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真後史》第十五回躍金鯉孝子葬親築高壇真人發檄:詩曰:赤鱗攢聚隱奇蹤,水繞山圍秀氣鐘。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禪真後史》第十五回躍金鯉孝子葬親築高壇真人發檄

禪真後史

第十五回躍金鯉孝子葬親築高壇真人發檄

第十五回躍金鯉孝子葬親築高壇真一人發檄

詩曰:

赤鱗攢聚隱奇蹤,水繞山圍秀氣鐘。

福地自然歸福主,瑞徵五彩降神童。

話說耿憲因座間瞿天民談及為母、妻擇墳情節,離席道:「西門外有一片荒土,未知龍脈若何,老師不齊,可親往一觀,或可安葬,隨當奉送。」

瞿天民父子稱謝,擇日同至西郊,細觀山景,但見:數簇尖峰削翠,一灣澗水澄清。

沿山夾道樹一交一 生,旺氣來龍相稱。

前妙明堂九曲,後奇錦嶂千層。

堪期積世出公卿,福地果由天定。

瞿天民看了,十分合意,對耿憲道:「山之大概,我已悉見,請言價關,方可領賜。」

耿憲道:「老師何欺某之甚也!

某雖不才,豈不能為太太、師母出一葬地?老師突言價目,使學生甚覺無顏。」

瞿天民笑道:「不然,賢徒以山惠我,何等高誼!但我為先母擇墳,無故而受人山土,於心何安?是吝財而輕母也。

賢徒如不言價,予亦誓不受地。」

耿憲道:「老師孝心,某何敢逆。

價賜百金,足償前值。」

瞿天民甚喜,當晚·一交一 銀立券,即選斬草破土安葬日期,喚土工繼發銀兩,堆砌墓道,四圍栽種樹木,又令石匠整理祭台,延請堪輿高士,姓都字道好,點定一穴一道,逐一齊備。

舉殯之日,親友鄰族送殯者何止千人,見了那喪儀富盛,無不誇羨。

當日開掘金井,將及丈餘,有一石板覆於土上,揭開看時,下面是一池子,池內滿貯清水,水中心有一尾金色鯉魚,長可四尺,周圍雜色魚蝦旋繞於旁。

眾人見了,盡皆驚異,都道好笑道:「日前定羅盤時,我看這壙一穴一的是來龍聚處,不期藏此神物,正所謂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

太太落土已後,子孫富貴可期,世代簪纓不絕。

可賀,可賀!」瞿天民道:「先妣薄有後福,得蒙老師指示真一穴一,但不知如何安葬?」

都道好道:「自有妙處。」

令把石板依舊蓋上了,將棺木放於石板之上,然後堆砌磚石,培上泥土。

一霎時,墳已壘就。

瞿天民擺上牲禮,祭奠已畢,放聲慟哭,拜謝了眾客,各自散訖。

瞿天民於塋旁蓋一草舍,看守墳墓,止留一僕炊爨。

這耿憲將那百兩墳價在塋左蓋造享堂,工畢,作別而去。

不覺光一陰一迅速,早過了兩個年頭。

當下值於殘冬時候,雪天初霽,瞿天民令家僮掃開雪徑,步至峰頂,四望山景。

忽見次子瞿策馬而來,奔至嶺上下馬聲喏,兀自喘一息不定。

瞿天民驚疑,慌問何故,瞿道:「且到捨中稟知。」

父子二人同進草舍裡。

瞿天民道:「汝乘此雪天飛馬到此,卻是為著甚來?

「瞿道:「目今縣官貪酷,地方激變,狂徒凶寇結成一一黨一 ,肆行劫掠。

縣官棄下家小潛逃,城內鼎沸,將次殺出城外來了,特報爹爹知道,何以避兵?」

瞿天民笑道:「不妨。

爾且言縣官激變之故。」

瞿道:「舊父母升任去了。

十月中,新任縣官簡仁,插號五泉,又字百駒,蒞任不上月餘,肆惡無極。

因此,百姓相聚為亂,好生猖獗。

這簡仁貪酷並行,人人痛恨。

一曰全征:凡本年一應錢糧等項,盡行徵收,其兌扣足加三,縱是分厘之細,必經手稱估方收,如遲延不納者,不拘老幼,酷刑監禁,決致鬻身變產賠補,才得完局;二曰全刑:凡用刑杖,親較籌目,數出於口,一下不饒,用刑時還有那吊打拶夾一套,不拘罪之輕重,一例施行;三曰全情:凡詞訟必聽人情,鄉里親族縉紳交往者盈塞賓館,書刺積滿案頭,不拘是非曲直,人情到者即勝,那受屈含冤的何止千萬;四曰全收:凡饋送之禮無有不收,一應鋪戶所支貨物,不拘貴賤,公取私用,並不給價,罪贖分毫不赦,賄賂多寡皆收;五曰全聽:凡詞訟差撥之事,或人情或財物,先已停妥,他自隨風倒舵的審發去了,如人情、錢物兩不到手時,滿一黨一 人役,俱可發言,不知聽兀誰的話好,造化的彼此乾淨,出了衙門,晦氣的都受一頓竹片,那吏書、門皂俱獲大利,故有五泉之號。」

