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小紅袍傳》第十二回 馳家信敗露機關扮相士夤緣妙計:緘書星夜赴家山,搜寶關心莫等閒。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小紅袍傳》第十二回 馳家信敗露機關扮相士夤緣妙計

海公小紅袍傳

第十二回 馳家信敗露機關扮相士夤緣妙計

詩曰:

緘書星夜赴家山,搜寶關心莫等閒。

漫說深藏最高著,真機敗露信愚頑。

那張居正退朝回府,坐在書房暗想道:「海瑞今日這本倒也好笑,請旨著陳三枚、周元表到荊州我家搜寶。

他做了三朝的官,頗稱能幹,為何今日動起這本,想是運倒了。

我想欽差在路行得慢,我這裡修一封家書,差一個善走之人,回家通信,叫將國寶收藏;及欽差到時,早已無影無蹤。

那時我奏他誣謗大臣,怕不治他一個大罪?」

想定主意,即忙修好書信,叫過家丁張惡,吩咐道:「我有緊急家書一封,賞爾白銀三十兩,你要連夜趕至家中,呈與太太,若有遲延,取罪不小。」

張惡應道:「小人曉得。」

接了書信、銀兩,連夜往荊州而來。

且講海爺請出杜爺道;「元老,爾這家中,可有能幹的家丁,叫一個來。」

杜爺道:「老師要他何用?」

海爺道:「我要差他連夜趕到荊州,送一封書信與孫理刑的。」

杜爺道:「既如此,有一家人名叫陳貴,作事能幹,又能日行七百里,可叫他去。」

海爺道:「如此極妙,速速叫來。」

杜爺叫過陳貴。

海爺修好書信,向杜爺借出白銀二十兩,付與陳貴,吩咐道:「張府亦必有人趕信回家,你若能先到理刑衙門,回來重重賞爾。」

陳貴領命,書信、銀兩結束停當,別了家主,即刻起行。

張居正父子一日在書房閒坐。

只見門公進稟道:「啟上太師:家中太太差人下書,在外伺候。」

太師道:「叫他進來!」差人進入書房,跪下道:「太師爺在上,小人叩頭。」

太師道:「起來,太太在家好麼?」

差人道:「太太在家納福:有一封書信送上太師爺。」

太師吩咐下去,給他酒飯。

將書拆開一看,怒氣衝天:「哎嚇!可惱!可惱!」狀元一見,連忙問道:「母親書中寫的什麼來?」

太師道;「嚇!我兒,可恨荊州廳孫成,他依著妻舅徐千歲的勢,把爾三弟拿下牢獄。

你母親著急,要我這裡救援。」

狀元兄弟二人聽了,連叫三聲「爹爹」,「要放出主意來。

據孩兒愚見,不如反了荊州府,把孫成狗頭殺了,方出這口惡氣。」

太師道:「這使不得!」狀元道:「這既使不得,傳一道假旨。

拿孫成斬首,亦可報得此仇。」

太師道:「亦使不得!」二人道:「這又使不得,那又使不得,難道三弟憑他凌辱麼?」

太師道:「且看機會。」

再講荊州四府孫成一日坐堂理事,忽見外面一人,騎在馬上飛奔簷前,滾下馬來,倒在地下。

孫成忙問何人。

那人歇了半晌,方說道:「我是京中來的。」

孫爺道:「來此何干?」

那人道:「要迴避衙役,方敢說出。」

孫爺會意,叫衙役盡行退出,方問道:「你如何睡在地下?想是路上身體倦乏麼?」

那人道:「是。」

孫爺道:「如今衙役已退,四處無人,你到此何事,快快說來!」那人道:「小人陳貴,奉海大人之命,送書與老爺的。」

孫爺道:「既如此,可將書信拿來。」

那人便向皮袋中取出書信呈上。

孫爺拆開一看,知了來意,便叫陳貴道:「你在這衙內安息幾日,打發爾回去。」

