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真後史》第三十回愛良馬番將獻謀掛數珠猢猻念佛:詩曰:獼猴警覺一性一通靈,項掛瓊珠類誦經。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禪真後史》第三十回愛良馬番將獻謀掛數珠猢猻念佛

禪真後史

第三十回愛良馬番將獻謀掛數珠猢猻念佛

第三十回一愛一良馬番將獻謀掛數珠猢猻念佛

詩曰:

獼猴警覺一性一通靈,項掛瓊珠類誦經。

兀坐高枝人不解,烏巢端的有神僧。

話說骨查臘攻打大方山,被一胡一 俠屯兵於岡頂,不能前進,徬徨無計。

忽有番將容三劫進帳獻計,骨查臘延之上座,虛心求懇。

容三劫道:「長官欲取這岡子,不窺地利,朝夕價只恁地攻擊,何以能破?小將昨日殺傍西北柵邊,細瞧地勢,破之極易。」

骨查臘又問道:「將軍為甚見的易破?」

容三劫道:「長官若有重賞,此山立刻可得。」

骨查臘道:「如將軍佔得這岡子時,便要咱剖心剜膽相報,亦所不辭!」容三劫笑道:「不必恁地重禮,止求長官所乘之馬足矣!」骨查臘慨然道:「果得進柵,即以此馬相贈。」

容三劫附耳道:「如此而行,旦夕可以破之。」

骨查臘踴躍道:「好計!好計!咱一時見不及此。

乘黑夜中,正好行一事!」令容三劫暗傳號令:黃昏飽食、束裝,打點火具,二鼓盡,齊赴東南柵上攻擊,遲延退後者斬。

番軍得令,各各整頓不題。

且說一胡一 俠當夜正在寨中飲酒,至更深時分,忽聽得喊聲大起,急披掛綽槍上馬,親到柵前催督眾軍守護。

只見火光之中,骨查臘一馬當先,指點軍馬攻柵。

一胡一 俠心疑此賊黑夜突來攻擊,必有詭計。

一面令軍士施放炮石,自帶馬立於高岡之山窺覘,兩下喊聲振動山嶽。

喧哄將及夜半,一胡一 俠猛見西北上燈光隱隱,急聚馬奔來看時,一帶柵門傾倒,為首一將引著百餘個番漢已自一殺入柵裡。

一胡一 俠大喝道:「番一奴一慢來,吾已候汝多時!」那大將不應,提起大桿刀劈面砍來,一胡一 俠挺槍架祝二將就於岡下大殺。

那官、番二軍,互相抵敵,番將和一胡一 俠奮力大戰。

正殺到緊切之際,忽聽一聲響亮,那岡子崩下來,把二員大將並兩下軍士大半壓於土內。

原來那西北上山岡,因要豎一立木柵,在空缺處一時運土堆就,連絡如城牆一般,以便防守。

不期被容三劫看破,特獻此計,令骨查臘擁軍馬連夜東南攻柵,誘一胡一 俠撤兵相抵,自卻領一精一壯番士暗暗掘開松土,排柵而入。

一胡一 俠頗有智略,親自接戰,奈何天命已盡,二將一齊死於岡下。

後人看此,作詩嗟歎云:暗窺地利搗堅城,二虎相恃戈戟森。

豪骨並埋荒土內,事從天定豈由人?再說番軍逃轉柵外,飛報與骨查臘知道。

骨查臘大喜,放心攻打。

令急運柴薪,亂撒柵下,放起火來,一時間烈焰張天。

柵內軍士見主將已死,心下慌亂,各各棄柵潰散,被骨查臘一擁入柵,據住岡子,殺散余兵,盡獲糧草器械,乘夜修造木柵,阻住果州出入之路。

差番將牙的鸞往哈雲撒密一處報捷,準備雲梯飛樓,兩下夾攻龍門州,期日進兵。

巡哨官兵飛馬報入果州,副統制喻鐸聞此消息,驚惶無措,急上城四門巡察,行至北門,忽見城下二壯士厲聲求謁,喻鐸細看,乃是番客關赤丁也,急令開門放入。

相見畢,喻鐸道:「我這裡兵戈擾攘,被洞賊骨查臘引番兵圍困龍門城,又將大方山奪去,前後受敵,兄與這位壯士從何處飛來,好險,好險!」關赤丁道:「此一位將軍,乃清一江一 洞利長官公子,特為總督而來。」