瞿天民笑道:「這尊號倒也中竅。

激變賊寇,卻是為何?」

瞿道:「官街口富戶唐榔詭譎勇鷙,健訟多謀,專一附勢趨炎,衙門情熟。

鄰婦伊氏,其夫吳十三在日,原借唐榔數兩資本,三五年之間,水利重疊,盤算至數十餘金。

吳十三死後,即將他衣飾器皿盡行搬去,又把他一個女兒,年已及笄,搶去做了使女,見他有些姿色,收進房裡用了。

其妻單氏妒其一寵一 幸,瞰丈夫出外取移,暗中飲食裡下了毒一藥,此女中計而亡,令心腹家僮將一屍一墜於城河之內。

數日後,一屍一浮水而,有人認得的,報與伊氏。

伊氏痛哭,也要自荊鄰人有抱不平者,令彼告理索命。

這伊氏即往縣中叫屈鳴冤。

那簡仁聽了關節,臨審時反將伊氏施行全套刑具,一逼一他供出唆告之人。

婦人受刑不過,死於堂上,當下來看的人盡皆跌足叫喊。

內中惹出一個傑士,渾名王鐵頭,心懷不忿,大喊道:「好屈事也!好屈事也!不殺賊吏,何以洩憤?」

眾人乘勢喧嚷起來。

那唐榔不知風勢,大踏步擺出縣門外來。

眾人指著道:「這個就是凶身唐榔!」王鐵頭大怒,急跨步劈面迎去,大喝道:「唐榔,好大膽!謀人家財,佔人子女,復縱妻妾爭鋒,害了孤兒寡一婦 之命,好傷天理!」唐榔罵道:「甚鳥漢,輒敢管老爺鬧事,那潑婦聽了棍徒唆哄,誣我人命,簡爺從公判理,與汝何干?豈不是尋死的殺囚!」那王鐵頭大惱,一拳劈面打去,唐榔側身閃過,不提防王鐵頭又復一頭撞來,剛剛撞著鼻樑,唐郎仰面便倒,卻把鼻樑撞作兩截,血如湧一泉,骨都都流個不祝王鐵頭復在心坎上踏了兩腳,眼見得唐榔不活了,把門皂快飛報縣官,縣官令人急拿。

王鐵頭奪了一根竹片,直打入縣堂上來,眾人那裡抵當得住,止救得簡仁走了。

內中引動了一夥少年一精一壯大漢,一齊動手,幫助王鐵頭大鬧縣堂,縣官家小並衙門人役傷者甚眾。

王鐵頭與眾人道:「懦夫生中尋死,好漢死裡求生。

今日既已做下事來,勢不可已,大家且圖一個快樂,再作理會。」

即那日為始,聚集一二千人,打家劫舍,官兵不能抵敵。

近聞本州刺史調兵剿捕,眾寇有出城屯紮之意,故特來報知,怎地保得家下無事便好。」

瞿天民正欲答應,只見家僮鑾兒又飛步奔來,連聲喊道:「禍事了!

