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 359~429)是什麼意思,中國百科全書中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 359~429)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 359~429)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 359~429)

【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 359~429) 】

  Fuotoubatuoluo

  後秦時來華印度僧人。亦稱佛大跋陀、覺賢。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人。族姓釋迦,系釋迦牟尼叔父甘露飯王的後裔。5歲喪父,17歲出家。據說其背誦經典,一日能完一月之業。曾與同學僧迦達多游罽賓,與後秦僧人智嚴同從大禪師佛大先(覺軍)受禪法。後受智嚴之請東來,於後秦弘始八年(406,另有九年或十年之說)至長安。因與鳩摩羅什不和,被迫與弟子慧觀等40餘人赴廬山,備受慧遠歡迎。留居廬山年餘,譯出《達磨多羅禪經》2卷。東晉義熙八年(412)赴荊州,其後又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住道場寺。從義熙十二年到十四年與法顯等譯出《摩訶僧祇律》40卷;同時譯出《大般泥洹經》6卷。後又創譯《華嚴經》60卷;經重校至宋永初二年(421)完成。其所譯經論共13部,125卷。所譯《華嚴經》對中國佛學的發展影響甚大。(郭元興)

分類:中國百科全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國百科全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