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清朝十二帝》第02章 崇德帝皇太極:皇太極12歲喪母,20歲帶兵打仗,35歲登極,在位1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正說清朝十二帝》第02章 崇德帝皇太極

正說清朝十二帝

第02章 崇德帝皇太極

一愛一新覺羅·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在八大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稱為四貝勒。

皇太極12歲喪母,20歲帶兵打仗,35歲登極,在位17年,52歲去世,是清朝繼努爾哈赤之後又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皇太極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當時,中國上空有四顆耀眼的明星:一顆是清太宗皇太極(1592~1643年),一顆是明崇禎帝朱由檢(1611~1644年),一顆是農民軍領袖李自成(1606~1645年),再一顆是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1592~1634年)。

這四個人,各代表自己民族或集一團一的利益,參與了那場空前慘烈而又可歌可泣的政治角逐。

最後結局是:林丹汗敗死青海打草灘,時年43歲;崇禎帝一逼一迫皇后自一殺、砍傷親生女兒、走上煤山自縊,時年34歲;李自成在紫禁城做了一天皇帝,敗死在九宮山,時年40歲。

林丹汗、崇禎帝、李自成的基業,最後都歸了皇太極和他的子孫們。

皇太極成為最大的贏家絕非偶然,不論是文治還是武功,他都顯然比對手要技高一籌。

皇太極在文治的棋盤上,調整關係,革弊圖新,有四步高棋:

革除弊政,調劑滿漢。

努爾哈赤晚年,特別是進入遼河平原以後,實行了一些錯誤政策——大量遷民,按丁編莊,清查糧食,強佔田地,滿漢合居,殺戮諸生,遭到遼東漢民的反抗,民族矛盾十分尖銳。

漢人有的向飲水、食鹽中投毒,有的把豬毒死出一售,有的攔路擊殺單獨出行的滿人,有組織的武裝暴動也此起彼伏。

努爾哈赤卻沒有停止對漢人的奴役和屠一殺,繼續執行高一壓政策。

結果矛盾進一步激化,人口逃亡,丁壯銳減,田園荒蕪,「民將餓死」,寇盜橫行。

皇太極繼位之後,對其父汗的失誤之策,適時做出調整:

對漢民:他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強調滿洲、蒙古、漢人之間的關係「譬諸五味,調劑貴得其宜」。

他決定:漢人壯丁,分屯別居;漢族降人,編為民戶;善待逃人,放寬懲治——「民皆大悅,逃者皆止」。

對漢官:漢官原從屬滿洲大臣,自己的馬不能騎,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員病筆,妻子要給貝勒家為奴。

皇太極優禮漢官,以此作為籠絡漢族上層人物的一項重要政策。

對歸降的漢官給予田地,分配馬匹,進行賞賜,委任官職。

皇太極重用漢官,範文程是一個例子。

「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參與軍政大計。

每逢議事,總問:「范章京知道嗎?」

遇有奏事不當之處,總是說:「為什麼不和范章京商量呢?」

大家說:「范章京也這麼說。」

太宗就認可。

有一次範文程在皇宮裡進食,看著滿桌佳餚美味,想起老父親,停箸不食。

太宗明白他的心思,立即派人把這桌酒席快馬送到範文程家裡。

後來,範文程做到內秘院大學士,這是清朝漢人任相之始。

對漢儒:「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誰佔有更多的優秀人才,並發揮其才能智慧,誰就能戰勝對手。

大明有人才卻不能用,大順沒有鴻儒俊彥,牛金星不過是個舉人,而決定大清能否在這場龍一虎鬥中取勝的關鍵也在於能否大量地佔有人才。

努爾哈赤對明朝生員屠一殺過多,對所謂通明者「盡行處死」,其中「隱匿得免者」約有300人,都淪為八旗包衣下的奴僕。

皇太極下令對這些為奴的生員進行考試,各家主人,不得阻撓。

這是後金科舉考《清太宗聖訓》試的開端,結果得中者共200人。

他們從原來為奴的身份,盡被「拔一出」,獲得自一由,得到獎賞。

後又舉行漢人生員考試,取中228人,從中錄取舉人,加以重用。

這項舉措,反響強烈,「仁聲遠播」。

族名滿洲,建號大清。

皇太極做了兩件大事,影響千古,史冊永存。

一件是改族名女真為滿洲。

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天聰汗皇太極發佈改族名為滿洲的命令,從此,滿洲族(簡稱滿族)的名稱正式出現在中華和世界的史冊上;另一件是改國號大金為大清。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在沈一陽一皇宮大政殿舉行即皇帝位的典禮,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改年號「天聰」為「崇德」。

