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剝
拼音:bāo/bō
異體字:
演變:bō 脫落:~離、~落
釋義:10畫 部首: 左右結構 【字形識記】會意字。甲骨文從刀、從卜,表示用刀將占卜的結果刻在甲骨上。小篆從刀、從錄,表示用刀分離。本義是割裂。
解釋:
bō 強制除去,侵奪:~奪、~削
bāo 去掉皮殼,去掉外層:~皮、~花生
剝削:~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成語:
[生吞活剝] 指生硬地套搬或抄襲別人的言論、文辭。也指不聯繫實際,生搬硬套別人的理論、經驗和方法。
【出處】唐·劉肅《大唐新語·譜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為之諺云:『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例句】對書本知識我們一定要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和理解,切忌~。
讀音:bāo,b-āo-bāo
解形:會意
結構:左右∥部
筆畫:10畫
五筆:VIJH
組詞:剝殼 剝皮
造句:他一個人在家裡剝殼。
釋義:去掉物的外皮或殼:她裝著沒有看見,去剝一個頂大的橘子的皮。
相關鏈接:剝的意思
剝字筆畫順序:橫折、橫、橫、豎鉤、點、提 、撇、點、豎、豎鉤、
剝字筆順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