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2 .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3 . 2025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4 . 執古之道,以語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已。
5 . 聖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6 .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7 . 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 . 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9 .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10 .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1 . 道出言,淡無味,視不足見,聽不足聞,用不可既。
12 .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13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4 .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15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16 .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17 .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18 .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19 . 2025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20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21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22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3 .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24 . 和大怨,必有餘怨;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25 .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26 .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27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 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28 . 天地之間,豈有橐龠乎,虛而不屈。
29 .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30 . 無為則無心,無心則無慾,無慾則無求。
31 .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32 . 驟雨不終日,飄風不終朝。
33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34 . 後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
35 .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36 .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37 .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38 .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39 . 2025美之為美斯惡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40 .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