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郭守敬傳》原文和翻譯:郭守敬,字若思,河北邢台人。生有異操,不為嬉戲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課外文言文》《郭守敬傳》原文和翻譯

課外文言文

《郭守敬傳》原文和翻譯

原文:

郭守敬,字若思,河北邢台人。

生有異操,不為嬉戲事。

大父榮,通五經,一精一於算數、水利。

時劉秉忠、張文謙、張易、王恂同學於州西紫金山,榮使守敬從秉忠學。

中統三年,文謙薦守敬一習一 水利,巧思絕人。

世祖召見,面陳水利六事:其一,中都舊漕河,東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歲可省僱車錢六萬緡。

通州以南,於蘭榆河口徑直開引,由蒙村跳梁務至楊村還河,以避浮雞甸盤淺風浪遠轉之患。

其二,順德達泉引入城中,分為三渠,灌城東地。

其三,順德灃河東至古任城,失其故道,沒民田千三百餘頃。

此水開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種,自小王村經滹沱,合入御河,通行舟筏。

其四,磁州東北滏、漳二水合流處,引水由滏一陽一、邯鄲、洺州、永年下經雞澤,合入灃河,可灌田三千餘頃。

其五,懷、孟沁河,雖澆灌,猶有漏堰余水,東與丹河余水相合。

引東流,至武陟縣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二千餘頃。

其六,黃河自孟州西開引,少分一渠,經由新、舊孟州中間,順河古岸下,至一溫一 縣南復入大河,其間亦可灌田二千餘頃。

每奏一事,世祖歎曰:「任事者如此,人不為素餐矣。」

授提舉諸路河渠。

四年,加授銀符、副河渠使。

至元元年,從張文謙行省西夏。

先是,古渠在中興者,一名唐來,其長四百里,一名漢延,長二百五十里,它州正渠十,皆長二百里,支渠大小六十八,灌田九萬餘頃。

兵亂以來,廢壞淤淺。

守敬更立閘堰,皆復其舊。

二年,授都水少監。

守敬言:「舟自中興沿河四晝夜至東勝,可通漕運,及見查泊、兀郎海古渠甚多,宜加修理。」

又言:「金時,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盧溝一支東流,穿西山而出,是謂金口。

其水自金口以東,燕京以北,灌田若干頃,其利不可勝計。

兵興以來,典守者懼有所失,因以大石塞之。

今若按視故跡,使水得通流,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廣京畿之漕。」

又言:「當於金口西預開減水口,西南還大河,令其深廣,以防漲水突入之患。」

帝善之。

十二年,丞相伯顏南征,議立水站,命守敬行視河北、山東可通舟者,為圖奏之。

初,秉忠以《大明歷》自遼、金承用二百餘年,浸以後天,議欲修正而卒。

十三年,一江一 左既平,帝思用其言,遂以守敬與王恂率南北日官,分掌測驗推步於下,而命文謙與樞密張易為之主領裁奏於上,左丞許衡參預其事。

守敬首言:「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

今司天渾儀,宋皇祐中汴京所造,不與此處天度相符,比量南北二極,約差四度;表石年深,亦復欹側。」

守敬乃盡考其失而移置之。

既又別圖高爽地,以木為重棚,創作簡儀、高表,用相比覆。

又以為天樞附極而動,昔人嘗展管望之,未得其的,作候極儀。

極辰既位,天體斯正,作渾天象。

象雖形似,莫適所用,作玲瓏儀。

以表之矩方,測天之正圜,莫若以圜求圜,作仰儀。

古有經緯,結而不動,守敬易之,作立運儀。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守敬一之,作證理儀。

