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
卷第九 傷寒時疫(下)-辨少陰脈緊證
記有人患傷寒六七日,心煩昏睡多吐,小一便白色,自汗。
予診之,寸口尺中俱緊。
予曰︰寒 下利 予 曰 唇口乾燥,蜷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滑胎,勿妄治也。
又雲︰緊則為寒。
又雲︰諸緊為。
又雲︰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雲︰假令已汗若吐,以肺裡寒,故令脈緊。
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
假令下利以胃虛,故令脈緊。
又雲︰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
由是觀之。
則寒邪之氣,入人經絡所致,皆虛寒之脈也。
其在一陽一經則浮而緊,在一陰一經 也 又雲︰少一陰一 沉而緊也。
遲數為定,本孫吳,葬捨律呂而 皆 大浮數動滑一陽一脈,一陰一病見一陽一生可得,沉澀弦微弱屬一陰一,一陽一病見一陰一終死厄。
仲景雲︰脈大浮數動滑,此名一陽一也。
脈沉澀弱弦微,此名一陰一也。
一陰一病見一陽一脈者生,一陽一病見一陰一脈者死,一陰一陽一交一互最難明,輕重斟量當別白。
脈雖有一陰一陽一,須看輕重,以分表裡。
輕手脈浮為在表,表實浮而兼有力,但浮無力表中虛,自汗惡風常淅淅。
傷寒先要辨表裡虛實,此四者為急。
仲景浮為在表,沉為在裡。
然表症有虛有實。
浮而有力者,表實也,故無汗不惡風。
浮而無力者,表虛也,故自汗惡風。
重手脈沉為在裡,裡實脈沉來亦實,重手無力大而虛,此是裡虛宜審的。
裡症亦有虛實。
脈沉而有力者,裡實也,故腹滿大便不通。
沉而無力者,裡虛也,或洩利,或一陰一症之類。
以上八句,辨表裡虛實盡矣。
風則虛浮寒牢堅,水停水 必沉潛。
動則為痛數為熱,支飲應須脈急弦。
太過之脈為可怪,不及之脈亦如然。
仲景雲︰風則虛浮,寒則牢堅,沉潛水 ,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太過可怪,不及亦然。
邪不空見,中必有一奸一。
榮衛太盛名高章,高章相搏名曰綱。
榮衛微時名 卑, 卑相搏損名揚。
榮衛既和名緩遲,緩遲名沉此最良。
九種脈中辨疾症,長沙之訣妙難量。
仲景雲︰寸口衛氣盛,名曰高,榮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名曰 ,榮氣弱 仲景 瞥瞥有如羹上肥,此脈定知一陽一氣微。
縈縈來如蛛絲細,卻是體中一陰一氣衰。
脈如瀉漆之絕者,病患亡血更何疑。
仲景雲︰脈瞥瞥如羹上肥者,一陽一氣微也。
脈縈縈如蛛絲細者,一陽一氣衰也。
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血也。
一陽一氣衰。
《千金》作一陰一氣衰。
一陽一結藹藹如車蓋,一陰一結循竿亦象之。
仲景雲︰藹藹如車蓋者,一陽一結也。
纍纍如循竿者,一陰一結也。
一陽一盛則促來一止,一陰一盛則結緩而遲。
此謂促結二脈也。
仲景雲︰脈來緩時一止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名曰促,一陽一盛則促。
一陰一盛則結。
縱橫逆順宜審察,殘賊災怪要須知。
仲景雲︰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謂也?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 順也 作 脈靜人病內虛故,人安脈病曰行一屍一。
仲景雲︰脈病患不病曰行一屍一,以無主氣,卒僕不知人。
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谷神,雖困無苦。
右手氣口當主氣,主血人迎左其位。
氣口緊盛食必傷,人迎緊盛寒邪熾。
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
數為在腑遲為髒,浮為在表沉在裡。
仲景雲︰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髒。
脈浮而緩風傷衛,浮緊堅澀寒傷榮,脈微大忌令人吐,欲下猶防虛且細。
仲景雲︰脈微不可吐,虛細不可下。
沉微氣弱汗為難,三者要須當審記。
孫用和雲︰一陰一虛脈沉微而氣弱者,不可汗。
汗下吐三候脈有不可行者,切當審之。
一陽一加於一陰一有汗證,左手沉微卻應未。
《素問》雲︰一陽一加於一陰一謂之汗。
趺一陽一胃脈定死生。
《仲景論》言趺一陽一脈者,十有八九。
太溪腎脈為根蒂。
傷寒必診太溪趺一陽一者,謂人以腎脈胃脈為主。
仲景譏世人握手不及足者以此。
脈來六至或七至,邪氣漸深須用意。
浮大晝加病屬一陽一,沉細夜加分一陰一位。
九至以上來短促,狀若湧一泉無入氣。
更加懸絕漸無根,命絕天真當死矣。
孫用和雲︰脈及六至七至以上,浮大晝加病,沉細夜加病。
更及八至,一精一氣消,神氣亂,必懸絕 病患三部脈調勻,大小浮沉遲數類,此是一陰一陽一氣已和,勿藥自然應有喜。
仲景雲︰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此脈已和,為必愈。
發一熱惡寒,近似傷寒者,有五種。
脈浮而數,其人發一熱而惡寒者,傷寒之候也。
脈浮而緊,嘔吐 弦,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