陳貴道:「是。」

孫爺叫門子傳幾個皂快進來,皂快入內,叩頭畢,孫爺道:「你們班內夥計,有力大會拳棒的,挑選幾個來。」

衙役道:「小人奉公守法,並無有會拳棒的。」

孫爺道:「嚇,本廳不是訪拿爾們,是有要事差遣他們,不必動疑。」

眾人議了一會,挑出二十名會拳棍的進去。

孫爺又在家丁內選幾個,一同叫進私衙,賜他酒食。

吩咐道:「不日內京中張太師必有差人回家,你們分一半在相府前後查探,一半在相府左右查探,遇有生面說京腔的,不論多寡,盡把密密拿來,不許放出一個,又不許傳揚。

事成重重賞你。」

眾人應道:「曉得。」

孫爺道:「且慢!還有一說,你們趁未開城時,就去打聽,晚上要等閉城門後回家。

切要!切要!不可有誤!」

那衙役並家人領了言語,在相府左右前後查了二日,並無生面京腔之人。

剛剛守到三日,遠遠見了一個大漢,騎一匹快馬,如飛奔到相府門前。

眾人一齊觀看,見那人威同凜凜,汗流滿面,眾人道:「一定是了。」

一個道:「且問他一聲,然後動手未遲。」

眾人道:「不錯,不錯。」

就有兩個皂快走上前問道:「馬上的大叔,可是京中來的麼?」

那人道:「正是!」皂快又問道:「可是相爺差來送書的?」

那人道:「正是。」

皂快道:「拿了!」眾人走上前把那人拖下馬來,拉拉扯扯到刑廳衙門。

那人一大喝道:「你這狗頭!拿我做什麼?」

眾人道:「連我也不知,你自己問我本廳便了。」

說話之間,已至堂下。

孫爺正在堂上審事,皂快稟道:「啟老爺:京都來的差人拿到!」孫爺大喜,道:「帶進來!」皂快把那人推入階下,那人一大模大樣,在堂下踱來踱去,立而不跪。

孫爺喝道:「怎麼見了本廳不跪?」

那人道:「我正要問你官兒,我又不犯法,拿我何事?」

孫爺喝道:「你這狗頭!硬頭硬腦,見本廳這等放肆。

你既不跪,左右,取大板過來!」衙役答應一聲,取過大板。

那人見不是勢頭,只得跪下在地。

孫爺喝道:「你這狗頭好大膽!爾偷了某鄉宦家若干金銀首飾,本廳差人到處緝捕。

你一向躲在何處?速速招來,免受刑法。」

那人聽了大驚道:「老爺在上,小人不是賊,並未偷人財物。

小人是京都人,叫做張惡,一向在相府伺候太師的。

大爺若不信,現在太師書信一封,叫小人趕快送與太太開拆的。」

孫爺道:「既如此,取書上來!」張惡忙把書呈上。

孫爺拆開來書看。

張惡道:「這是太師爺家信,開不得的。」

孫爺道:「怎麼開不得?」

看完了書信,便叫左右將鏈子把張惡鎖了。

張惡急得只管磕頭:「求老爺放我回去。」

孫爺只做不聽見,立起身來,叫掩門退入後堂,重賞那皂快、家丁。

心中暗想:「海剛峰正直、老練、能幹,但不知欽差何日方到?」

便叫心腹家丁出去暗打聽不提。

那周元表、陳三枚二位差官在路商議道:「我二人承海大人保舉,往荊州搜寶,但要搜著才好,不要被張家做了手腳,有負海大人之托。」

二人一路行來,時刻打聽。

一日,陳爺問家人道:「此處離荊州還有多少路?」

家人道:「只有百多里了。」

陳爺道:「既如此,叫船家住船。」

便向周爺道:「週年兄,我們去搜寶。

還是怎樣搜法?」

周元表道:「但憑年兄高見。」

陳三枚道:「相府房屋甚多,不知他存在那裡,倘然搜他不著,便不妙了。

小弟幼年學麻衣相法,頗知相命風水。

今假作相命先生,往荊州打聽消息如何?」