員外、二郎兀自閒講哩,賊兵離本村不遠,早晚殺到,舉家驚惶啼哭,專待員外回家,急議避兵之策。

請員外作速回去,己帶馬門首伺候。」

瞿天民道:「無妨,汝等不必驚愕。」

即於書篋裡取出一片破荷葉遞與瞿道:「汝可珍藏。

急回家,將此物放於中堂屋頂,可保命家一性一命,財物亦無損失。」

瞿懷疑道:「賊兵臨境,勢如泰山壓一卵一,爹爹莫作等閒,要此破敗何用?」

瞿天民笑道:「其中玄妙,汝等豈知,待我去斟酌再行,爾等休驚慮。」

父子二人飛身上馬,奔至家下。

鄰人敲鑼飛報賊兵已近村口,放火劫擄,頃刻即到矣。

前鄰後捨作急遠逃避難。

此時滿村百姓狼奔鼠竄,但聽得喧呼哭泣之一聲 不絕。

瞿天民令嫡親男一女盡藏內室,家僮婢役左右環守,親自上屋,將荷葉插於脊頂,盡把前後門窗閉上,獨自一人坐於堂內。

將及初更,忽聽得喊聲亂起,遠近振動,閤家老幼戰慄不安。

瞿天民聽了,也覺把持不定。

這一夥賊人殺近毗離村口,內中有認得的指道:「那村中溪口乃是瞿儒士住宅,彼乃良善之家,不可殺戮一人,但索其財寶足矣。」

大眾和了一聲,殺奔前來。

那裡見瞿家宅院?四周圍都是一片荒草地面,眾賊驚疑,一齊奔出村外去了。

瞿天民守至更盡,聽得喊聲漸遠,方入內室,撫一慰家眷,安心覓睡不題。

再說盧溪州刺史空爺見各縣申文到來,說巨寇王鐵頭作反,官軍屢敗,大肆猖獗。

刺史聞報,急令軍民緊守城池。

一面繼發檄文,鄰州催兵,合同剿捕;一面寫表申奏朝廷。

此時是唐太宗天子貞觀二十三年,當日聖駕正坐早朝,樞密院官將各處表章呈上,太宗皇帝就於龍案之上展開看時,乃陝西觀察使張思古一本,為沿海賊寇生發,阻截官糧,河南節度使蕭進一本,為大將權萬綱私通屈突通,大擾邊民;山東大觀察薛連一本,為遍處蝗蟲生發,禾稼為之一空,百姓飢餓而死者載於道途,請發粟賑濟;浙西宣撫張休一本,為一婬一雨三月,大水暴發,漂沒居民蘆舍、浸壞田禾,百姓因而漂溺者數萬;雲南總制司李翊一本,為蠻僚侵掠州郡,殺戮軍民,孤城僻縣,官吏皆逃,請聖諭敕兵征討;盧溪州刺史空觀一本,為巨寇王鐵頭嘯聚強徒萬數,橫行作變,急請樞密院差大將剿捕,以清賊寇。

