』之增上慢,且亦可消除『無法成佛』之觀念。

 (三)密宗有『即身成佛』之說,對所謂『即』之意,日僧覺鍐有當體即、無礙即、常住即、相應即、輪圓即、不離即、速疾即等七種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論卷四觀四諦品、大乘玄論卷一、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卷一之五、摩訶止觀卷一下〕(參閱『六即佛』1276、『同體相入』2252、『同體相即』2252、『即身成佛』3760 、『異體相即』5161)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