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灸中風十二穴:治耳聾,耳中狀如蟬聲,牙車脫臼,日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普濟本事方》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灸中風十二穴

普濟本事方

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灸中風十二穴

聽會,二一穴一,在耳微前陷者中,張口有一穴一耳前陷中動脈宛宛中,側臥張口取之。

治耳聾,耳中狀如蟬聲,牙車脫臼,日可灸五壯至三七壯止,十日報灸即愈,忌動風、生冷、豬魚等物。

(《灸經》雲︰日灸五壯至七壯止,可經十日許,還根據前灸之。

慎冷食)

頰車,二一穴一,在耳下曲頰端陷中,側臥張口取之。

治牙關不開,口噤不語,失音,牙車疼痛,頷頰腫,頸強不得回顧,日灸七壯至七七壯止,灸如大麥,忌如常法。

地倉,二一穴一,俠口吻傍四分外,如近下有脈微微動,蹺脈手一陽一明之一交一。

若久患風,其脈亦有不動者,治偏風口 ,目不得開,失音不語,飲食不收,水漿漏落,眼 動不止,病左治右,病右治左,日灸二七壯,重者七七壯,艾炷如粗敘腳大,若炷太大,口轉 ,卻灸承漿七七壯即愈。

(面並熱食、房一事等忌如常)

百會一穴一,在頭頂中宛宛陷中。

治小兒脫一肛一久不瘥,風癇,中風角弓反張,口吐涎沫,可灸七壯至七七壯,頭頂皮膚淺薄,凡灸不過七七壯。

肩 一穴一,在肩端兩骨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

治偏風半身不遂,熱風癮疹,手臂攣急,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臂細無力,筋骨酸疼,可七壯至二七壯,若偏風不遂,可七七壯止曲池,二一穴一,臂相連處,以手拱胸取之,紋盡處是一穴一。

治偏風半身不遂,刺風癮疹,筋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伸難,可灸三壯。

(《針灸經》雲︰日灸七壯至二百壯且停,十餘日更下火,還至二百壯罷。

云云)

風市即中瀆,二一穴一,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

治寒氣客於分肉之間,痛攻上下,筋痺不仁,可灸五壯。

足三里,二一穴一,在膝下三寸 外廉兩筋間,舉足取之。

治胃中寒,心腹脹滿,胃氣不足,聞食臭腸鳴,腹痛食不化,此一穴一諸病皆治,及療食氣水氣,蠱毒 癖,四肢腫滿,膝 酸痛,目不明,五勞七傷,胸中瘀血,一乳一癰,可灸三壯,人年三十以上,皆宜灸此一穴一。

(日灸七壯至一百壯止)

絕骨,一一穴一,在足外踝上四寸。

治風痺不仁,膝 酸,可灸三壯。

髮際,即神庭一穴一,在直鼻上額入髮際五分。

治癲疾風癇,戴目上下不識人,及頭風目眩,鼻出清涕不止,驚悸不得安寢,可灸二壯至七七壯止,凡療風灸多即傷,惟宜七壯至三七壯,針即發狂。

大椎,一一穴一,在項後第一椎上陷中。

治五勞七傷,頸項強不得回顧,風勞食氣,灸以年為壯。

(或曰日灸七壯至七七壯)

風池,二一穴一,在腦後入髮際陷中。

治頸項痛不得回顧,腰佝僂引項,筋無力不收,可灸七壯。

元符中一宗人得疾,逾年不瘥,謁醫於王思和繹,思和具脈狀雲,病因驚恐,肝臟為邪,邪來乘一陽一明之經,即胃是也,邪盛不畏勝我者,又來乘肺,肺緣久病氣弱,金勝無能,受肝凌侮,其病時復頭眩,螈 搐掣,心胞伏涎,久之,則害脾氣,要當平肝氣使歸經,則脾不受克,脾為中州土,主四肢一體之事,脾氣正則土生金,金旺則肺安矣,今疾欲作時,覺氣上衝者,是肝侮肺,肺不受侮,故有此上衝,肝勝則復受金克,故搐搦也,以熱藥治之,則風愈甚,以冷藥治之,則氣已虛,肺屬金,金為清化,便覺臟腑不調,今用中和一溫一藥,抑肝補脾,漸可安愈,今心忪,非心忪也,胃之大絡,名曰虛裡,絡胸膈及兩一乳一間,虛而有痰則動,更須時發一陣熱者,是其候也,服下三方,一月而愈,思和名醫。