天子見了大驚,聚集大小臣僚商議,眾文武官員議論不一。

司歷太史李淳風奏道:「臣昨觀天象,見慧星散於四方,主有水火刀兵之亂。

幸德星分野定位,其變不日自定。

臣所慮者,熒惑逆流鬥口,十餘年後,主饑饉風火,邪逆縱橫,人心離散,宗廟有丘墟之禍。

此社稷之憂也,願陛下默修聖德,深思遠慮,以弭天眚。」

太宗道:「卿既言日後有大變及於朝廷,可有預備之術以安黎庶乎?」

李淳風奏道:「臣聞普祥院葉真一人素有道術,能發檄天庭,知未來休徵。

何不宣來商議,或可以消天譴。」

天子歡喜,急宣葉真一人面聖。

原來這真一人姓葉,單諱一個鳽字,幼年孤孑一身,打樵於雲母山,偶於柏樹根下掀起一個泥丸子,大如鳩一卵一,爍爍有光,心知異物,珍藏袖內。

傍晚挑薪回家,夜深之際,見一老嫗扣門借宿,葉鳽啟戶,留宿榻旁。

老嫗臨睡,笑道:「郎君獨宿,不嫌妾身老眊,同榻何如?」

葉鳽道:「老姆皓髮皤顏,年已過於亡母,小子何敢相犯,乞為安寢,切莫多言。」

老姆道:「郎君少年獨居,有此高行,難得難得!老身乘夜驚擾,專為一物而來。

若蒙見還,必有重報。」

葉鳽道:「老姆要何物件,有者即還。」

老嫗道:「日間柏樹下郎君所掘丸子,乃妾身久煉之丹,因醉中偶失樹下,乞郎君擲還,此再生之德也。」

葉鳽道:「老姆此丸藥何處得來,請道其詳,即當奉上。」

老嫗道:「妾身非人也,乃此山一白鹿耳。

修煉五百餘年,得此真寶。

昨妾偶與滄一浪一谷老猿痛飲新釀,不覺沉醉,失落此丹於樹下。

今得見還,老身借此飛昇,郎君福德無量。」

葉鳽即將丸子還了老嫗。

老嫗稱善道:「世間有此好人,得了金丹,不即自吞,慨然還我,實為罕有。」

即將丸子分一半與葉鳽,當面令其吞下,那老嫗也把半個丸子吞了,化作一隻雪白大一牝一鹿,奔突而去。

葉鳽從此已後,精通天地一陰一陽一之理,能知過去未來之事。

當日在院中接了聖旨,同天使入朝,舞蹈已罷,天子以四海變亂並太史所奏天象備細說知。

葉鳽奏道:「臣系道家,但知書符咒水,一習一 行法家之事。

穹窿垂象,天機深秘,臣豈能預知?」

天子道:「朕久聞卿家精通道術,預知休徵,特宣卿禳解,以安黎庶。

何自晦抑,欺蔽朕躬?」

葉鳽道:「臣蒙聖恩宣召,得見天顏,倘有聖諭,萬死不辭。

但天機深邃,臣系凡夫,安能洞識?今李太史既奏陳彗星現露,應日後有兵燹之變,乞聖恩設三晝夜齋天大醮,待臣齋發一道檄文,上達天庭,庶明未來休咎,伏乞聖裁。」

天子道:「卿家既能發檄上達天帝,道場之事,一一依卿調度。」

葉鳽謝恩出朝,選定日期,就於天壇之內擺設醮儀。

欽差葉鳽主壇,今禮部揀選年高有行道士二十四員一同誦經設醮,天子御駕親臨壇內拈香。

一連三晝夜,醮事將畢,禮陪官呈上檄文,天子御筆親書花字,葉鳽重複沐浴更衣,步罡捻訣,暗誦靈咒,燒了檄文,俯伏壇下,伏章而去,自黃昏直至五鼓,方得回神。

大眾謝將完畢,天已將曉。

葉鳽隨即入朝謝恩。

天子細問:「卿家曾到天庭否,見甚兆來?」

葉鳽奏道:「天機難以輕洩,乞退近侍官員,臣當逐一奏陳。」

天子令眾臣暫退。

不知葉真一人所奏之言是甚機密,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禪真後史
第一回 耿寡婦為子延師 瞿先生守身矢節第二回 醉後兔兒追舊債 夜深碩士受飛菑第三回 二真仙奇遇傳方 裘五福巧言構釁第四回 聽讒言潑皮興大訟 遇知己老穆訴衷情第五回 裘教唆硬證報仇 陸夫人酬恩反目第六回 商天理肆惡辱明醫 秋傑士奮威誅劇賊第七回 窺珠玉諸凶謀害 觀梅雪二友和詩第八回 舞大刀秋僑演武 拜花燭耿憲成親第九回 戀美色書生錯配 貪厚贈老嫗求婚第十回慶生辰妯娌分顏慪閒氣大家得病第十一回全孝義郁氏善言看風水葛鷦詭計第十二回寫議單敗子賣墳山假借宿禿囚探消息第十三回華如剛藏機破法龔敬南看鷂消閒第十四回凌老道華禿死奸養師母耿郎送地第十五回躍金鯉孝子葬親築高壇真人發檄第十六回葉煉師回神復旨張氏女妒孕生情第十七回問肚仙半夜有餘薦醫士一字不識第十八回全伯通巧處生情郁院君夢中顯聖第十九回五彩落水全生定媚姐思兒得受病第二十回瞿廷柏母子重逢劉廉訪弟兄蒞任第二十一回好施小惠恆招禍急為偷生反喪軀第二十二回叛獄賊市口遭刑燒香客廟前斗寶第二十三回惡公子見財起意老闍黎直口訴冤第二十四回存公道猴蟹歸原正法度主僕受責第二十五回木馬驛劍俠談心蒙山洞苗酋作亂第二十六回眾百姓鼓勇逐蛇三洞主改邪歸正第二十七回劉仁軌激蠻攻蠻骨查臘用計中計第二十八回墨頂朱沖波救主哈一喃出獵興兵第二十九回崆峒嶺二賢敘舊龍門府四將攻城第三十回愛良馬番將獻謀掛數珠猢猻念佛第三十一回黃鼠數枚神馬伏奇童三矢異僧亡第三十二回劉經略執旗督陣瞿司理上表辭官第三十三回瞿二郎吞符卻病黨氏女刺繡見妖第三十四回藍面鬼撲捉黨翼兒大將軍錘擊滑道士第三十五回瞿氏子放雷逐怪車雲甫挺斧劈邪第四十一回 白馬寺懷義嫉賢 大峽山羊雷仗義第四十二回 卞心泉賂貴救親 羊大郎肆凶拒捕第四十三回 三戒銘心權避跡 一餐大嚼定交情第四十四回 嘍囉贈寶救冤民 孔目收金寬獄犯第四十五回 二寨主停杯審事 四冤犯遇赦遠奔第四十六回 俠士戮奸伸大義簿司移釁詐平民第四十七回 談積弊防禦明心試神臂二雄納款第四十八回 告病還鄉期避世割襟為聘結良緣第四十九回 收番禮金吾護法慕闍黎王氏偷情第五十回 為渡銀河蹶躓因 方花貌受熬煎第五十一回 勞夫人夢裡簪花 來毓秀灶前說苦第五十二回 小蘭獻主解重圍 我惜貪歡嬰內疾第五十三回 田寶珠捱身入戶 沈三昧借港行舟第五十四回 嵇西化縱慾傷人 瞿道者登橋援難第五十五回 戮奸僧立時正法 救蠱婦子夜擒魔第五十六回 顧大郎為弟求醫 顏氏女訴冤索命第五十七回 程員外聆音擇婿 張別駕設計傾賢第五十八 回南明山玩景遇饑民 西屏嶺焚祠驅孽鱷第五十九回 赴井泉棄名避世 隱巖壑斂跡修真第六十回 棲霞洞四道敵魔毗離村七仙入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