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永寧寺
【永寧寺 】
(一)位於河南洛陽以東十五公里之處,地當漢魏洛陽故城內。今為廢寺,僅存部分塔基,及燒焦之磚塊、佛像等。北魏時,菩提流支等曾於此譯述諸經論。原系北魏獻文帝皇興元年(467)建於山西大同之大寺。遷都洛陽後,孝明帝之生母靈太后胡氏於熙平元年(516,梁天監十五年)創建一新寺,亦號永寧寺。據洛陽伽藍記卷一載,寺在宮前閭闔門南御道之東,規模鉅大。北面為正殿,形制仿太極殿,中置諸像,甚為工巧綺麗。僧房周接千餘間,台、觀等參差其間。正南有三門樓,高二百尺,雄壯如天門。殿南且立九層浮圖,高九十餘丈,上置金剎,復高十丈,凡出於地面千餘尺,繡柱漆扉,極盡土木之工;簷間綴飾金鐸五千餘枚,高風永夜,鏗錚之聲聞及十里,門外尚有青槐、綠水之景。其時,與西域之往來頻繁,西域人多次贈與佛像、經典,皆藏於寺內。永熙三年(534,北魏滅亡),該寺九層塔之第八級忽發大火,救之無及,連燒三月,因而荒廢。其後魏衰,高歡遷都於鄴,寺遂毀於兵火。然隋唐以來造寺置塔,多仿其制。〔續高僧傳卷一、開元釋教錄卷六、佛祖統紀卷三十八、魏書卷十三、北周書卷十七〕
(二)位於黑龍江口特林地方。今之東北地區,在歷史上為邊族之領地或羈縻地區,至明太祖派兵收復遼東,設立遼東都司,才再入版圖。經成祖、宣宗兩朝經略招撫,聲威一度遠至黑龍江口、庫頁島,明代史籍多有記載此經營東北之事實。至清初,因對其起源地曾為明廷臣屬之事甚為忌諱,故蓄意抹煞,湮滅禁焚史籍文獻,致使後人對明初在東北之情形日久淡忘。永樂九年(1411),明成祖於黑龍江口設奴兒干都司,招撫女真族。永樂十一年,內官亦失哈等奉敕建永寧寺,並刻『敕修奴兒干永寧寺碑記』。宣德六年(1431)重建,並立『重建永寧寺記』碑,其後不詳。
清嘉慶十四年(1809),曾為日人間宮林藏發現。至光緒十一年(1885),二碑再度為曹廷傑發現,今藏於蘇俄海參崴博物館。其中,永樂十一年之碑,四面均有刻文,正面為漢文,背面為同一內容之女真文、蒙古文;兩側則刻有漢、女真、蒙古、西藏等四種文字之『唵嘛呢叭彌吽』六字咒。永寧寺碑之發現,已廣泛引起國內外學者研究之興趣,對於明初經營東北史實之確定極具重要性。〔吉林通志卷一二○、滿州金石志、女真文金石志稿、明初滿洲經略下編(和田清,滿鮮地理歷史報告一五)〕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