因為皇太極有兩個年號:一個是天聰,另一個是崇德,所以清朝出現十二帝十三朝的現象。

皇太極為什麼改國號為「大清」呢?有一個傳說:努爾哈赤早年逃難時騎著一匹大青馬,慌急趕路,馬被累死。

努爾哈赤難過地說:「大青啊,大青,將來我得了天下,國號就叫大清!」當然這是一個傳說故事,不必深究。

皇太極改國號、稱皇帝意在表明:自己不僅是滿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漢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是大清國臣民的皇帝。

「南面獨坐」,完善體制。

隨著後金的發展,皇太極改革並完善政權機構。

一是,除掉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又挾制大貝勒代善,廢除大汗同三大貝勒並坐制,改為皇太極「南面獨坐」,強化君主極一權;二是,鞏固和完善八旗制度,逐步設立八旗漢軍,以管理漢軍及其眷屬的軍、政、民等事宜,並擴編八旗蒙古,加強對蒙古的統轄;三是,創設蒙古衙門(崇德三年改稱理藩院),以專門處理民族事務;四是,倣傚明制,設立內三院、六部、都察院,形成內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所謂「三院六部二衙門」的政一府架構,基本完善了政一府組織的體制和架構。

造紅衣炮,創建重軍。

天聰汗皇太極在經過寧遠之戰、寧錦之戰和北京之戰三次重大失敗之後,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戰敗的重要原因是自己沒有最新式武器——紅衣大炮。

此炮為西洋人製造,稱作「紅夷大炮」;滿洲忌諱「夷」字而諧音為「衣」,稱作紅衣大炮。

天聰五年(1631年)正月,後金仿製的第一批紅衣大炮在沈一陽一造成,定名為「天祐助威大將軍」。

從此,滿洲終於有了自己製造的紅衣大炮。

這是八旗兵器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也是八旗軍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皇太極在八旗軍設置新營「重軍」,就是以火炮等火器裝備的重型新兵種——炮兵。

從此,清軍有的強大騎兵明軍沒有,明軍有的紅衣大炮清軍也開始擁有。

這樣,皇太極糾正了他的父親晚年所犯下的錯誤,使得後金軍政事業有了新的發展。

皇太極死後被謚為「文皇帝」,這個「文」字恰恰說明他一生文治功業的特徵。

皇太極在武功的棋盤上,四面出擊,開拓疆域,也有四步高棋:

向東出兵,兩征朝鮮。

天聰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極命二大貝勒阿敏等率軍東征朝鮮。

阿敏統率大軍,過鴨綠江,佔領平壤。

三月,雙方在江華島殺白馬、黑牛,焚香、盟誓,定下「兄弟之盟」。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大典時,朝鮮使臣拒不跪拜,雙方撕扯,仍不屈服。

