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馬長的可美麗了!它那長長的脖子,舉起一個很酷的腦袋,腦袋上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永遠閃射著兩道精神的目光。
2 .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杜甫為我們描寫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馬,傳神地展現了馬的強勁豪邁,讓人有一種馬鳴風蕭蕭之感。
3 . 爺爺家的馬是一匹強壯的雄馬,一身棗紅色的棕毛,兩隻像樹葉一樣的耳朵,又黑又有神的大眼睛。
4 . 作為這群馬的首領當之無愧,因為它的確是無與倫比的強壯和美麗,勻稱高大,毛色閃閃發光,最明顯的特徵是頸上披散著垂地的長鬃,有的濃黑,流瀉著力與威嚴;有的金紅,燃燒著火焰般的光彩……
5 . 這匹灰馬很高,馬背就到我頭高了,我在馬倌的幫助下,騎上了這匹灰馬。
6 . 還有那匹棗紅馬,腰背滾圓,四肢粗壯,跑起來四蹄騰空,真是雄姿勃勃。
7 . 馬的兩隻大眼睛總是向周圍巡視著,脖子上還套著一串銀鈴,走起路來丁丁噹噹響個不停。
8 . 馬身高25厘米,身長15厘米,身子又黑又亮。馬昂首揚尾,高抬後蹄。它正奔跑在雲彩上,我敢肯定,這馬一定是千里馬!馬正視前方,它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到達目的地。
9 . 2025在草原上生活的馬群,它們在物質上也能通過自己的勞動得到滿足,而精神,早已在它們不懈的勞動中體現出來了。它們豪壯,開放,有不顧一切的勇氣,也有堅強不屈的性格,這便足以造就了它們自由而輝煌的一生。
10 . 馬的眼睛 和鼻子離得很遠,而鼻子和嘴巴卻又挨得很近。兩眼也相隔較遠,而且中間居然還有一條白線把它們分隔開來。
11 . 馬在人們的生活中是多麼的忠厚老實。任人擺佈,幹盡了活,吃盡了苦。還被人打,可它沒有半句怨言。
12 . 馬兒們高揚著驕傲的頭顱,抖動著優美的鬃毛,合著這宏大的旋律,在海一樣寬闊的草原上翱翔。大地在搖動,時空的概念在消失,這奔騰的馬群簡直就是一部歷史的縮影,一個悲壯巍峨的造型。
13 . 馬的一條長尾巴時而向下垂,時而左搖右晃,四條長腿像四根又粗又高的柱子顯得很有力氣。
14 . 這匹高頭大馬,渾身的每個部分都搭配得那麼得當,每塊肌肉都顯示出力量,讓人一看就覺得那麼柔和,那麼健美。
15 . 這匹灰馬很高,馬背就到我頭高了,我在馬倌的幫助下,騎上了這匹灰馬。馬倌說,右手抓緊扶手,左手拉緊韁繩,左拉左拐,右拉右拐,左右都拉就停止前進,踢馬肚子馬就會跑。
16 . 馬的眼神像一潭深泉,透徹而又深不可測。我一直覺得馬可能是一種會說話的動物,就像《西遊記》中的白龍馬一樣,它是通人性的,懂感情的動物。
17 . 馬,對食物的要求並不高。它不像貓和狗,嬌生慣養,它只要有一片青草地,就能解決食物問題了。
18 . 別看馬的蹄子細,可是很有力的喲,若是人不小心被它踢著的話,那可是傷不起的呢!
19 . 馬肥壯的身子後面拖著一束潔白的尾巴,只要輕輕地一甩,就像一道銀色的閃電在你眼前一亮,可瀟灑了。
20 . 看啊,馬兒正向我們奔來,奔起了力量,奔起了希望,奔起了對歷史的懷念,奔起了對未來的憧憬,奔起了追求,奔起了堅持不懈。就讓馬的精神延續吧,去燃燒人們的熱情與活力,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21 . 馬就是這樣,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凶暴之相;它優美柔順卻不任人隨意欺凌,並不懦弱,我說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徵,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與美的巧妙結合恐怕也並不過分。
22 . 馬長得很漂亮,一身棗紅毛,兩隻耳朵豎立著,隨時聽著周圍的動靜,像在站崗放哨。
23 . 那小栗馬眼睛像碧藍的玻璃,閃亮發光,四肢長而有力,走起路來像踩著兩對風火輪,它總愛在草地上東蹦西跳,一刻也靜不下來。
24 . 老馬奔跑起來了。它四蹄騰空,如風,如電。好像一頭鯨魚在發光的海浪裡游泳,被征服的海洋從中間劃開,恭恭敬敬地從兩端向後退去。好像一枚火箭在發光的天空運行,群星在列隊歡呼,舞蹈。
25 . 每次看到徐悲鴻先生畫的奔馬,心就會沸騰起來。馬,從田野走來,從神話裡走來,從競技中走來。當它矯健的身姿風塵僕僕地跨越千年,奔向我們的時候,我知道,馬,是人類無言的朋友。
26 . 我喜歡馬,那是因為馬兒擁有堅定頑強的品質,有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甘當坐騎的奉獻精神,有敢愛敢恨的性格。它忠實於主人,忠實於朋友,更有敢於撂蹶子,勇於進取的精神。
27 . 銀鬃馬模樣英俊,兩眼閃亮,雄姿勃勃地在平坦的草原上奔跑。它高高地揚著脖子,伸長身腰,快得像陣風。
28 . 我最喜歡的馬叫五八。它的頭面平直偏長,耳朵短。四肢非常長,骨骼堅實,肌腱和韌帶發達。它的毛是棕色的,很光滑,在陽光下會閃閃發光。它還長著一雙冬棗大小的研究,炯炯有神。
29 . 無論在遊牧時期還是農耕文明中,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幫手,馬就是生產力的標誌。一直到近代社會農業尚未機械化之前,馬幾乎包辦農村的一切繁重工作。時至今日,在我國的一些落後地區,馬仍然是主要的生產力,被農民視為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可以說,馬推動了歷史的車輪,功不可沒。
30 . 馬群裡有匹銀鬃馬,它剛剛三歲,個子已經長得一人高了,四條腿結結實實,蹄子又大又圓,身上的毛像炭火一樣紅,脖上那排長鬃卻是銀灰的,十分醒目。
31 . 五八最喜歡在土地裡滾來滾去,也很喜歡吃蘿蔔,所以每次我穿著橘黃色的衣服去的時候,它就會高興得手舞足蹈,好像把我當成蘿蔔了。
32 . 馬身高25厘米,身長15厘米,身子又黑又亮。馬昂首揚尾,高抬後蹄。它正奔跑在雲彩上,我敢肯定,這馬一定是千里馬!