周元表道:「此計甚妙!」陳三枚命取白布一幅,上寫「麻衣相法」,換了衣裳,扮作江湖遊客,叫只小船。

又對元表道:「你且停泊這裡,船頭收起虎牌、旗槍,吩咐手下人不可吐露風聲。」

元表應道: 「是!」

陳爺叫船搖到岸邊上岸,吩咐隨身家人道:「我先往打探國寶,你見我進了相府,便下船,明日再來打聽我的消息。

如今隨我而行,若要吃東西,各自去買。

三日後,我若沒有響動,你即往大船報與周爺,會同荊州四府孫爺,竟往張家搜寶。

若是不見我,即著張嗣修身上要人。」

二人應道:「曉得!」三人行行止止,入了荊州府內。

東觀西望,只見那邊一個大酒樓,許多人在那裡出出入入。

陳爺也進去,店中只見坐客滿堂,陳爺揀一小桌坐下,輕輕吩咐家人:「你到外邊自己買吃。」

二人去了。

那酒樓走堂的便走來問道:「先生吃什麼酒?」

陳爺道:「只要好菜二味,美酒一壺是了。」

走堂立刻拿到,陳爺自斟自酌。

少停,吃酒的人都去了,只剩隔桌兩個老人。

那老者見相面先生一人自飲,冷冷清清,便說道:「先生獨酌麼?何不我們合作一桌,同飲如何?」

陳爺正要探聽張家之事,便應道:「如此極妙。」

即將自己酒餚移在桌上,與老者同飲。

飲不多時,老者問道:「先生貴處?」

陳爺答道:「一江一 西。」

老者道:「幾時到的?」

陳爺道:「昨日才到。」

老者道:「煩先生與我們看看如何?」

陳爺道:「使得,請左手一觀。」

老者即舒出左手。

陳爺相了一會,道:「尊相幼年運氣不通,今堂面上有刑克,獨成立家,早年勞苦不消說了。

到了五十三歲,才得享福。

後來衣祿無虧。」

說得老者十分快活,稱讚道:「果然相得好。」

陳爺又把那一個老者左手一看,道:「這位老丈自幼蒙父兄福庇。

衣祿豐足,刻下又行年運,主有大吉。」

說得老者二人十分喜歡,道:「先生果然神相!我們要酬些相金,尤恐見慢,今日酌酒資,算我們的帳吧。」

陳爺道:「多謝了。」

正言之間,只見一人踱將進來,老者慌忙起身,那人不回禮,直入裡面去。

陳爺問道:「老者,這是何人,如此大樣?」

老者道:「輕聲!這是張府總管。

他在本處作惡多端。

近來四府刑廳與他作對,他假作窮居,在此開店。」

陳爺道:「他既懼怕刑廳,就該遷移別處,不該在此開店。」

兩個老者道:「先生有所不知。

他田地甚廣,又放債刻剝,那肯搬移別處!」陳爺道:「他有幾個兒子?」

老者道:「他現有一房妻子,舊年又娶一個妾,並無子女。」

陳爺道:「有多少年紀?」

老者道:「六十一歲。

先生!嚇,我細細告訴汝:汝去相他,相得准,包管有些油水。」

陳爺道:「但不知他的出身如何?」

老者道:「他七歲賣到張府,後為長大敢為,十分能幹。

相爺喜歡他,叫他做了總管,在這料理業產。

又與他弄個副總扎付在身。

他怕朝中忠臣作對,不敢上京謀缺,只在家中管理。」

陳爺道:「多謝老丈指教!」老者道:「先生再請幾杯。」

陳爺道:「好了。」

老者叫走堂的過來,算了酒錢,便對櫃上掌櫃的說:「這位先生相法極精,真是柳莊再世!相我二人,句句不差分毫。」

二人在外言訖,早已被總管張能聽見,便叫先生請進奉茶。

陳爺進內坐下,把張能仔細一看,假作吃驚之狀,道:「這位太爺,好相貌!」張能滿心歡喜,道:「乞先生細看,直言無怪。」

陳爺道:「嚇,尊相是一位貴相,只有一言得罪,休要見怪。」