即把前後相殺事跡說了。

喻鐸延利厥宣、關赤丁下城,客館中坐定。

利厥宣道:「咱一路打探而來,已知備細。

可惜督爺去了,貴治有幾多軍士糧草,可彀支給麼?」

喻鐸道:「此城四圍堅固,馬步軍兵不下萬人。

但一應糧草,俱系大方山搬運。

目今督爺處糧食,多則可支一月,少則不過二旬。

倘圍困日久,我這裡又不能接應,民心一變,滿州生靈盡為虜有,督爺將士焉能保全?」

利厥宣道:「事已極矣!明日出城,願決一死戰,以救督爺!」喻鐸道:「不如暫守,再圖良策。」

關赤丁道:「公若遲延不出,倘劉爺有失,咱等何害?但公等亦難免坐視不救之罪耳!」力勸出戰。

喻鐸道:「我亦知出戰的為是,但一精一銳軍士皆被劉爺與一胡一 統制帶去,止留下僅萬老弱之卒守城。

驅此輩與戰,何異犬羊搏虎,萬不一勝,城池難保,故此遲疑不決!」利厥宣道:「公言良是。

但坐守不戰,劉爺受困,何時脫此重圍也?」

三人躊躇不決之間,聞得軍聲喧哄,金鼓亂鳴,飛報番軍攻城。

喻鐸同二人急上城樓,只見骨查臘立馬城下,指揮四顧,旁若無人。

利厥宣大怒,彎弓搭箭,站出窗檻,大喝道:「骨賊看箭!」骨查臘急抬頭看時,箭已飛到,伸出右手,輕輕接祝城上城下,軍校齊聲喝彩。

不期利厥宣手段神捷,趁著這喝彩鬧熱中,又一箭射下,骨查臘復聽得弓弦響,正舉起左手來挌,急忙裡接應不迭,颼地一箭,射中小指,折為兩截。

骨查臘大驚,負疼退走。

眾番軍駭愕,撤回散去。

利厥宣就欲乘勢出城追趕,被喻鐸幾番擋祝當夜,利厥宣悄悄對關赤丁商議道:「喻統制懦怯之徒,不足與論大事。

若再遲緩,劉爺糧絕,決然拒守不定。

咱與公只索辭去,隨路州縣求取救兵,速來赴援,庶幾重圍可解!」關赤丁道:「咱意也欲如此。

若與喻統制說知,必被纏定,反成耽擱。

不如暗地去了為便。」

二人計議定了。

次早五更,即離了客帳,闖出東門,往朗靜縣來。

一帶都是山路,崎嶇難走,行不上百里路程,起赤天色將暮。

關赤丁指著南首道:「前面是一官驛,可以寄宿一宵,明早行罷。」

二人徑投驛館中來。

只見驛前空地上,數百人打攢攢圍定一株大松樹,仰面看著,指手畫腳,在那裡笑說。

二人急奔上前看覷,卻原來是一個大猢猻,足有五尺多長,竟似一條漢子,坐在樹頂,胸前掛著一串羊脂玉數珠,兩手捧著一雙金釧,撫一弄玩耍。

二人看了,卻也好笑,問旁人道:「這猴子弄的物件,從何處得來?」

一人答道:「這怪物是驛後山上積年老猴,向來成一精一作祟,不拘晝夜,闖到人家,開箱剜籠,拿了衣飾銀兩,是處作耍。

近村方圓數十里地面,被他無端蒿惱,兀的氣死人也!」利厥宣道:「這不過是一猴子,有何難處?喚獵戶弓網捕捉,片時即可除害。」

那人道:「若獵戶能擒捉時,怎到今日?這猴子靈一性一異常,善於跳躍,刀箭尚難近身,何怕張羅布網,比如人若還逐,惱犯了他,黑夜之際,率領千百餘大小猢猻,掀瓦拆屋,攪得你無處藏身。