寓儀真時,人少知者,後至都下,聲名籍甚,為醫官,政和中度為黃冠,終蕊珠侍宸。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普濟本事方
普濟本事方序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真珠丸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獨活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星附散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二生散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救急稀涎散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勝金丸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拒風丹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蘇合香丸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灸中風十二穴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續斷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山蕷丸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獨活散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地黃酒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防風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竹瀝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防己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木瓜煎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養血地黃丸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羚羊角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烏頭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小續命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排風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小風引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千金方》竹瀝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必用方》竹瀝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增損茵芋酒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太一神精丹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鐵彈丸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黑神丸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定風餅子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茯神散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鱉甲丸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補膽防風湯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人參散卷第一 中風肝膽筋骨諸風-醒後頭虛暈發熱方卷第一 卷外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遠志丸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茯神散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寧志膏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驚氣丸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辰砂遠志丸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茯苓丸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火府丹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七珍散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曲術丸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白朮湯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二神丸卷第二 心小腸脾胃病-溫脾散卷第二 肺腎經病-棗膏丸卷第二 肺腎經病-五味子丸卷第二 肺腎經病-葶藶丸卷第二 肺腎經病-紫金丹卷第二 肺腎經病-細辛湯卷第二 肺腎經病-升麻湯卷第二 肺腎經病-五靈丸卷第二 肺腎經病-蔡太師所服香茸丸卷第二 肺腎經病-椒附散卷第二 肺腎經病-麋茸丸卷第二 肺腎經病-地黃丸卷第二 肺腎經病-青鹽丸卷第二 補益虛勞方-五味子丸卷第二 補益虛勞方-人參丸卷第二 補益虛勞方-雙和散卷第二 補益虛勞方-黑錫丸卷第二 補益虛勞方-石斛散卷第二 補益虛勞方-八仙丹卷第二 頭痛頭暈方-川芎散卷第二 頭痛頭暈方-鉤籐散卷第二 頭痛頭暈方-玉真丸卷第二 頭痛頭暈方-硫黃丸卷第二-治氣虛頭疼。卷第二 治氣虛頭疼。-白芷丸卷第二 治氣虛頭疼。-白附子散卷第二 治氣虛頭疼。-羚羊角散卷第二 治氣虛頭疼。-養正丹卷第二 治氣虛頭疼。-黑龍丸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續斷丸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增損續斷丸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川烏粥法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芎附散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麝香丸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麻黃散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茵芋丸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牛蒡子散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蓖麻法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柏葉散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綠靈散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趁痛丸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烏頭丸卷第三 風寒濕痺白虎歷節走注諸病-烏豆粥卷第三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化痰丸卷第三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三生丸卷第三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旋復花湯卷第三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檳榔丸卷第三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乾薑丸卷第三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芫花丸卷第三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紫蘇散卷第三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訶子飲卷第三 風痰停飲痰癖咳嗽-貝母湯卷第三-積聚凝滯五噎膈氣卷第三 積聚凝滯五噎膈氣-纏金丹卷第三 積聚凝滯五噎膈氣-枳殼散卷第三 積聚凝滯五噎膈氣-訶子丸卷第三 積聚凝滯五噎膈氣-砂丸卷第三 積聚凝滯五噎膈氣-紫金丹卷第三 積聚凝滯五噎膈氣-枳殼散卷第三 積聚凝滯五噎膈氣-五噎膈氣丸卷第三 