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小紅袍傳》第九回 賜紅袍耳目官邀寵接刑篆舊令尹指奸:詩曰:紅袍載錫主心歡,耳目榮封豈易官?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小紅袍傳》第九回 賜紅袍耳目官邀寵接刑篆舊令尹指奸

海公小紅袍傳

第九回 賜紅袍耳目官邀寵接刑篆舊令尹指奸

第九回 賜紅袍耳目官邀一寵一 接刑篆舊令尹指奸

詩曰:

紅袍載錫主心歡,耳目榮封豈易官?

位比公卿崇祿爵,代天視聽任包彈。

話說孫爺在徐府,同岳母、舅舅飲酒,將降職情由細細說明。

千歲道:「妹丈,爾既降職為理刑,就該去到任便了。」

孫爺道:「舅舅呵!只為奸臣家在荊州,那萬歲乳母現在家中,我此去必定有禍患到頭。」

千歲道:「妹丈呵,我猜著了。

那海瑞必道爾是忠義之輩,故將爾降職荊州,是要你察訪豪一奴一的惡跡,鋤滅奸一黨一 勢焰,做個裡應外合之計。

況且有我在朝相幫,那怕姓張的奸臣!侍女過來,爾把我欽賜綠龍袍拿來!」侍女取過龍袍,送與千歲。

千歲又道:「你傳外邊管印官兒,把我欽賜金鑲御印送進。」

侍女領命,傳出去取了御印奉上。

千歲挪了御印,開口叫聲:「妹夫!汝將龍袍襯在衣裡,我將御印打在衣上,速往荊州去。

哪怕他怎麼權奸,就是內監與你作對時,汝只須把這與國同休的印信,並這龍袍與他一看,這班閹狗,就不敢放肆了!汝當速速上任,使他一時湊手不及,就把那他訛頭了。」

孫爺道:「領教!」忙忙取了龍袍,作別起身。

回到府中,拜見親娘。

太夫人道:「我兒,你舅舅怎說?」

孫爺道:「舅舅說海瑞知孩兒是個忠義之輩,故意使孩兒做荊州理刑,把張家惡一奴一扳倒。

他在朝自然有本接應,這叫著『裡應外合』。

叫孩兒速速上任,使他湊手不及。」

太夫人道:「既然如此,我兒速速起行。」

孫爺道:「孩兒曉得。」

即去吏部領憑。

忽報聖旨下,孫爺忙排香案,跪聽宣讀。

詔曰:降職理刑孫成,欽賜七級,紀功九次,往湖廣荊州府上任,須至要清廉正直,除強獎善。

王封聖旨一道,到荊州地方,命原任理刑陳大成開讀遵印。

欽此!