因此兀誰敢去撩一撥惹禍。

今日午後,總督劉爺家眷到驛中打中火,不知這猴子怎地盜了夫人數珠金釧,在此身上作耍。

夫人分付合驛人役並百姓等圍繞定了,待什麼小相公來拿他,眾人只得在此攢守。」

利厥宣笑道:「看他這一副齜牙裂嘴鳥腔,也掛一串香珠,惡口念佛。

那兩條毛臂野獸骨頭,也帶著金釧,學人做作。

不要忙,且教他受用咱這一支好箭。」

說罷,一抽一矢彎弓,劈面一箭射去。

那猴子孫兒俱已瞧見這一箭,好利害,將支箭滴溜溜踢落塵埃。

利厥宣又射一箭,那猴子提起金釧,接定箭桿,只聽得「豁刺」地一聲響,那支箭從利厥宣頂門上擲將下來。

利厥宣急躲閃時,箭已從耳根邊擦下,插一入地中數寸,利厥宣吃那一驚不校眾人看了,齊聲發喊,看的人愈加多了。

忽聽鸞鈴響處,三騎馬飛擁而至,為首馬上一人,長髯蒼白,大眼偉軀,頭戴紫絨扎巾,身穿玄色緞服。

中間馬上一人青年秀麗,細眼微鬚,頭戴青紗巾幘,身穿細綾柳綠道袍。

末後馬上一人,眉清目秀,齒白唇紅,披髮垂肩,容顏標緻,頭戴一頂嵌寶紫金冠,身穿一領繡補紅錦道袍,隨身卻掛著一副弓箭,從隨著十餘個軍劍奔至松樹之前,那長髯的仰面笑道:「原來如此,何必恁樣喧哄?一箭足以斃之。」

