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查詢:【纓】
纓的繁體筆畫:23
讀音:yīng,yīng-yīng
解形:形聲
結構:左右∥部
筆畫:14畫
五筆:XMMV
組詞:纓帽 長纓
造句:清朝官吏都要戴纓帽。
釋義:1用線或繩等做的裝飾品。2像纓的東西。3帶子,繩子。
康熙字典:纓字解釋
纓字筆畫順序:撇折、撇折、點、點、點、點、豎、橫折、橫、橫、橫、撇 、點、豎、橫折、橫、橫、橫、撇、點、撇點、撇、橫、
纓字筆順圖解:
纓的組詞/解釋:
纓
(形聲。從糸,嬰聲。本義:繫在脖子上的帽帶)
同本義 [cap or hat ribbon]
纓,冠系也。--《說文》
鮮冠組纓,絳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纓絕。--《莊子·讓王》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楚辭·漁父》
戴朱纓寶飾之帽。--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纓冠(把帽帶連同帽子一齊加於頭上。形容極為急迫,來不及整束)
綵帶,古代女子許嫁時所佩 [coloured ribbon]。亦用以系香囊。如:纓徽(婦女所佩的香囊)
套馬的革帶,駕車用。引申指繩索 [leather ribbon]
鹹龍旂而繁纓。--張衡《東京賦》。薛註:「纓,馬
纓yīng
⒈線、繩、綵帶等做的裝飾品:綵燈~子。紅~槍。慷慨淚沾~。
⒉像纓的東西:蘿蔔~兒。蒜苗~子。
⒊長帶,拘捆人的繩子:長~在手。
【纓的五筆查詢】 【纓的同音字】 【14畫的字】 【字旁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