孫爺接過聖旨,送天使出門,入內拜辭母親。

太夫人道:,「做娘的同汝妻子在京,倒也安穩。

汝此去須要做個好官,不必掛念家中。」

孫爺答道:「多謝母親。」

回身入內,向夫人道:「下官奉命遠出,不能奉承膝下,專望夫人孝敬婆婆。」

夫人道:「做媳婦理之當然,相公不必掛慮。」

孫爺道:「如此,深受夫人之德矣。

沈能、李貴過來!」兩人應道:「有!」孫爺道:「你去馬號挑選二十匹好馬,家裡家丁會拳棒的,點齊十來人,明日清早,同我起身赴任。

快些端正。」

叫了幾個婦女,把行李裝備發出廳堂,著管事的家人點明。

諸事料理已畢,一宿晚景不提。

到了次日五鼓,一齊起身望荊州去了。

再講朝中海瑞道:「昨日奉降孫成為荊州理刑,又蒙聖上傳旨,催他起身。

今日探聽已經起身去了。

我這裡再把六款本章備辦停當,再去見駕。」

便將本章存在袖內,上轎出門,早來到東華門。

只見文武官員紛紛俱進朝房。

忽聞金殿上鐘鳴鼓響,天子登朝。

百官朝賀已畢,內侍傳旨道:「有事出班啟奏,無事退班。」

只見班中一位大臣,俯伏金階奏道:「臣華蓋殿大學士張居正有短表章奏上。」

內侍傳旨道:「奏來!」居正道:「一本為提調巡撫事;一本為清淨錢糧事。」

皇爺道:「二本准,著該部議奏。」

居正謝恩。

又見班中閃出一位大臣奏道:「原任操一江一 海瑞有本奏。」

內侍道:「奏來!」海瑞道:「臣非為別事,單為除奸剔佞。」

說道將本章上呈。

內侍排在龍案之上,皇爺舉目觀看,道:「海瑞愛卿,這是前日舊本,朕已看過。

還有什麼新本,再與寡人看看?」

海瑞道:「新本多得緊,只怕萬歲一時不及看了許多。

如今且把舊本准了,明日再進新本。」

皇爺道:「既然如此,准卿所奏。」

海爺道:「既准了本,即將張居正拿下。」

皇爺道;「朕為這六款上俱無憑據,怎麼就把他拿下?」

海爺道:「新科進士周元表等三十四人,他們十載寒窗,苦志攻書,進京求榮,怎反受辱?那張居正每人要他見面銀一千二百兩。

周元表無銀送他,居正上本處他極刑。

幸蒙萬歲開恩,將他免死,充軍出京。

老臣途中遇著,不忍他無罪受刑,留他在臨青候旨。

望萬歲依臣所奏,赦免書生三十四人,召還京中,各封官職,方是不負讀書之士。」

皇爺道:「依卿所奏,著該部傳旨,到臨青赦免周元表,並赦三十三人,俱召回京供職。」

海爺俯伏謝恩。

皇爺道:「海卿,爾年高衰老,朕不忍爾在朝為官辛苦。

今賜紅袍玉帶,黃金綵緞,馳驛榮歸去罷。」

海爺道,「謝萬歲天恩!但臣年紀雖老,精力還在,可以為官,不願安閒林下。」

皇爺暗想:「這老頭兒倔強得緊。

無奈是先帝恩官,朕不忍難為他。

叫他回去不肯回去,偏要在朝為官。

也罷!料來宰相、尚書、九卿、都察院科道等官,不可與他做,若做了一發厲害。

待朕偏把個無官無印的官名與他做做,他就不得彈劾了。」