扯滿弓弦,連放二矢,那箭卻也不善,緊緊對猴兒頭顱上射去,都被搶祝長髯的垂首失色,側首轉過。

馬上那一位披髮郎君笑道:「伯父神臂,也被此畜閃避。

待小侄試發一矢,以博群笑。」

霍地跳下馬來,扯出寶雕弓,將弓弦扯滿,「疙踭踭」連響數聲。

那猴子又道是箭來,睜開火眼,不轉睛的看著。

下面這郎君把弓虛空擲起,猴子正欲舉臂來搶,不提防郎君袖中暗放一一弩一箭,射中鼻樑,「淅刺」地一聲響,猴子從樹頂上倒撞下來。

眾人吶喊看時,頭顱跌得粉碎,那支一弩一箭兀自插在山根骨上,深入寸餘,眾人無不喝彩。

原來那長髯的就是瞿天民結義兄弟秋僑,那青年的就是秋僑之婿耿憲,那神箭郎君就是劉總督義弟瞿琰。

秋僑翁婿二人同到瞿家弔奠,因龍氏與瞿琰要赴果州任所,瞿玨弟兄慮路途遙遠,求秋僑、耿憲護送同行。

當下那積年作怪老猴一精一被瞿廷柏一一弩一射死,取了數珠金釧,將猴子提起,掛於樹上。

利厥宣向前躬身施禮道:「小相公善射,雖后羿、由基,不過如此。

然擲弓之時,眾人仰視,不知矢從何發,斃孽猴於頃刻,若非神術,焉能致此?」

瞿琰道:「適聞報老猴逞妖作耗,決系一精一魅。

況猿一性一類人,通臂便捷,若以平常箭法射之,必能閃避,故先以空弦疑其心,次後擲弓眩其目,猝發袖一弩一使彼應接不迭,方死吾手。

此乃一時鄙見,有何神術乎?」

利厥宣拜於地下道:「郎君弓矢絕倫,識見迥異,天幸至此,總督劉爺之福也。」

秋僑等下馬扶起道:「兄是何人?請起!劉爺個中必有委曲。」

利厥宣道:「且請到驛亭內稟知詳細。」

一行人都入館驛廳上來,揖罷坐定,利厥宣通了姓名,即對眾備言劉仁軌前後被圍之事。

瞿琰忙請龍氏出廳相見。

利厥宣、關赤丁拜畢,又把前事稟說一番。

龍氏頓足叫苦。

秋僑道:「夫人且莫驚惶,有傷玉一體。

適聞利長官說,番王與骨賤用計將劉爺困於龍門城內,前後夾攻。

細度地勢,骨賊反陷於我之阱內。

明日出城,併力截殺,擒此一奸一奴一,番寇不戰自退矣。」

利厥宣道:「咱也想速戰為上策,幾次被喻統制阻撓住了,無奈潛逃,往鄰近州縣求取救兵,誰想遇督爺夫人闔宅到此。

咱每每度量,要擒骨賊,也不為難。

可憎他有那一匹墨頂神馬,日行千里,縱使勝捷,只慮這賊脫逃,難以擒獲耳。」

關赤丁道:「將軍等放心前去廝殺,骨查臘果若戰敗乘馬逃竄時,咱自有妙法擋住,任將軍等擒拿便了。」

瞿琰道:「聽君之一聲 ,似乎曾相會來。

倉卒失忘,一時難剩」關赤丁道:「小人姓關名赤丁,涿州人氏。

上年到建州東嶽廟前賽會,被印星這廝強奪玉蟹,誣咱為盜,幸逢廉訪劉爺辨冤釋放。

今從西番回南,路逢利長官,說及劉爺被圍,捨命前往求取鄰兵救援,偶值相公家眷臨此,乃不期而會。

劉爺不日可出重圍。

轉思當日印星中矢,莫非自是小相公袖一弩一麼?」

瞿琰道:「非我孰能射之?」

大家撫掌歡笑,同在驛中宿了一夜 。

次早,取驛馬二匹,利厥宣、關赤丁騎了,一齊到果州鎮來。

副統制喻鐸預差人迎候,親自出郭接請入城,參拜夫人已畢,龍氏立刻就要起兵,喻鐸怎敢違命?唯唯聽令。

利厥宣令秋僑、關赤丁帶領二千軍士,抄路出南岷嶺埋伏,阻截骨查臘歸路,秋僑等先自去了。

第三·日,利厥宣、喻鐸盡率本鎮軍馬,出城搦戰,單留瞿琰守城。

此時骨查臘正帶一隊番軍攻打西門,只見城門開處,利厥宣當先出馬,與骨查臘一交一 鋒。

二將斗至二十餘合,利厥宣馬忽前失,翻身跌於地下,骨查臘舉槍便刺。

利厥宣平地驟起,早已閃在半旁。

骨查臘又復戳來,利厥宣棄槍,從馬腹下鑽過,眾番軍圍一逼一攏來。

恰值副統制喻鐸馬到,舉兩口利劍,抵住骨查臘廝殺,利厥宣脫身回陣,換了戰馬,復翻身殺入陣來。

三匹馬盤旋一交一 戰,骨查臘雖勇,怎當得二將夾攻?不數合之中,力怯敗陣而走。

利厥宣、喻鐸雙馬並追,趕了一程,只見骨查臘轉過山坡,寂然不見。

利厥宣撥回馬頭,催並將士衝殺轉來。

眾番軍見主將已走,無心戀戰,突圍亂竄。

官軍併力掩擊,一面搶奪馬匹器械,從後迤邐追逐。

這骨查臘縱馬上坡,回首看時,不見利厥宣趕來,停馬於山峰之上,伺察動靜。

遠遠見番軍大敗,急撥馬抄轉,奔回原路,尋覓救應。

剛剛走出南岷山下,猛聽得一聲炮響,山凹裡無數軍兵擁出,一員蒼髯老將躍馬挺戟,攔住去路,大叫道:「骨賊慢來,吾已候汝許久,及早納降,姑饒一死!」骨查臘不答,手舉長槍,衝殺前來。

