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小紅袍傳》第二十回 害忠良重傳假旨祝眉壽載賜紅袍:壽等嵩華身正健,天家載錫五雲章。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小紅袍傳》第二十回 害忠良重傳假旨祝眉壽載賜紅袍

海公小紅袍傳

第二十回 害忠良重傳假旨祝眉壽載賜紅袍

詩曰:

壽等嵩華身正健,天家載錫五雲章。

門迎紫氣連台曜,砌滿芝蘭繞膝香。

話說張居正聽了家丁搶寶不遂,又恐欽差解寶來京,取罪不小。

便再想一計,吩咐家人備酒,一面差人下了請帖到陳國舅府中,請國舅商量。

不消半日,國舅來到,太師接進,分賓主坐下。

茶罷,國舅開言道:「承老太師呼喚,有何見諭?」

老太師道:「豈敢!老國舅前日曾許出京一事,弟已端正停當。

特請老國舅相議出京之策。」

國舅道:「既如此,老夫領教便了!」太師吩咐排酒。」

二人分賓主坐下。

酒飲三巡,國舅請出聖旨來看,早有玉璽在此。

兩道旨意:一道是捉拿的;一道是行刑的。

太師問道:「老國舅,這兩道旨意還是一路同去,還是作兩下去?」

國舅道:「憑太師主意。」

太師道:「作一同去罷。」

國舅道:「老夫明日早朝告病。

但是老太師要選個能幹的假作差官同去才好。」

太師道:「領教。」

二人酒罷辭別。

太師即刻叫過家人蔣勝,吩咐道:「你們扮作欽差,明日同陳國舅出京,有一道捉拿孫成的旨意在國舅身邊。

我前日昇孫成為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職,召他進京,現今想必離任了。

你此去必然遇著,須要細心盤問。

若是孫成的船,就稟知國舅,立刻拿著,須要小心前去。」

蔣勝應道:「曉得。」

點起家將入名,假做錦衣校尉。

又點個長大漢子,打扮作跟隨人。

來日天亮,就要啟行。

次早,皇帝五更三點登殿,朝賀已畢。

班是閃出一位大臣,紫袍金帶,俯伏金階,道:「臣大學士陳堂啟奏:臣連日身軀疲倦,日夜不安,告養一月,再行供職。」

皇帝准奏。

陳堂謝恩退出,回府吩咐家人:「若有太醫前來,回說國舅爺只要靜養,不必看脈。」

家人應道:「曉得!」

正在吩咐,門公啟道:「太師張府差人要見。」

國舅道:「叫他進見!」差人跪下稟道:「國舅爺在上,蔣勝叩頭。」

說道:「家太師拜上國舅爺,出京須要小心。」

國舅道:「不須掛意。」

便點起家丁七八個發船,即時出京。

再講海爺退朝後想道:「今日朝中見國舅陳堂告病,我看他面上並沒有病容,因此差人打聽,回報太醫院前去醫治,他並不許相見,故此可疑。

又差人去打聽,回報他帶領家人,秘密出京,不知去向,老夫想陳堂是張居正一一黨一 之人,不如出京何事?莫非是徐府救寶一事又生別件詭計?我今連夜修成本章,明日亦告假出京,秘密跟著他,看他作何事情!」