便說道:「海卿,汝要在朝為官,別的官兒朕不忍勞動卿,今做了寡人耳目的官罷。」

海爺聽旨,忙叩謝道:「吾主萬歲!萬歲!萬萬歲!」滿心歡喜:「怎麼叫作耳目官?從來沒有衙門,也沒官職印信。

這雖是萬歲哄我,倒中我的意思。」

當下朝退,各官散出。

海爺回到杜家,各官俱來賀喜,祭酒杜元勳亦出來稱賀。

海爺道:「賢契,我此官無印無職,空名何喜可賀?」

祭酒道:「恩師,今朝廷封恩師為耳目官,就是朝廷的耳目了。

上可與宰相同列,下可與九卿同坐,非同兒戲。

凡天下的本章,多可以上得。」

海爺道:「賢契,汝也知此意麼?我想皇上上我海瑞的當了。

我今連夜做起本章,賢契須要幫我一幫,明日又要上新本了。」

祭酒道:「遵命!」師生二人連夜做成本章。

謄清已完,早已五鼓,進朝俯伏金階,手捧本章。

皇爺看了,說道:「海卿,爾無衙無印,怎麼又上起本來?」

海爺道:「萬歲,臣蒙萬歲封為耳目官,就是聖上的耳目了。

聖上是心性為主,臣是耳目為用,那有耳有聞不與心知、目有見不與心聞之理!」皇爺聽奏,心中懊悔道:「朕倒上了海瑞的當了。」

沒奈何,只得說道:「准卿所奏。」

海爺平身起立旁邊。

各官多有本章呈奏,皇爺一概命張居正批一發。

各官退朝。

居正捧本章對海爺道:「海老先生,聖上十分一寵一 任老夫,這本章多付老夫標看,勸爾差不多罷了。」

海爺道:「再養爾幾時體面,那裡肯罷!不必多講,請了。」

兩下分別,不提。

再講那陸元龍道:「下官陸元龍,奉欽差御祭。

恩師接了聖旨,叫我不必開讀,他要自己進京繳旨,叫我隨後慢慢而來。

故此在路耽擱,今日才得到京。

且先見恩師,再作道理。」

那陸爺也不坐轎,也不騎馬,步行來到杜家門首。

門公傳報進去,海爺叫「請進」。

陸爺道:「恩師在上,門生陸秀拜見。」

海爺道:「賢契免禮,請坐。

左右備酒。」

杜爺也出來相見,一同坐下。

飲酒之間,講些朝廷政事及奏劾張居正之事,直至更深,方始辭回。

次日陸爺見駕,海爺也有本章代他奏明。

皇爺傳旨:「陸元龍御祭旨意,及經海瑞代繳,與你無罪,著仍舊入翰林院供職。」

陸元龍叩首謝恩。

師生退出朝門,各回寓所。

且說理刑孫成到了荊州地界,吩咐船家停泊碼頭。

三聲大炮,文武官員俱來迎接。

聽事上前稟道:「啟上大老爺:荊州府所屬經歷、照磨、知縣各官,多有手本投遞、迎接。」

孫爺道:「傳話外邊官員:各回衙門理事,守衛汛地,改日請見。」

聽事走出船頭,吩咐各官散去。

隨後陳大成舊任來到,聽事忙忙報道:「啟上大老爺:原任陳爺接見。」

孫爺吩咐安排香案。

陳爺上船跪下,孫爺手捧聖旨,開讀曰:

詔曰:湖廣荊州府理刑陳大成為官清正,恩官海瑞特本保奏,今升為十三道御史之職,作速來京補授。

其理刑印信,按詔之時,即一交一 與孫成頂補。

欽哉!