皇太極認為:這是朝鮮國王效忠明朝、對清不從的表現。

十二月,皇太極以此為借口,第二次對朝鮮用兵。

皇太極親自統率清軍渡鴨綠江,前鋒直指王京漢城。

朝鮮國王李倧逃到南漢山城。

皇太極也率軍到南漢山城駐營。

第二年正月,李倧請降,奉清國正朔,向清帝朝貢。

於是,皇太極在漢江東岸三田渡設壇,舉行受降儀式,確立了清同朝鮮的「君臣之盟」。

皇太極兩次用兵朝鮮,達到一石三鳥的目的——一是改變了朝鮮依違於明朝和清朝之間的立場,二是得到了來自朝鮮的物資供一應,三是解除了南攻明朝的東顧之憂。

向北用兵,征撫索倫。

皇太極向北用兵,兵鋒直指黑龍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域。

皇太極的策略是:「懾之以兵,懷之以德。」

達斡爾頭人巴爾達齊居住在一精一奇裡江(今結雅河)多科屯。

皇太極將宗室女兒嫁給巴爾達齊,他成了皇太極的額駙(駙馬,侄女婿)。

不久,索倫部的許多首領相繼到沈一陽一朝貢,表示歸順。

崇德年間,皇太極兩次發兵索倫,征討博穆博果爾。

雙方在黑龍江上游雅克薩(今俄羅斯阿爾巴津)、呼瑪爾(今呼瑪)等地遭遇,經過激戰,清軍獲勝,但損失很大。

博穆博果爾率餘部北逃。

皇太極採用「聲南擊北」的計謀,預先埋伏蒙古騎兵截其逃路,將率眾逃到齊洛台(今俄羅斯赤塔)的博穆博果爾擒獲。

皇太極征撫並用,以撫為主,終於使貝加爾湖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至鄂霍次克海的廣闊地域歸屬於清朝。

向西用兵,三征蒙古。

明清之際,我國蒙古分為三大部:漠南蒙古即內蒙古、漠北蒙古即外蒙古、漠西蒙古即厄魯特蒙古。

漠南蒙古位於明朝和後金之間,並同明朝定有共同抵禦後金的盟約。

漠南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後裔。

他勢力強大,自稱是全蒙古的大汗。

明廷每年給林丹汗大量「歲賞」,使其同後金對抗。

努爾哈赤時漠南蒙古東邊諸部多歸服後金,但察哈爾部成為漠南蒙古諸部對抗努爾哈赤父子的堅強堡壘。

皇太極即位後,西向三次用兵,其主要目標是察哈爾部的林丹汗。

天聰二年(1628年),皇太極利用漠南蒙古諸部的矛盾,同反對林丹汗的喀喇沁等部結盟,首次親統大軍進攻林丹汗。

到敖木倫,獲得勝利,俘獲11000餘人,後乘勝追到興安嶺。

四年後,皇太極再次率軍遠征林丹汗,長途奔襲至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林丹汗聞訊,驚慌失措,星夜逃遁。

皇太極回軍,途中獲得明塞外民眾數萬、牲畜10餘萬。

此後,察哈爾部眾叛親離,分崩瓦解。

林丹汗逃至青海打草灘,出痘病死。

天聰九年(1635年),皇太極命多爾袞等統軍三征察哈爾部。

林丹汗的繼承人、其子額哲率部民千戶歸降,並獻上傳國玉璽。

據說這顆印璽,從漢朝傳到元朝,元順帝北逃時還帶在身邊。

他死之後,玉璽失落。

200年後,一個牧羊人見一隻羊三天不吃草,而用蹄子不停地刨地。

牧羊人好奇,挖地竟得到寶璽。

後來寶璽到了林丹汗手中。

皇太極得到「一統萬年之瑞」,如同自己的統治地位得到上天的認可,自然大喜過望。

他親自拜天,並告祭太祖福陵。

昔日為敵20餘年的察哈爾舉部投降,廣闊的漠南蒙古歸於清朝。

向南用兵,五入中原。

皇太極向明朝用兵,先後取得大凌河之戰和松錦之戰的勝利,並五次向關內用兵。

第一次是天聰三年(1629年),皇太極親自帶領大軍,繞道蒙古地區,攻破大安口,圍攻北京城;第二次是天聰八年(1634年),皇太極親統大軍,蹂一躪宣府、大同一帶;第三次是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命多羅郡王阿濟格等率軍入關,到延慶,入居庸,取昌平,一逼一京師。

接著,阿濟格統軍下房山,破順義,陷平谷,占密雲,圍繞明都,蹂一躪京畿。

此役,清軍阿濟格奏報:凡56戰皆捷,共克16城,俘獲人畜17萬。

他們凱旋時,「艷服乘騎,奏樂凱歸」,還砍木書寫「各官免送」四個大字,以戲藐大明皇朝;第四次是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極派多爾袞率軍入關,兵鋒直到濟南。

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多爾袞轉戰2000餘里,攻克濟南府城暨3州、55縣,獲人、畜46萬;第五次是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極派阿巴泰率軍入關,橫掃山東一帶,俘獲人口36萬、牲畜32萬餘頭。