積聚凝滯五噎膈氣-熏膈丸卷第三 膀胱疝氣小腸精漏-念珠丸卷第三 膀胱疝氣小腸精漏-砂丸卷第三 膀胱疝氣小腸精漏-金鈴丸卷第三 膀胱疝氣小腸精漏-茴香散卷第三 膀胱疝氣小腸精漏-金鎖丹卷第三 膀胱疝氣小腸精漏-清心丸卷第三 膀胱疝氣小腸精漏-豬苓丸卷第三 膀胱疝氣小腸精漏-《良方》茯苓散卷第三 卷外卷第四 翻胃嘔吐霍亂-附子散卷第四 翻胃嘔吐霍亂-鯽魚散卷第四 翻胃嘔吐霍亂-枇杷葉散卷第四 翻胃嘔吐霍亂-白朮散卷第四 翻胃嘔吐霍亂-竹茹湯卷第四 翻胃嘔吐霍亂-槐花散卷第四 翻胃嘔吐霍亂-青金丹卷第四 翻胃嘔吐霍亂-香靈丸卷第四 臟腑洩滑及諸痢-鞠丸卷第四 臟腑洩滑及諸痢-陳曲丸卷第四 臟腑洩滑及諸痢-木香丸卷第四 臟腑洩滑及諸痢-溫脾湯卷第四 臟腑洩滑及諸痢-乾薑丸卷第四 臟腑洩滑及諸痢-白朮散卷第四 臟腑洩滑及諸痢-靈砂丹卷第四 臟腑洩滑及諸痢-木香散卷第四 臟腑洩滑及諸痢-五味子散卷第四 臟腑洩滑及諸痢-訶子丸卷第四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利膈湯卷第四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川芎散卷第四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芎辛丸卷第四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通膈丸卷第四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門冬丸卷第四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千金》地黃丸卷第四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人參散卷第四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清氣散卷第四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柴胡散卷第四 虛熱風壅喉閉清利頭目-地仙散卷第四 腫滿水氣蠱脹-葶藶丸卷第四 腫滿水氣蠱脹-實脾散卷第四 腫滿水氣蠱脹-羌活散卷第四 腫滿水氣蠱脹-大棗湯卷第四 腫滿水氣蠱脹-茯苓散卷第四 腫滿水氣蠱脹-知母湯卷第四 腫滿水氣蠱脹-升麻牛蒡團參湯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治腎臟風攻註腳膝方。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烏頭丸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虎骨酒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檳榔湯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地黃丸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虎骨酒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思仙續斷丸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續骨丹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茵芋丸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薏苡仁丸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鹿茸丸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藥棋子卷第四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紫金丹卷外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妙香散卷外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加料十全飲卷外 腎臟風及足膝腰腿腳氣-生胃湯卷第五 腸風瀉血痔漏髒毒-玉屑丸卷第五 腸風瀉血痔漏髒毒-《千金》。熏蟲痔方。卷第五 腸風瀉血痔漏髒毒-蒜連丸卷第五 腸風瀉血痔漏髒毒-槐花散卷第五 腸風瀉血痔漏髒毒-椿皮丸卷第五 腸風瀉血痔漏髒毒-腸痔下血方卷第五 腸風瀉血痔漏髒毒-痔有鼠乳方卷第五 腸風瀉血痔漏髒毒-黃丸卷第五 腸風瀉血痔漏髒毒-鱉甲丸卷第五 衄血勞瘵吐血咯血-茜梅丸卷第五 衄血勞瘵吐血咯血-三黃散卷第五 衄血勞瘵吐血咯血-山梔子散卷第五 衄血勞瘵吐血咯血-天門冬丸卷第五 衄血勞瘵吐血咯血-黃散卷第五 衄血勞瘵吐血咯血-白扁豆散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羊肝丸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又方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楮葉散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菊花散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地黃丸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治頭風冷淚方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又方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治肺風鼻赤酒方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又方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口瘡方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魚骨鯁方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玄參散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紅綿散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黃丸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地黃湯卷第五 眼目頭面口齒鼻舌唇耳-黃湯卷第五 卷外-治重舌方卷第六 諸嗽虛汗消渴-杏酥散卷第六 諸嗽虛汗消渴-柏子仁丸卷第六 諸嗽虛汗消渴-牡蠣散卷第六 諸嗽虛汗消渴-防風湯卷第六 諸嗽虛汗消渴-消渴方卷第六 諸嗽虛汗消渴-神效散卷第六 諸嗽虛汗消渴-生地黃煎卷第六 諸嗽虛汗消渴-三丸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地黃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劉寄奴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芸苔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夢龜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水仙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檳榔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柞木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斂瘡內消方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拔毒七寶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沈遇明一方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太白膏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國老膏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黃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生犀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黃丸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內托散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治發背癰疽方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治發背方卷第六 金瘡癰疽打撲諸瘡破傷風-玉真散卷第七 諸蟲飛屍鬼疰-制諸蟲方卷第七 諸蟲飛屍鬼疰-去勞熱方卷第七 諸蟲飛屍鬼疰-治寸白蟲方卷第七 諸蟲飛屍鬼疰-《良方》。療寸白蟲方。卷第七 諸蟲飛屍鬼疰-雄朱散卷第七 諸蟲飛屍鬼疰-白薇湯卷第七 諸蟲飛屍鬼疰-倉公散卷第七 腹脅疼痛-枳實散卷第七 腹脅疼痛-葛根湯卷第七 腹脅疼痛-枳殼煮散卷第七 腹脅疼痛-薏苡仁丸卷第七 腹脅疼痛-桂枝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