那老將秋僑挺戟截住,一交一 手數合,被秋僑一戟刺中頭盔,骨查臘棄盔落荒便走。

秋僑不捨,奮勇來追。

骨查臘駕馬如飛,秋僑怎能趕上?骨查臘走了一程,心下暗喜脫離險地,料無人追,轉出金泉山下,忽見百餘個大漢,簇著一人,一字兒橫截路口。

那人手持木匣,緊緊攔阻不放。

骨查臘看了,不解其意。

正待策馬衝去,猛聽得一聲忽哨,那人急開匣蓋。

不知匣裡是什麼東西,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禪真後史
第一回 耿寡婦為子延師 瞿先生守身矢節第二回 醉後兔兒追舊債 夜深碩士受飛菑第三回 二真仙奇遇傳方 裘五福巧言構釁第四回 聽讒言潑皮興大訟 遇知己老穆訴衷情第五回 裘教唆硬證報仇 陸夫人酬恩反目第六回 商天理肆惡辱明醫 秋傑士奮威誅劇賊第七回 窺珠玉諸凶謀害 觀梅雪二友和詩第八回 舞大刀秋僑演武 拜花燭耿憲成親第九回 戀美色書生錯配 貪厚贈老嫗求婚第十回慶生辰妯娌分顏慪閒氣大家得病第十一回全孝義郁氏善言看風水葛鷦詭計第十二回寫議單敗子賣墳山假借宿禿囚探消息第十三回華如剛藏機破法龔敬南看鷂消閒第十四回凌老道華禿死奸養師母耿郎送地第十五回躍金鯉孝子葬親築高壇真人發檄第十六回葉煉師回神復旨張氏女妒孕生情第十七回問肚仙半夜有餘薦醫士一字不識第十八回全伯通巧處生情郁院君夢中顯聖第十九回五彩落水全生定媚姐思兒得受病第二十回瞿廷柏母子重逢劉廉訪弟兄蒞任第二十一回好施小惠恆招禍急為偷生反喪軀第二十二回叛獄賊市口遭刑燒香客廟前斗寶第二十三回惡公子見財起意老闍黎直口訴冤第二十四回存公道猴蟹歸原正法度主僕受責第二十五回木馬驛劍俠談心蒙山洞苗酋作亂第二十六回眾百姓鼓勇逐蛇三洞主改邪歸正第二十七回劉仁軌激蠻攻蠻骨查臘用計中計第二十八回墨頂朱沖波救主哈一喃出獵興兵第二十九回崆峒嶺二賢敘舊龍門府四將攻城第三十回愛良馬番將獻謀掛數珠猢猻念佛第三十一回黃鼠數枚神馬伏奇童三矢異僧亡第三十二回劉經略執旗督陣瞿司理上表辭官第三十三回瞿二郎吞符卻病黨氏女刺繡見妖第三十四回藍面鬼撲捉黨翼兒大將軍錘擊滑道士第三十五回瞿氏子放雷逐怪車雲甫挺斧劈邪第四十一回 白馬寺懷義嫉賢 大峽山羊雷仗義第四十二回 卞心泉賂貴救親 羊大郎肆凶拒捕第四十三回 三戒銘心權避跡 一餐大嚼定交情第四十四回 嘍囉贈寶救冤民 孔目收金寬獄犯第四十五回 二寨主停杯審事 四冤犯遇赦遠奔第四十六回 俠士戮奸伸大義簿司移釁詐平民第四十七回 談積弊防禦明心試神臂二雄納款第四十八回 告病還鄉期避世割襟為聘結良緣第四十九回 收番禮金吾護法慕闍黎王氏偷情第五十回 為渡銀河蹶躓因 方花貌受熬煎第五十一回 勞夫人夢裡簪花 來毓秀灶前說苦第五十二回 小蘭獻主解重圍 我惜貪歡嬰內疾第五十三回 田寶珠捱身入戶 沈三昧借港行舟第五十四回 嵇西化縱慾傷人 瞿道者登橋援難第五十五回 戮奸僧立時正法 救蠱婦子夜擒魔第五十六回 顧大郎為弟求醫 顏氏女訴冤索命第五十七回 程員外聆音擇婿 張別駕設計傾賢第五十八 回南明山玩景遇饑民 西屏嶺焚祠驅孽鱷第五十九回 赴井泉棄名避世 隱巖壑斂跡修真第六十回 棲霞洞四道敵魔毗離村七仙入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