皇太極五次大規模入塞,攻打北京,擄掠中州,陷落濟南,皇太極之膽識、之氣魄、之謀略確是雄奇的。

但他多次派兵入塞,屠城、殺戮、焚燬、搶掠,卻是兵略中之最下者。

皇太極為什麼能取得上述的文治武功?原因很多,但關鍵在於謀略。

謀略是關乎政治家、軍事家心智高下、事業成敗、民族盛衰、國家興亡的大事。

下面講四個例子。

一精一心謀劃,繼承汗位。

滿族先人女真像許多遊牧民族一樣,汗位繼承沒有實行嫡長制。

努爾哈赤身後的大位由誰來繼承?當時沒有一個制度。

努爾哈赤生前為著鞏固權位,先幽死胞弟舒爾哈齊,又殺死長子褚英。

努爾哈赤晚年在汗位繼承問題上非常煩惱,他沒有指定繼承人,而是宣佈《汗諭》:實行八和碩貝勒共議推舉新汗和廢黜大汗的制度。

所以,他死之後,一屍一骨未寒,汗位之爭,非常慘烈。

當時在諸貝勒中,以四大貝勒的權勢最大,地位最高;此外,還有多爾袞、多鐸。

四大貝勒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皇太極在四大貝勒中,座次和年齒均列第四,為什麼卻能登上後金國汗的寶座?因為皇太極在大位爭奪中,長期而巧妙地運用了謀略。

當時的形勢是:二貝勒阿敏是皇太極的堂兄,其父舒爾哈齊獲罪被圈禁至死。

阿敏自己也犯下大過,自然沒有資格也沒有條件爭奪汗位繼承權;三貝勒莽古爾泰是皇太極的五兄,有勇無謀,生一性一魯莽,軍力較弱。

他的生母富察氏曾因過失獲罪,莽古爾泰竟親手殺死母親。

這種人,名聲差,可做統兵大將,但不能做一國之君,更沒有條件爭奪汗位;大貝勒代善有資格、有條件也有可能繼承汗位。

代善一性一格寬柔、深得眾心,且軍功多、權勢大。

努爾哈赤曾預示日後由其襲受汗位,說:「百年之後,我的幼子和大福晉交給大阿哥收養。」

大阿哥就是代善。

皇太極雖懷大志、藏玄機、有帝王之材,但同乃兄代善爭奪汗位繼承,各方面均處於不利的地位,於是不得不暗設機關。

這裡面有一個故事:努爾哈赤小埃晉德因澤向天命汗告詰大福晉兩次備佳餚送給大貝勒,大貝勒受而食之;又送給四貝勒,四貝勒受而未食。

大福晉經常派人去大貝勒家,還在深夜外出宮院。

努爾哈赤派人調查屬實。

他不願家醜外揚,便藉故懲處大福晉。

這件事在滿洲貴族中曝光後,大貝勒代善的威望大降,已無力爭奪汗位。

有人說小埃晉德因澤告發是受到皇太極的指使,皇太極藉大福晉同大貝勒代善難以說清道明的「隱私」,施一箭雙鵰之計:既使大貝勒聲名狼藉,又使大福晉遭到懲處。

大福晉在這次事件中受了點「傷」,但沒有「死」,不久又得到努爾哈赤的一寵一愛一。

大福晉就是多爾袞、多鐸的生母大妃烏拉那拉·阿巴亥。

阿巴亥12歲嫁給努爾哈赤,共同生活25年。

她當時37歲,正值盛年,丰姿饒艷。

阿巴亥生有三個兒子:當時阿濟格22歲、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

多爾袞、多鐸兄弟也有資格同皇太極爭奪皇位。

要削弱多爾袞、多鐸的力量,最好的辦法就是處死大妃。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和幾個貝勒說先汗有遺言,讓大福晉殉葬。

在皇太極等四大貝勒的威一逼一下,她自縊而死(一說被用弓弦勒死)。

阿巴亥死後,多爾袞、多鐸年幼,失去依靠,沒有力量同皇太極爭奪大位。

據《清史稿·索尼傳》記載,多鐸曾說:「當立我,我名在太祖遺詔。」

由此看來,努爾哈赤生前或有遺詔,可是至今沒有見到。

多爾袞死後議罪,一大罪名就是曾說:「太宗文皇帝之繼位,原系奪立。」

所以,皇太極到底是繼位還是奪位?至今學界仍有不同的意見。

代善失勢、多爾袞失母,皇太極在大位爭奪中處於有利地位。

新汗的推舉議商,在廟堂之外進行。

大貝勒代善的兒子貝勒岳託、薩哈璘到其父代善的住所,說:「四大貝勒(皇太極)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眾皆悅服,當速繼大位。」