張能道:「豈敢請教。」

陳爺道:「細看貴相,幼年尊堂早逝,無依無靠,得貴人抬舉,離祖成家。

若論早年生子難招,目下雖有小星,總之不能收成。

舊年該見喜發財,來歲自有貴子。

這才是大人的後代。」

張能道:「我年紀多了,恐不能生育。」

陳爺道:「命中所定,該有貴子,何怕年紀多?但目下該有小小驚恐,而大事無妨,日後封君穩穩。」

說得張能心花都開起來,即說道:「先生好神相!實不相瞞,我是相府一個總管,副總之職分。

只為四府刑廳與相府相對,我故此假作買賣營生。

我府中四公子,也曾吩咐我,請相士相面,並看風水。

難得先生如此神相,先生爾在此坐坐,我去就來。」

張能忙往張府,到書房見了四爺道:「啟上四爺:有一個半仙相士,在小人店內。」

四爺吩咐:「請來!」張能忙往店中,對陳爺道:「我家四爺要請先生相面,若相得准,不但發財,還有發跡。

但有一句話叮囑你,不可漏洩。

我家四爺一心要做皇帝,先生你要奉承他幾句。」

陳爺道:「領教。」

說話之間,已到相府。

引進書房,張能先進去通報。

四爺吩咐:「請進。」

不知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小紅袍傳
第一回 海剛峰請旨歸田張居正負扆登殿第二回 殺親王巧傳御筆戲宮女假寐龍床第三回 造假寶大廷充貢賜宮室乳母榮歸第四回 聖天子感夢賜祭陸探花撫幾哭師第五回 海操江繳旨入京周進士賦詩脫罪第六回 張太師朝房受辱孫司禮內廷阻君第七回 金鑾殿披鱗疊諫安樂宮賜宴酬恩第八回 孫給事捨命評本徐國公抬像叩閽第九回 賜紅袍耳目官邀寵接刑篆舊令尹指奸第十回 乳娘府獻袍斥監鹽運道懼罪鳩金第十一回 張明修赴宴遇仇陳三枚奉旨搜寶第十二回 馳家信敗露機關扮相士夤緣妙計第十三回 張嗣修龍形惑相周元表搜寶探奇第十四回 兩欽差解寶遇劫嬰山盜拯溺反仇第十五回 孫娘子嬰山解難沈大王江畔捐軀第十六回 孫理刑再會欽差陳給事重圍相儲第十七回 邱佐卿重諧鳳侶陳國舅朋比為奸第十八回 孫太監私行玉璽徐千歲遣將迎差第十九回 劫奇寶空撈水月升豸憲夢入南柯第二十回 害忠良重傳假旨祝眉壽載賜紅袍第二十一回 陳三枚解寶回京海剛峰法場奪旨第二十二回 孫刑廳死裡逢生陳國舅同條共貫第二十三回 叩丹墀三奸伏罪臨海表一紙徵兵第二十四回 岣屺山對景稱奇梅花海引人入勝第二十五回 天波樓楊令婆興師北潼關高德禮失守第二十六回 林天佐請兵銷差佘太君上表除暴第二十七回 獻奇寶張太師結舌嘉智義孫娘子榮封第二十八回 乳娘府下馬牌推倒皇都城無敵將團圍第二十九回 海恩官諫主獻奸相岳金定走馬捉周連第三十回 孟銀鑾飛鐃取盔焦將軍掣鞭擒敵第三十一回 楊家府回兵釋將張狀元代父抵奸第三十二回 張太師蓋棺詐死海操江復任微行第三十三回 袁阿牛囑盜誣板周文玉憑鴉問卜第三十四回 梁司李酷訊成招趙廷章周全友誼第三十五回 遇假虎土豪聚會盜美人公子遭凶第三十六回 登萊道文桂陷獄荒山寨張氏守貞第三十七回 太平獄周觀德探父登州府楊龍貴訪朋第三十八回 王小三供像報德海操江南直升堂第三十九回 毛察院買罪酬金楊尚書請旨提案第四十回 活菩薩現身救苦難兄弟背地陳冤第四十一回 眾奸徒到案伏誅兩善士當堂超脫第四十二回 顯色相正直為神慶團圓椿萱偕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