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報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業報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業報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業報

【業報 】

業與報並稱。意為業之報應或業之果報。謂由身口意之善惡業因所必招感之苦樂果報。或指業因與果報。又作業果。此為佛教之重要基本觀念。據成實論卷七載,業報有善、不善、無記三種,善得愛報,不善得不愛報,無記則不報;此即佛教所主張之必然業報法則。於此法則中,業不但為受身因緣,萬物亦從業因生。蓋於業與異熟、等流、離系、士用、增上等五種果之關係中,有漏之善、不善有異熟、等流之諸果,無記及無漏之業,則唯有等流、離系等果而無異熟果。又其中唯有漏之善、不善業所招之異熟果稱為業報。

 大寶積經卷九十六(大一一·五四二中):『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自來,業報自招無代者。』成實論卷八之三受報業品(大三二·二九八上):『善業得樂報,不善業得苦報,不動業得不苦不樂報。』

 於業報之中,決定個人貧富、壽夭、命運之業,稱為滿業。決定人之共性與共同物質生活條件之業,稱為引業。又如受生為人、畜等果報之總相,稱為總報;如雖同受生為人,然有貴賤、智愚、美醜等差別,則稱為別報。又果報之主體,即有情之身心,稱為正報;有情所依之國土、什器等,稱為依報。又國土、山河等為多人所共同受用之果報,系由共業所招感,故稱共報。具體說明此一內容者,為十二因緣與五道(或六道)輪迴。〔中阿含經卷三、卷十四、卷三十四、占察善惡業報經捲上、雜阿毗曇心論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四、卷一二五〕(參閱『業』5494)

分類:佛學大詞典

業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