代善說:「這是我的夙願!你們所說,天人允協,誰不贊同。」

這樣,父子三人議定。

第二天,諸王、貝勒、貝子聚於朝。

代善將他們的意見告訴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及諸貝勒。

沒有發生爭議就取得共識。

皇太極經過長達15年的一精一心謀劃,終於登上大位。

皇太極初登新汗寶座時,四大貝勒並肩而坐,處理軍政大事,四人輪流分值。

爾後,皇太極除掉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脅服大貝勒代善,終於「南面獨坐」,穩固了權力。

一後四妃,籠絡蒙古。

皇太極在盛京立五宮——「一後四妃」,都是蒙古族,都姓博爾濟吉特氏,分屬於蒙古科爾沁部和察哈爾部。

皇太極娶異民族的「一後四妃」,主要是出於籠絡蒙古的政治考慮。

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的女兒。

成婚那年,皇太極23歲,博爾濟吉特氏15歲。

皇太極繼位後,博爾濟吉特氏成為後金第一夫人,稱中宮——清寧宮大福晉。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登上皇帝寶座後,妻以夫貴,博爾濟吉特氏就成為中宮皇后。

皇太極一寵一愛一的還有四位皇妃:

第一位是關雎宮(東宮)宸妃,博爾濟吉特氏,是中宮皇后的侄女,也是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的姐姐,天聰八年(1634年)同皇太極結婚。

這時她已26歲,皇太極也已43歲。

第二位是麟趾宮(西宮)貴妃那木鐘,為蒙古阿霸垓郡王額齊格諾顏之女。

她原是蒙古林丹汗囊囊福晉,林丹汗死後,投順後金。

同年,皇太極娶囊囊福晉為妻。

那木鍾貴妃後生下一子名博穆博果爾和一女。

她的兒子博穆博果爾及其王妃,日後演繹出一段生動離奇的故事,留待談到順治皇帝時再講。

第三位是衍慶宮(次東宮)淑妃巴特一馬·璪,原是蒙古察哈爾林丹汗的竇土門福晉。

林丹汗死後,她攜部眾降金,不久被皇太極納娶。

她撫養蒙古一女,皇太極「命睿親王多爾袞娶焉」。

第四位是永福宮(次西宮)莊妃,俗稱大莊妃,名布木布泰,是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又是中宮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侄女,關雎宮宸妃的妹妹。

莊妃14歲嫁給皇太極,這年皇太極34歲。

皇太極即皇帝位後,封她為永福宮莊妃。

莊妃作為一個女人,人生中最大的事,就是生下一個兒子--福臨,即後來的順治皇帝。

這年她28歲。

莊妃的故事後面再講。

皇太極為了聯絡蒙古,以次女一下嫁林丹汗之子額哲,命濟爾哈朗娶林丹汗遺孀蘇泰太后為福晉,長子豪格及二兄代善、七兄阿巴泰分別同察哈爾部聯姻,從而構成錯綜複雜的姻盟。

松錦用兵,一精一於謀略。

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極開始在遼西同明軍進行決戰。

清軍圍困錦州,明守將祖大壽告急。

崇禎帝派洪承疇為總督,率8位總兵、13萬步騎、4萬馬匹,解錦州之圍。

洪總督採取「步步為營,且戰且守,待敵自困,一戰解圍」的兵略,於崇德六年即崇禎十四年(1641年)七月,進軍至松山。

兩軍初戰,「清人兵馬,死傷甚多」,清軍失利,幾至潰敗。

敗報傳到盛京,皇太極帶病急援。

史載:「上行急,鼻衄不止,承以碗(碗)」,鼻子流血不止,用碗接著,馬不停蹄,晝夜兼行500餘里,趕到松山。

他部署:埋下伏兵,斷敵退路;襲劫積粟,斷敵糧道;高橋設伏,擊敵逃兵;大路列陣,截敵援兵。

經激戰,獲大勝。

《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駱駝六十六、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副。

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

海中浮一屍一漂蕩,多如雁鶩。」

洪承疇退縮到松山城中。

清軍破城,洪承疇被俘。

明朝得報洪承疇殉國,朝廷祭奠、褒揚,結果洪承疇卻投靠了清朝,鬧了一個大笑話。

自萬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1618年)撫順第一次交鋒,至崇禎十七年即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在近30年間,對明清興亡產生極其深遠影響的主要是三大戰役,這就是薩爾滸之戰、沈遼之戰和松錦之戰。

