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荑,臭蕪荑、黃榆、毛榆、山榆、殿蓎、無夷、蕪荑仁、山榆子、山榆仁、白蕪荑、大果榆糊、無荑、無姑、大果榆樹

蕪荑,臭蕪荑、黃榆、毛榆、山榆、殿蓎、無夷、蕪荑仁、山榆子、山榆仁、白蕪荑、大果榆糊、無荑、無姑、大果榆樹

本草綱目

蕪荑,臭蕪荑、黃榆、毛榆、山榆、殿蓎、無夷、蕪荑仁、山榆子、山榆仁、白蕪荑、大果榆糊、無荑、無姑、大果榆樹

別名:臭蕪荑、黃榆、毛榆、山榆、殿蓎、無夷、蕪荑仁、山榆子、山榆仁、白蕪荑、大果榆糊、無荑、無姑、大果榆樹

氣味:辛、苦

藥性:溫

毒性:無毒

歸經:胃經、脾經

附方: 1、脾胃有蟲,食即痛。面黃無色。用蕪荑仁二兩,和面炒成黃色,研為末。每服二匙,米湯送下2、殺體內寄生蟲。用生蕪荑、生檳榔各四兩,研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開水送下。3、久泄,氣多糞少。用鞠荑五兩,搗為還想,加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空心於飯前服三十丸,久服能安神保健。4、嬰孩驚風後失聲。用蕪荑、神曲、麥蘗、黃連各一錢,分別炒過,共研為還想,加豬膽汁調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每服十丸,木通湯送下。5、蟲牙作痛。作蕪荑仁放蛀齒孔中,很有效。6、腹中鱉瘕(平時好酒,血入於酒,則為酒鱉;平時多氣,血凝於氣,則為氣鱉;虛勞痼冷,敗血雜痰,則為血鱉。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人咽,下蝕人肛,或附脅背,或隱胸腹,大則如鱉,小或如錢)。用蕪荑炒過煎湯服,同時服暖胃、益血、理中的藥物乃可治。若服雷丸、錫灰之類,是不會見效的。

主治:消積殺蟲。用於小兒疳積,蛔蟲病,蟯蟲病。

出處:《神農本草經》

分類:木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草綱目相關內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