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小紅袍傳》第二十四回 岣屺山對景稱奇梅花海引人入勝:層巒聳翠出重霄,路入梅花得趣饒。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小紅袍傳》第二十四回 岣屺山對景稱奇梅花海引人入勝

海公小紅袍傳

第二十四回 岣屺山對景稱奇梅花海引人入勝

詩曰:

層巒聳翠出重霄,路入梅花得趣饒。

中有金萱不知老,與山齊壽樂逍遙。

再講那林天佐,前日奉海爺之命,傳送征書一封,護批一道,要往岣屺山楊府請兵。

他一路不辭風霜,跋涉而去。

但礙路途遙遠,不知何時得見令婆之面,如今已到海邊了。

□看遠有遠一座高山,倒插大海之中。

「不知可就是岣屺山不是?須得有人來,且問他一聲才好。」

林爺正在思想,忽見一個老人,手攜竹杖而來。

林爺見了大喜,叫聲:「陳貴,爾快下馬前去。」

陳貴上前問道:「借問這山可是岣屺山麼。」

那老者笑道:「小哥,正是。

爾問他做什麼?」

陳貴道:「我要上山去,故此動問。」

老者道:「小哥,汝如何去得?」

陳貴道:「怎的去不得?」

老者道:「爾不知此座山乃是當年宋朝有名的楊老令婆新住在此,他手下的兵將,十分厲害,若非誠心誠意,怎敢上去!」陳貴道:「借問公公,這山在海中央,如何上得?」

老者道:「此間無船,只是馬兒行走。」

陳貴道:「水裡邊,馬如何走得?」

老者道:「他山上的馬是練就的,海邊淺水之處,用大大的木頭打在海內,名曰梅花樁,馬從樁上行走,如同平地。」

陳貴道:「公公,世人傳說楊令婆長生不死,可是真的麼?如今還在麼?老者道:「他是一位地仙,如何不在!說他在太行山,山中有仙樹、仙桃,人食故長生。

如今這山也有一異名,名曰雌龍井,至閒時俱用大石遮蓋,但五月初五日,端午時節,於是開了井蓋,打起水來,和米做成酒,人飲了酒,不論男女身體康健,勇力加倍,又能長壽。」