薩爾滸之戰是明清正式軍事衝突的開端,標誌著雙方軍事態勢的轉化——明遼東軍由進攻轉為防禦,後金軍由防禦轉為進攻;沈遼之戰是明清激烈軍事衝突的高一潮,標誌著雙方政治形勢的轉化——明朝在遼東統治的終結,後金在遼東統治的確立;松錦之戰標誌著明清遼東軍事衝突的結束,雙方遼西軍事僵局的打破——明軍頓失關外的軍事憑藉,清軍轉入新的戰略進攻,為定鼎燕京、入主中原奠下基礎。

設反間計,除袁崇煥。

天聰汗皇太極在事業發展過程中,有一件事很值得大書一番,這就是巧設反間計,除掉袁崇煥。

事情要從源頭說起。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攻而未克,不久鬱鬱而死。

皇太極親臨戰場,目睹了八旗戰史上這場最慘痛的失敗。

父汗死了,皇太極要報仇!於是,發動了寧錦之戰。

天聰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在寧遠、錦州戰敗。

寧遠、寧錦兩役失敗,皇太極認識到:袁崇煥是他經山海關進入中原通道上的「攔路虎」。

所以,皇太極用了一計:繞道山海關,攻打北京城;調動袁崇煥「勤王」,實施「反間計」,除掉袁崇煥。

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極親率大軍,避開山海關,繞道內蒙古,進攻北京城。

這時的袁崇煥被崇禎帝重新起用為兵部尚書、薊遼督師。

他曾奏報,遼東防守堅固,敵軍不會通過;但薊鎮一帶防務空虛,應當加以重視。

朝廷對他的奏報未予理睬,而塵封起來。

當袁崇煥在山海關巡視的時候,得到皇太極進攻京師的軍報。

他急點九千騎兵,日夜兼馳,前來救援,同敵決戰,保衛北京。

袁崇煥駐兵在北京廣渠門外,兵無糧,馬無草,白天作戰,夜間露宿。

袁崇煥身先士卒,中箭頭的衣甲,像刺蝟皮似的。

袁崇煥連獲廣渠門和左安門兩捷,京師轉危為安。

皇太極就使用《三國演義》中周瑜利用蔣干盜書使曹一操一中反間計的手法,設計陷害袁崇煥。

此計,《清史稿·鮑承先傳》記載:

翌日,上誡諸軍勿進攻,召承先及副將高鴻中授以秘計,使近陣獲明內監系所並坐,故相耳語云:「今日撤兵,乃上計也。

頃見上單騎向敵,有二人自敵中來,見上,語良久乃去。

意袁經略有密約,此事可立就矣。」

內監楊某佯臥竊一聽。

越日,縱之歸,以告明帝,遂殺崇煥。

十二月初一日,崇禎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以議軍餉為名,命袁崇煥到紫禁城。

當時,北京城戒嚴,九門緊閉。

袁崇煥坐在筐裡,被人吊到城上。

袁崇煥到了紫禁城平台,崇禎帝並未議餉,而是下令將他逮捕,下錦衣衛獄。

第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代名將袁崇煥在北京西市被凌遲處死。

《明季北略》記載:袁崇煥受刑時,人們咬牙切齒,買從袁身上割下的肉就酒喝,喝一口,罵一聲。

這個記載,未必可靠。

但說明當時京城上下都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誤認為袁崇煥「通敵」。

事情一直到清朝修《明史》,在滿文檔案中看到當時的記載才真相大白。

事過100多年後,袁崇煥的冤案由乾隆帝給予平反。

皇太極用反間計使得大明崇禎帝「自毀長城」。

《明史·袁崇煥傳》說:「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

皇太極心機之深、謀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歎為觀止。

這自然與其先天稟賦有關,但所處環境和人生經歷則是更重要的原因。

皇太極出生那年,父親努爾哈赤34歲,生母那拉氏18歲。

他的生母是葉赫部貝勒揚佳努的一愛一女,名孟古,稱孟古格格。

14歲嫁給努爾哈赤,29歲撒手歸天。

12歲的皇太極自此失去母一愛一。

那拉氏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是心情抑鬱所致。

孟古從結婚到患病、逝世,建州同葉赫部一直敵對。

古勒山一戰,孟古的堂兄布齋貝勒,戰馬在廝殺中被木墩絆倒,死於非命。

努爾哈赤命將布齋的遺體劈作兩段,將其一半歸還。

從此建州與葉赫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孟古病危,覺得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要求見生母一面。

