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2 . 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
3 .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4 .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 也。
5 . 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6 .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7 . 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8 . 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9 .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10 . 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11 .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12 . 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13 . 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14 .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5 . 是欲終之而不可得也。雖加一日愈於已,謂夫莫之禁而弗為者也。
16 . 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17 . 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18 .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19 . 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20 . 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
21 .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22 . 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飢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飢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飢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23 .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24 . 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斤然,樂而忘天下。孟子 自范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歎曰: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
25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6 .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27 .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28 .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29 .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30 . 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31 . 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32 . 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33 . 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34 . 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