陳爺謝恩已畢,即刻一交一 清印信。

陳爺道:「欽差大人,你前日忠心為國,不想今反受屈。」

孫爺道:「不敢!海老先生在萬歲駕前,竭力保奏大人。」

陳爺道:「極蒙海老先生作愛,此番上京還要求大人指教。」

孫爺道:「依弟愚見,大人進京,還該拜在海老先生門下,一定有益。

弟還求大人指教:不知張宦家中作惡怎樣,乞一指教。」

陳爺道:「那張宦勢力如天,族支弟侄恃勢欺壓官府。

還有豪一奴一數人,重利苛剝百姓,打死人命,如同兒戲;強佔百姓妻女,姦淫鄉鄰,人人害怕。

大人官員,如同走狗一般,一時不及講盡。」

孫爺道:「呀,有這等事!陳大人,聖上命汝速即進京供職,爾切不可依附張姓,辱沒了海老先生一番舉薦。」

陳爺道:「豈敢為那忘恩負義之人!大人放心。」

陳爺辭別,回府收拾進京。

孫爺見陳爺去了,就向衙役道:「這裡叫做什麼碼頭?」

衙役道:「這裡叫做西碼頭。」

孫爺怒道:「今日本廳上任,須要吉利,怎麼在西碼頭、白虎頭上上岸?應該在青龍頭上上岸才是。

難道荊州大省分,沒有東碼頭嗎?」

衙役應道:「有是有個東碼頭,向來上任的官府多在東碼頭,自七八年以來,都在西碼頭上了。」

孫爺道:「為怎麼的?」

衙役道:「只為東門內新造乳母娘娘府,是奉旨起建的。

內中張老太太居住門前,豎立下馬牌,文武各官至此須下馬。

有八名太監為守,手執御賜五爪金龍棒,十分厲害。

凡官員不下馬者,就算逆旨了,立時打死無論。

所以近日到任官員,俱由西碼頭進城。」

孫爺聽了,哈哈大笑道:「你們說那裡話!本廳不在西碼頭上岸,快將坐船移到東碼頭青龍頭上上岸。」

衙役答應「是」,即刻叫船戶將船撐到東碼頭岸。

孫爺道:「吩咐本廳這裡上岸,要放大炮三聲,進城也要放三聲,到乳娘府經過也要三聲響炮,敲鑼的要響,吆喝的要高聲,吹打的要鬧熱。

如有一件不遵,到衙重責四十大板。」

衙役聽了,舌頭伸出,不敢答應。

內中有幾個大膽的跪下稟道:「太爺吩咐,下役怎麼敢有違?但張居正府中厲害得緊,只怕使不得。」

孫爺喝道;「狗才!怎麼使不得?有我擔待!」衙役答應「是」,退出與眾人相議道:「列位,你看這個大爺,買醃魚放生——不知死活。

難道張府的厲害,他還不知道?」

眾人七張八嘴,紛紛議論。

內中有年老的書辦道:「汝們不必議論,且看乳娘府怎麼樣就是了。」

眾人道:「這話不差。」

未知孫成過了乳娘府,動靜如何,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小紅袍傳
第一回 海剛峰請旨歸田張居正負扆登殿第二回 殺親王巧傳御筆戲宮女假寐龍床第三回 造假寶大廷充貢賜宮室乳母榮歸第四回 聖天子感夢賜祭陸探花撫幾哭師第五回 海操江繳旨入京周進士賦詩脫罪第六回 張太師朝房受辱孫司禮內廷阻君第七回 金鑾殿披鱗疊諫安樂宮賜宴酬恩第八回 孫給事捨命評本徐國公抬像叩閽第九回 賜紅袍耳目官邀寵接刑篆舊令尹指奸第十回 乳娘府獻袍斥監鹽運道懼罪鳩金第十一回 張明修赴宴遇仇陳三枚奉旨搜寶第十二回 馳家信敗露機關扮相士夤緣妙計第十三回 張嗣修龍形惑相周元表搜寶探奇第十四回 兩欽差解寶遇劫嬰山盜拯溺反仇第十五回 孫娘子嬰山解難沈大王江畔捐軀第十六回 孫理刑再會欽差陳給事重圍相儲第十七回 邱佐卿重諧鳳侶陳國舅朋比為奸第十八回 孫太監私行玉璽徐千歲遣將迎差第十九回 劫奇寶空撈水月升豸憲夢入南柯第二十回 害忠良重傳假旨祝眉壽載賜紅袍第二十一回 陳三枚解寶回京海剛峰法場奪旨第二十二回 孫刑廳死裡逢生陳國舅同條共貫第二十三回 叩丹墀三奸伏罪臨海表一紙徵兵第二十四回 岣屺山對景稱奇梅花海引人入勝第二十五回 天波樓楊令婆興師北潼關高德禮失守第二十六回 林天佐請兵銷差佘太君上表除暴第二十七回 獻奇寶張太師結舌嘉智義孫娘子榮封第二十八回 乳娘府下馬牌推倒皇都城無敵將團圍第二十九回 海恩官諫主獻奸相岳金定走馬捉周連第三十回 孟銀鑾飛鐃取盔焦將軍掣鞭擒敵第三十一回 楊家府回兵釋將張狀元代父抵奸第三十二回 張太師蓋棺詐死海操江復任微行第三十三回 袁阿牛囑盜誣板周文玉憑鴉問卜第三十四回 梁司李酷訊成招趙廷章周全友誼第三十五回 遇假虎土豪聚會盜美人公子遭凶第三十六回 登萊道文桂陷獄荒山寨張氏守貞第三十七回 太平獄周觀德探父登州府楊龍貴訪朋第三十八回 王小三供像報德海操江南直升堂第三十九回 毛察院買罪酬金楊尚書請旨提案第四十回 活菩薩現身救苦難兄弟背地陳冤第四十一回 眾奸徒到案伏誅兩善士當堂超脫第四十二回 顯色相正直為神慶團圓椿萱偕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