33 . 無論在遊牧時期還是農耕文明中,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幫手,馬就是生產力的標誌。一直到近代社會農業尚未機械化之前,馬幾乎包辦農村的一切繁重工作。
34 . 馬歷來被人們所崇敬、所喜愛。畫家畫它,文人寫它、偉人騎它、訓馬人訓它,雕刻家雕它。與馬相關的名作、故事、傳說更是不計其數:徐悲鴻畫馬、九方皋相馬、王亥訓馬,《昭陵六駿》、《八駿圖》等。
35 . 馬,這豪邁而剽悍的動物,它象徵著威武,無畏的精神,但它卻被人類所征服,默默付出,當主人需要它的時候,它慷慨以赴,為主人的成功興奮鼓舞,卻不問回報,當主人不滿時,它便窺伺人的表情,它一切的行動都為主人的意願。
36 . 馬的嗅覺很發達,是感應能力特別強的器官,這樣使它能在聽覺或其他感知器官沒有察覺的容易接收外來的各種信息,並可以迅速地作出反應。
37 . 善良、忠誠、堅強、豪爽、友好……所有的詞語都不能完全概括馬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當於馬的精神,人們才永遠將它銘記在心中,神聖而又莊嚴。
38 . 好俊的一匹大白馬,四條腿粗粗的,長得十分勻稱。身上很光滑,就像搽了油似的,油亮亮的。脖子上的毛一綹一綹有順序地垂掛下來。
39 . 馬,它的勤懇是出了名的。想必大家都聽過這樣一首歌吧:「白龍馬,脖鈴兒急,馱著唐三藏小跑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里……」這首歌一開頭就歌頌了默默無聞的馬,可見馬在人心中的地位高著呢!
40 . 我覺得,馬是一種很威風的動物,雖與驢,牛都屬馬科,也是長長的臉,但不像驢一樣的呆、牛一樣的憨厚,它的五官居長得十分的協調,就好像這五官就是特意為它這種頭形設定的。
41 . 馬的頭部有一掇紅棕色的毛,摸起來很舒服。尾巴也長滿了毛,看起來高大而帥氣!
42 . 馬,還有許多好的精神鼓勵著人們,現代成語中,有許多是關於馬的:龍馬精神,馬到成功 ,快馬加鞭……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馬的重要性嗎?
43 . 馬,一種勤勤懇懇的動物,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像馬這樣的人,我們也要做像馬一樣的默默無聞,忠厚善良的人。那樣,祖國的明天會變得更美好!!
44 . 這匹黑色的奔馬是陶瓷做的,摸起來特別光滑,手指放在上面,像坐上滑滑梯似的,「哧溜」一聲滑到底。馬張著嘴,在呼喚,在嘶鳴,它在白雲間歡騰,天地一切一覽無餘。
45 . 馬的形狀長的美,但馬走路的姿態更優美,你要是從後面看過去,那步姿簡直就像T型舞台上時裝模特兒在表演。特別是那敲擊在水泥地上的腳步聲,更讓人神魂顛倒,聯想翩翩,你聽:「滴答、滴答、滴滴答答,」好美的一首樂曲呀。
46 . 這些馬像腳下的黃土地一樣樸實,拉車、拉磨、拉犁,它們已經是主人家的一分子。他們總是默默無語,只聽到那奮力蹬踢的蹄聲,只聽得那清脆的脖鈴聲,只聽得那吃飽時或賣力時那歡快而高亢的嘶鳴聲。
47 . 馬走路時,頭抬得很高,有神的兩眼放射著光芒,走起路來那串銀鈴丁當響了起來。聽著悅耳的鈴聲,它像踩著有節奏的鼓點,一條尾巴翹得很高,似乎在誇耀自己。
48 . 2025這馬的毛色,一身雪白,沒有一點兒雜毛,而且閃閃發亮,就像披了一身銀絲。
49 . 2025馬的形狀長的美,但馬走路的姿態更優美,你要是從後面看過去,那步姿簡直就像T型舞台上時裝模特兒在表演。
50 .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杜甫為我們描寫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馬,傳神地展現了馬的強勁豪邁,讓人有一種馬鳴風蕭蕭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