陳貴道:「老公公,我們要去見他,不能前去,奈何?」

老者道:「小哥有事要去,我教爾個法:巡海邊去,有五六里路,海邊有一鼓亭,亭內有一將官把鼓,那山上聞知,便放馬來,騎上去即可至山上了。」

陳貴道:「我又聽見人說,有人去求見令婆,令婆不肯相見,那人再三拜懇,方命侍女端出二盒牙齒來與人看,真面真身,總不能得見。」

老者道:「你不知,這齒牙,是令婆六十周天時落的,何又出新牙。

如今不知換了多少花甲,故留下這牙齒。」

陳貴道:「指教!」回報與林爺。

回頭一看,不見老者,知是神明指點。

主僕上馬加鞭,行來五里,果見前面有一座大亭。

近亭一看,卻造得十分巍峨,牆分八字,琉璃瓦蓋得明明亮亮,二人直上,並不見有人。

四壁描金彩畫,兩旁朱紅欄杆,兩邊放著朱紅漆鰲皮大鼓。

林爺道:「陳貴!你到裡邊問一聲,看有人否。」

陳貴領了主命,步上亭中,叫一聲:「裡邊有人嗎?」

只見裡面走出一人,頭戴大紅扎巾,身披織錦戰袍,腳踏皂靴,相貌威嚴。

林爺忙上前打拱道:「將軍請了!」那人道:「尊駕何來?」

林爺道:「弟乃是明朝本京人氏,幸叨兩榜出身,官拜翰林,姓林,名天佐。

只為朝中首相張居正賣官鬻爵,殺害忠良,私存國寶,私行丈量天下田調,每有反叛之心。

朝中有個耳目官海瑞,就是當年為南直操一江一 ,他忠心耿耿,必要扳倒奸逆,以安社稷。

奈朝廷一寵一 愛他,不肯將他正法。

海大人無奈,特遣小弟到此,求懇老令婆發兵除奸去佞,保得明朝一江一 山,真有莫大之恩!現有海忠臣親筆請書一封,乞將軍代為一報。」

將軍聽了,說:「呵,林先生原來是海大人有效期的。

海大人名聞四海,天下人共敬。

弟雖在海外,也時時聞他好名。

果是忠心為國,正理朝綱,降奸剔佞,實在可敬。

我令婆常稱他是明朝第一個忠臣;提起張居正這賊,心中忿恨,要起兵去除他,又恐朝廷生疑,說我們圖謀天下,故此忍耐至今。

既先生奉海大人之命,求懇令婆,待弟與你齊去,諒令婆必然聽從。」

說罷,手拿鼓槌,走上扶梯,打了三下。

只聽得對面山上炮聲大響,遠遠望見山中,一個坐在馬上,帶兩匹空馬由梅花樁上行來,到了鼓亭下馬。

林爺走上前,拱手道:「將軍請!」那將軍連忙答禮。

鼓亭將軍細細述了來意。

那將軍道:「林爺,你且在此間暫坐,待小弟回山代達,看令婆怎說。」

林爺道:「有勞了。」

那位將軍上了白龍馬,回身又下水中,由梅花樁上如飛而去。

上了山,進了府中,叫侍女通報說:「有明朝忠臣海瑞特差翰林林天佐送書前來。」

侍女捧了書入內,少時出道:「太太吩咐,請差官上山。」

那將軍得了言語,隨即上馬下山,過梅花樁,至鼓亭下馬。

對林爺道:「俺家太太說,林爺鞍馬勞頓,請上山相見。」

林爺大悅,就將空馬騎坐,即同將軍下海,由梅花樁上緩緩而來。

不止片時,上了山。

抬頭四處觀望,不覺精神開爽。

說道:「妙嚇!你看岣屺山的景致,山頂上仙鶴雙雙飛鳴,白猿陣陣跳躍。

高高低低,多是奇峰怪石;大大小小,儘是翠柏蒼松。

青的青,儘是仙桃;白的白、綠的綠,儘是瑤草琪花。

看不盡許多奇景,真是難描難畫。」

林爺正在貪看景致,忽聽得將軍道:「林爺且在外廳坐坐,待俺稟過太太,再來相請。」

那時將軍來到大堂稟上,太太傳語請見。

守山將軍重出大門,到外廳相請。

林爺隨著後面,來到大堂。

只見珠簾當中,外放天然幾桌,安置玉瓶;內插珊瑚樹,高數尺。

右邊一張梨花太師一交一 椅。

林爺忙上前朝上跪下道:「太太在上,卑職林天佐拜見。

願太太壽與天齊。」

簾外丫頭傳語道:「太太吩咐:請林爺少禮,命焦將軍陪坐。」

林爺道:「太太在上,卑職那裡敢坐。」

又傳語道:「林爺遠來,焉有不坐之理?」

林爺道:「如此告罪了。」

侍女奉上香茶,林爺用完。

開言道:「卑職恩師海瑞,多多拜上太太,願太太壽與天齊。

願太太早發慈悲之念,削除奸佞,救濟萬民,感恩不淺。」

傳語道:「俺太太說,既蒙海大人來書,無不從命。

請林爺到花園飲酒,焦將軍陪宴。」

焦將軍引了林爺,來到花園,看不盡奇花異草。

當中花台上,筵席已端正,賓主雙雙坐下,開懷暢飲。

不知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小紅袍傳
第一回 海剛峰請旨歸田張居正負扆登殿第二回 殺親王巧傳御筆戲宮女假寐龍床第三回 造假寶大廷充貢賜宮室乳母榮歸第四回 聖天子感夢賜祭陸探花撫幾哭師第五回 海操江繳旨入京周進士賦詩脫罪第六回 張太師朝房受辱孫司禮內廷阻君第七回 金鑾殿披鱗疊諫安樂宮賜宴酬恩第八回 孫給事捨命評本徐國公抬像叩閽第九回 賜紅袍耳目官邀寵接刑篆舊令尹指奸第十回 乳娘府獻袍斥監鹽運道懼罪鳩金第十一回 張明修赴宴遇仇陳三枚奉旨搜寶第十二回 馳家信敗露機關扮相士夤緣妙計第十三回 張嗣修龍形惑相周元表搜寶探奇第十四回 兩欽差解寶遇劫嬰山盜拯溺反仇第十五回 孫娘子嬰山解難沈大王江畔捐軀第十六回 孫理刑再會欽差陳給事重圍相儲第十七回 邱佐卿重諧鳳侶陳國舅朋比為奸第十八回 孫太監私行玉璽徐千歲遣將迎差第十九回 劫奇寶空撈水月升豸憲夢入南柯第二十回 害忠良重傳假旨祝眉壽載賜紅袍第二十一回 陳三枚解寶回京海剛峰法場奪旨第二十二回 孫刑廳死裡逢生陳國舅同條共貫第二十三回 叩丹墀三奸伏罪臨海表一紙徵兵第二十四回 岣屺山對景稱奇梅花海引人入勝第二十五回 天波樓楊令婆興師北潼關高德禮失守第二十六回 林天佐請兵銷差佘太君上表除暴第二十七回 獻奇寶張太師結舌嘉智義孫娘子榮封第二十八回 乳娘府下馬牌推倒皇都城無敵將團圍第二十九回 海恩官諫主獻奸相岳金定走馬捉周連第三十回 孟銀鑾飛鐃取盔焦將軍掣鞭擒敵第三十一回 楊家府回兵釋將張狀元代父抵奸第三十二回 張太師蓋棺詐死海操江復任微行第三十三回 袁阿牛囑盜誣板周文玉憑鴉問卜第三十四回 梁司李酷訊成招趙廷章周全友誼第三十五回 遇假虎土豪聚會盜美人公子遭凶第三十六回 登萊道文桂陷獄荒山寨張氏守貞第三十七回 太平獄周觀德探父登州府楊龍貴訪朋第三十八回 王小三供像報德海操江南直升堂第三十九回 毛察院買罪酬金楊尚書請旨提案第四十回 活菩薩現身救苦難兄弟背地陳冤第四十一回 眾奸徒到案伏誅兩善士當堂超脫第四十二回 顯色相正直為神慶團圓椿萱偕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