張居正自打發國舅陳堂出京之後,便把告老本章端正。

次日皇帝登殿,張居正出班奏道:「臣華蓋殿大學士張居正,有短章上奏:臣因老邁,筋骨衰弱,不能扶佐聖朝。

願萬歲放歸田里,臣感恩不淺。」

皇帝道:「先生年紀雖多,精神還好。

豈可捨朕而去?」

居正見皇爺不肯,又奏道:「臣委實精神恍惚,筋力衰微,乞皇上天恩,放回田里。」

皇帝尚未開口,閃出海瑞跪下奏道:「臣啟陛下:華蓋殿乃擎天之柱,足智多謀,兩班文武俱服驅使。

況且臣年八十五歲,尚在朝中保駕,張居正年未七旬,豈可偷閒?萬歲不可准行。」

皇爺微微笑道:「張先生,海恩官所奏不差,斷要在朝保駕。

海恩官,你說今年八十五歲,不知幾時生日?」

海爺道:「明日就是臣親生之日。」

皇爺道:「這也妙呵!明日寡人就與海恩官慶祝千秋。

煩張先生代朕率左班文臣,徐王叔代朕率右班武將,一同拜壽。

再賜恩官免朝一月。」

兩班百官一同領旨退朝。

張居正加府,心中著急:「可恨海瑞死死與老夫作對,今日又奏不許我告老。

倘若國寶到京,皇上知情發怒,難免欺君之罪,如何是好?」

海爺回府,心下想道:「我只為陳堂出京,恐有詭計,打點要告假出京,不想聖上賜我免朝一月,正合我意。

明日接了聖旨,做過生日,後日就可出京了。」

「海洪、海安過來!」海洪應道:「老爺何事?」

海爺道:「我要買長大鏈子一條,鐵鎖兩把,快去買來!」二人領命買回,海爺又叫快去預備行李。

那祭酒杜元勳,聞皇上要與海爺慶壽,忙忙燃燈結綵,預備酒席。

海爺也自歡喜。

忽然家人報道:「啟老爺:家裡太太到了。

還有老三房、大相公、大娘,並小姑爺、小姐都來賀壽。

先是太太、大娘、小姐三位先到。」

海爺聞報,心中大喜,移步中堂,早見三乘轎子放下,三位女眷出轎。

太太先開口說道:「相公請坐,受妾身一拜。」

海爺道:「下官也有一拜。」

夫妻見禮完,大娘同姑娘上前開聲道:「爹爹公公請坐,女兒、媳婦拜壽,望爹爹福如東海滔滔至,壽比青松日日增!」海爺道:「我兒罷了。」

外邊兩槓壽禮抬進,海爺道:「怎麼要夫人費心?」

夫人道: 「相公,這是老三房大侄兒與女婿備的。」

海爺道:「原來如此。」

太太道:「相公有所不知,老三房三叔、嬸嬸對我說,相公年老,不可無嗣,特將長子帶來承嗣。」

海爺道:「呵,老夫人,下官一世,家徒四壁,怎好屈仰於他?」

太太道:「妾身亦曾與三叔、三嬸道及,奈他志立甚堅,說道:『不幸有三,無後為大。

我家宦族名門,安可無後?』立意要妾依從。」

廳堂上正在言談,門上又報道:「啟老爺:姑爺同大相公到!」海爺道:「請進!」郎舅二人步上廳堂,道:「爹爹,孩兒來了。」

家人鋪上細氈,請大娘過來,夫婦雙雙拜了四拜。

姑爺呂端同小姐上前道:「岳父大人在上,愚婿叩賀,望岳父大人壽同日月。」

海爺道:「請起!」

海洪稟道:「杜老爺同杜夫人送壽禮,同來拜壽。」

海爺抬起頭來,見他二人進來。

杜爺道:「老師、師母請坐,受門生夫婦拜祝千秋。」

海爺忙稱:「不敢!有勞二位。」

拜罷,杜爺道:「請師母、世嫂、世妹,同到後宅。」

海爺道:「極好的。

元老今朝作主,接待客官。」

杜爺道:「不用老師費用。

門生已經吩咐總管:東廳接待文官,西廳接待武官,中廳接待公侯駙馬伯。

調三班戲子伺候。」

海爺道:「勞元老費心,老夫妻委實不安。」

忽報聖旨到,太監孫千歲領旨意一道、壽禮十二色,前來拜壽。

海爺忙擺香案跪下,聽宣讀詔曰:「耳目官海瑞,乃是皇考恩官,保駕三朝,匡扶社稷,實為有功。

今恩官壽誕,朕特命司禮監孫鳳繼旨到寓,賜恩官龍鳳燭一對,壽麵千條,大紅五爪蟒繡龍袍一件,羊剡杖一條,壽糕成盤。

壽桃兩盒。

欽哉謝恩!」海爺謝恩畢,孫鳳開言道:「海老先生請坐,待咱家拜個壽。」

海爺道:「千歲,這個海瑞不敢當!」孫鳳道: 「咱家是奉旨而來,代聖上拜壽,怎敢有違?老先生坐了。」

孫鳳跪下,海爺連忙也跪下,對拜四拜。

旁邊走過郎舅二人,齊聲道:「老千歲在上,晚生們也要一拜!」孫鳳道:「不敢!海老先生,這二位是何人?」

海爺道:「老千歲,這是老配的承繼小兒,前科入賢書。

這是小婿呂端,先旁榜眼,告養在家。」

孫鳳道:「嚇,原來一位是天子門生,一位是一榜春元,今日又會,失敬了!」海爺吩咐中廳排酒,搬演戲文。

門公報:「啟爺:各位功勳千歲們送壽禮,親來拜壽。」

海爺道:「有請!」孫鳳即立起身辭行,海爺留不住,送出。

轉身接進各功勳,多是蟒袍玉帶,進廳拜壽。

海爺再三不敢,各人道:「本藩奉皇上旨意,帶同五軍提督、總兵各武職拜壽。」

海爺道:「豈敢!既蒙列位千歲下降,老夫特備水酒一杯奉敬。」

