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白話文》顧協傳:晉朝司空顧和的第七代孫。顧協年幼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梁書白話文》顧協傳

梁書白話文

顧協傳

顧協字正禮,吳郡吳縣人。

晉朝司空顧和的第七代孫。

顧協年幼時父親去世了,跟隨母親寄養在外祖家裡。

外祖父劉宋右光祿張永曾帶內孫、外孫游虎丘山,顧協當時只有幾歲,張永摸一著他的頭說:「你想玩什麼遊戲呢?」

顧協回答說:「我正想以山石為枕,以溪流漱心,效仿隱士生涯。」

張永感歎地說:「顧家將在這孩子手裡興盛。」

長大後,很好學,以一精一明能幹著稱。

外婆張家很多人聰明賢達有見識,以內弟張率特別推崇他。

初官揚州議曹從事史,兼任太學博士,舉秀才。

尚書令沈約看了他的對策後感歎地說:「自東晉以後,沒有這麼好的作品。」

遷安成王國左常侍,兼任廷尉正。

太尉臨川王聽說他的名聲後,徵召為書記官,並陪西豐侯正德讀書。

正德任巴西、梓潼郡郡守時,顧協任這個郡所轄的安都縣令,未到任時母親去世。

服喪期滿,出補西一陽一郡郡丞。

回京後任北中郎行參軍,又兼任廷尉正。

過了很久,出任廬陵郡郡丞,沒有授任時,剛好西豐侯正德任吳郡郡守,任命他為中軍參軍,領郡五官,遷輕車湘東王參軍事,兼任記室。

普通六年(525),蕭正德奉皇帝詔令北伐,引薦顧協任府錄事參軍,負責文書記載起草。

撤軍後,正趕上皇帝有詔推舉賢士,湘東王上書推薦顧協說:「臣聽說不少賢能的人出身寒微。

所謂草野鄙陋的人的言論,也有被朝廷所採納。

我府兼記室參軍吳郡人顧協,品行受到鄉鄰的稱讚,能文能武很有學問,家世清白,寬宏大量,抱負遠大,安貧樂道,內向沉靜,廉潔正直奉公,不結一黨一營私,拉宗結派,六十歲還沒有娶妻生子。

我想將他的品行告知官府,讓他能展現自己的抱負和才華,申述他的委屈和不如意,他總是苦求我不要這樣做,我也不好強迫他的意志,可稱得上東南之遺寶了。

皇上日夜辛勞,思賢若渴,又下詔求賢才,要求官吏推薦自己熟悉的才士,我的見識不如許、郭,雖然沒有瞭解發現人才的能力,但如果因此而將知道的人才不上報,又怕涉嫌隱沒賢才。

過去孔愉上書稱讚韓績的才能,庾亮推薦翟湯的德行,我雖然不能和孔愉、庾亮相提並論,但顧協同韓績、翟湯相比都是無愧的。」

立刻被召任為通直散騎侍郎,兼任中書通事舍人,歷任步兵校尉,守鴻臚卿,員外散騎常侍,並保留鴻臚卿、中書通事舍人等職。

大同八年(542)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顧協年少時清高耿直有志氣和一操一行。

起初擔任廷尉正時,冬天衣被單薄,寺卿蔡法度對人說:「我想把身上的短襖脫一下來給顧協,又怕他從此穿衣吃飯都覺得不自在。」

所以便不敢將棉衣給他。

任中書通事舍人後,職位相同的人都整修房舍,顧協在中書省任職十六年,用具、衣服、飲食都和往常一樣毫無改變。

有一位弟子開始在他手下做事,知道他為人廉潔,不敢厚賄他,只送了二千錢,顧協大怒,打了弟子二十棍,因此之後,凡在手下做事的人都不敢再送禮給他。

自從服母喪後,終身穿粗布衣,吃素食。

年輕時準備娶舅舅的女兒為妻,沒有成婚時顧協的母親便去世了,服喪期滿後不再想娶妻之事。

到六十多歲,這位姑一娘一也一直沒有嫁人,顧協便感動地娶了她。

晚年雖然生活在一起,但最終還是沒有後代。

顧協博覽群書,對文字學和動植物研究很深刻。

曾撰寫《異姓苑》五卷、《瑣語》十卷,都流傳在世。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梁書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