努爾哈赤派人去葉赫迎接,但葉赫貝勒不許。

孟古終未得見生母,抱憾九泉。

皇太極少年喪母,又沒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可以說是孤苦伶仃!而他的家庭,卻是一個大家族。

他有4個叔父,僅二叔穆爾哈齊門下就有11個堂兄弟,三叔舒爾哈齊門下有9個堂兄弟,其中阿敏貝勒門下有6位侄子、濟爾哈朗貝勒門下有11位侄子。

而他又有15位同父異母兄弟,親兄弟的子侄多達一百四五十人。

他的7位同父異母的兄長由5位福晉所出,這5位福晉都是建州本部人,唯獨其生母是葉赫部,而葉赫又同建州結下血海深仇。

這種家庭環境,對皇太極少年時代的成長有著許多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第一,皇太極外公為女真著名領袖,生母那拉氏是一位聰明靈秀的格格。

受遺傳的影響,他聰敏過人。

而其他兄弟的外公(除多爾袞外公)都名不見史傳,這個背景增強了他政治上的自信心。

第二,少年喪母,使他在生活中遇到過多的艱難與困苦,磨煉了他的獨立一性一格與頑強意志。

第三,沒有母親呵護,沒有同母兄弟姐妹,格外勢孤力單,養成他慎言少語的一性一格,鍛煉了溝通與協調的能力。

第四,皇太極因舅父同建州有世仇,長期冤怨相報,使他在家族中處於不利地位,促成他長於心計。

泰化否,否生泰。

少年喪母,自是人生中的一大不幸。

然而,挫折於懦弱者會磨損意志,於堅強者會愈挫愈奮。

以清初的四位君主來說,太祖努爾哈赤11歲喪母,太宗皇太極12歲喪母,世祖福臨6歲喪父,聖祖玄燁8歲喪父、10歲喪母。

努爾哈赤雖少年喪母,卻鍛煉了獨立品格。

同樣,皇太極失去母親的關一愛一,卻促使他學習、仰慕父汗,也更錘煉他獨立、慎思、頑強、拚搏的品格。

似可以說:皇太極在對內轄制和對外征服的過程中能夠挫敗群雄,是同他挫折長智慧、困厄磨意志的特殊家庭環境和人生經歷分不開的。

這樣一代英傑,本來應該能夠創立更大的功業。

但是,皇太極在52歲的盛年(1643年)卻遽然辭世,他離世的當天,還在進行政務活動。

天不假年,使他無緣端坐在紫禁城的寶座上,實現其終生為之奮鬥的定鼎燕京的美夢。

他死後葬在昭陵,陵前的石像中有一對石馬,就是「昭陵二駿」,相傳是仿照皇太極生前喜一愛一的坐騎——大白、小白二駿雕制的。

皇太極的死,標誌著大清皇朝一個朝代的結束,也標誌著大清皇朝奠基工程的完結。

太祖、太宗兩代整整60年的奮爭,為後來清軍入關,定鼎燕京,統一中原,奠下了基礎,準備了條件。

《清史稿·太宗本紀》中對皇太極的評價是:「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這個評論,大體公平。

但是,傑出英雄,也有失算。

《清史稿》道出他「儲嗣未定」和「大勳未集」兩大遺憾,這一點留待下面講到「順治帝」時再詳述。

皇太極個人小檔案

姓名:一愛一新覺羅·皇太極

出生: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

屬相:龍卒年:崇德八年(1643年)

享年:52歲

謚號:文皇帝

廟號:太宗

陵寢:昭陵(沈一陽一北陵)

父親:努爾哈赤母親:那拉氏,後尊為孝慈高皇后

初婚:22歲結婚,配偶博爾濟吉特氏

配偶:16人,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子女:11子,14女

繼位人:福臨(世祖)

最得意:松錦之戰奪得勝利

最失意:兵敗寧錦

最不幸:生母早亡

最痛心:一愛一妃早死

最擅長:韜略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正說清朝十二帝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