各人序爵位坐下。

海爺又請提督、總兵西廳飲宴。

賓主正在酬酢,門公又報:「張太師送禮前來!帶同各位大人、五府六部、九卿四相各文官拜壽。」

海爺連忙出位,接至東廳。

都是九卿六部、翰林科道。

張太師道:「海剛老,老夫奉聖帶同列位拜壽,請剛老上坐。」

海爺道:「豈敢!」太師道:「剛老,這老夫是奉皇上特點,老夫怎敢有違皇上旨意?剛老上座。」

海爺道:「既蒙恩典,只常禮吧。」

各官一同跪下,海爺忙陪跪下。

各官拜完。

海爺道:「請老太師同各位大人,奉敬一杯水酒。」

眾人道:「多謝!」當時三處飲酒,演唱戲文,鼓樂喧天,笙簫動地。

這裡方才獻酬一交一 酢,忽報:「太后老娘娘懿旨到!」海爺忙排香案迎接。

只見太監李登手捧懿旨,四個內監各捧描金盒一隻,直上大堂。

海爺俯伏階下,李登宣讀詔文:「海老愛卿三朝元老,先帝恩官,忠心為國,有功社稷。

今乃八旬壽誕,賜卿玉如意一柄,百花繡袍一襲,玉帶一條,霞帔一件,命李登代賀千秋!」海爺叩頭謝恩畢,接過懿旨,收過禮物。

李登辭別,海爺留住飲酒。

海爺陪酒未及半刻,又報:「正宮娘娘懿旨到。」

海爺忙排香案,重來接旨。

太監李保捧了懿旨,帶同四個小太監,手捧金盒,直進大廳,開讀詔曰:「海愛卿乃是先帝恩官,有功於社稷。

今乃八旬壽誕,賜卿龍鳳繡旗一對,哀家御手親繡『忠心貫日』四字。

又賜黃金四錠,大珠十粒,繡龍蟒袍一件,命李保代賀千秋。」

海爺謝恩畢,接過懿旨,收過禮物。

李保辭別,海爺慌忙留住飲宴看戲,海爺相陪。

酒飲三巡,又報:「聖旨到!」海爺重又迎接廳堂,宣詔曰:「海恩官,忠臣不可無後。

今幸有嫡位接續宗支,特授刑部員外郎之職,明日現任見駕任事。

欽哉,謝恩!」海爺接過聖旨,文武百官見半日之間,皇恩疊疊,無不嘖嘖稱羨,獨有張居正心中不快。

須臾宴罷。

各官辭去,海爺便預備來日出京之事。

忽報:「搜寶欽差陳爺、周爺在外要見。」

海爺聞報大悅,忙說:「請見!」陳、週二人進見,禮畢坐下。

兩人便把前日情由,細細道明。

海爺大喜,叫取出國寶觀看,果是外國稀奇之寶,今有四宗國寶,不怕奸賊騰空飛去。

吩咐備酒。

二人道:「門生今日初回,不知恩師壽誕,未備賀敬,另日補過。

請問老師,這四宗國寶,還是今日奏駕,還是明日奏聞?」

海爺道:「二位賢契,老夫刻有要事,萬難遲緩,俟干辦完日再處。」

未知海爺有何要事,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小紅袍傳
第一回 海剛峰請旨歸田張居正負扆登殿第二回 殺親王巧傳御筆戲宮女假寐龍床第三回 造假寶大廷充貢賜宮室乳母榮歸第四回 聖天子感夢賜祭陸探花撫幾哭師第五回 海操江繳旨入京周進士賦詩脫罪第六回 張太師朝房受辱孫司禮內廷阻君第七回 金鑾殿披鱗疊諫安樂宮賜宴酬恩第八回 孫給事捨命評本徐國公抬像叩閽第九回 賜紅袍耳目官邀寵接刑篆舊令尹指奸第十回 乳娘府獻袍斥監鹽運道懼罪鳩金第十一回 張明修赴宴遇仇陳三枚奉旨搜寶第十二回 馳家信敗露機關扮相士夤緣妙計第十三回 張嗣修龍形惑相周元表搜寶探奇第十四回 兩欽差解寶遇劫嬰山盜拯溺反仇第十五回 孫娘子嬰山解難沈大王江畔捐軀第十六回 孫理刑再會欽差陳給事重圍相儲第十七回 邱佐卿重諧鳳侶陳國舅朋比為奸第十八回 孫太監私行玉璽徐千歲遣將迎差第十九回 劫奇寶空撈水月升豸憲夢入南柯第二十回 害忠良重傳假旨祝眉壽載賜紅袍第二十一回 陳三枚解寶回京海剛峰法場奪旨第二十二回 孫刑廳死裡逢生陳國舅同條共貫第二十三回 叩丹墀三奸伏罪臨海表一紙徵兵第二十四回 岣屺山對景稱奇梅花海引人入勝第二十五回 天波樓楊令婆興師北潼關高德禮失守第二十六回 林天佐請兵銷差佘太君上表除暴第二十七回 獻奇寶張太師結舌嘉智義孫娘子榮封第二十八回 乳娘府下馬牌推倒皇都城無敵將團圍第二十九回 海恩官諫主獻奸相岳金定走馬捉周連第三十回 孟銀鑾飛鐃取盔焦將軍掣鞭擒敵第三十一回 楊家府回兵釋將張狀元代父抵奸第三十二回 張太師蓋棺詐死海操江復任微行第三十三回 袁阿牛囑盜誣板周文玉憑鴉問卜第三十四回 梁司李酷訊成招趙廷章周全友誼第三十五回 遇假虎土豪聚會盜美人公子遭凶第三十六回 登萊道文桂陷獄荒山寨張氏守貞第三十七回 太平獄周觀德探父登州府楊龍貴訪朋第三十八回 王小三供像報德海操江南直升堂第三十九回 毛察院買罪酬金楊尚書請旨提案第四十回 活菩薩現身救苦難兄弟背地陳冤第四十一回 眾奸徒到案伏誅兩善士當堂超脫第四十二回 顯色相正直為神慶團圓椿萱偕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