表高景虛,罔象非真,作景符。

月雖有明,察景則難,作窺幾。

曆法之驗,在於一交一 會,作日月食儀。

天有赤道,輪以當之,兩極低昂,標以指之,作星晷定時儀。

又作正方案、丸表、懸正儀、座正儀,為四方行測者所用。

又作《仰規覆矩圖》、《異方渾蓋圖》、《日出入永短圖》,與上諸儀互相參考。

十六年,改局為太史院,以恂為太史令,守敬為同知太史院事,給印章,立官府。

及奏進儀表式,守敬當帝前指陳理致,至於日晏,帝不為倦。

守敬因奏:「唐一行開元間令南宮說天下測景,書中見者凡十三處。

今疆宇比唐尤大,若不遠方測驗,日月一交一 食分數時刻不同,晝夜長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即目測驗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測景。」

帝可其奏。

遂設監候官一十四員,分道而出,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四海測驗,凡二十七所。

十七年,新歷告成,守敬與諸臣同上奏曰:

臣等竊聞帝王之事,莫重於歷。

自黃帝迎日推策,帝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舜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爰及三代,歷無定法,周、秦之間,閏余乖次。

西漢造《三統歷》,百三十年而後是非始定。

東漢造《四分歷》,七十餘年而儀式方備。

又百二十一年,劉洪造《乾象歷》,始悟月行有遲速。

又百八十年,姜岌造《三紀甲子歷》,始悟以月食沖檢日宿度所在。

又五十七年,何承天造《元嘉歷》,始悟以朔望及弦皆定大小余。

又六十五年,祖沖之造《大明歷》,始悟太一陽一有歲差之數,極星去不動處一度余。

又五十二年,張子信始悟日月一交一 道有表裡,五星有遲疾留逆。

又三十三年,劉焯造《皇極歷》,始悟日行有盈縮。

又三十五年,傅仁均造《戊寅元歷》,頗采舊儀,始用定朔。

又四十六年,李淳風造《麟德歷》,以古歷章蔀元首分度不齊,始為總法,用進朔以避晦晨月見。

又六十三年,一行造《大衍歷》,始以朔有四大三小,定九服一交一 食之異。

又九十四年,徐昂造《宣明歷》,始悟日食有氣、刻、時三差。

又二百三十六年,姚舜輔造《紀元歷》,始悟食甚泛余差數。

以上計千一百八十二年,歷經七十改,其創法者十有三家。

自是又百七十四年,聖朝專命臣等改治新歷,臣等用創造簡儀、高表,憑其測實數,所考正者凡七事:

一曰冬至。

自丙子年立冬後,依每日測到晷景,逐日取對,冬至前後日差同者為準。

得丁丑年冬至在戊戌日夜半後八刻半,又定丁丑夏至在庚子日夜半後七十刻;又定戊寅冬至在癸卯日夜半後三十三刻;己卯冬至在戊申日夜半後五十七刻半;庚辰冬至在癸丑日夜半後八十一刻半。

各減《大明歷》十八刻,遠近相符,前後應准。

二曰歲余。

自《大明歷》以來,凡測景、驗氣,得冬至時刻真數者有六,用以相距,各得其時合用歲余。

今考驗四年,相符不差,仍自宋大明壬寅年距至今日八百一十年,每歲合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二十五分,其二十五分為今歷歲余合用之數。

三曰日躔。

用至元丁丑四月癸酉望月食既,推求日躔,得冬至日躔赤道箕宿十度,黃道箕九度有奇。

仍憑每日測到太一陽一躔度,或憑星測月,或憑月測日,或徑憑星度測日,立術推算。

起自丁丑正月至己卯十二月,凡三年,共得一百三十四事,皆躔於箕,與月食相符。

四曰月離。

自丁丑以來至今,憑每日測到逐時太一陰一行度推算,變從黃道求入轉極遲、疾並平行處,前後凡十三轉,計五十一事。

內除去不真的外,有三十事,得《大明歷》入轉後天。

又因考驗一交一 食,加《大明歷》三十刻,與天道合。

五曰入一交一 。

自丁丑五月以來,憑每日測到太一陰一去極度數,比擬黃道去極度,得月道一交一 於黃道,共得八事。

仍依日食法度推求,皆有食分,得入一交一 時刻,與《大明歷》所差不多。

六曰二十八宿距度。

自漢《太初歷》以來,距度不同,互有損益。

《大明歷》則於度下余分,附以太半少,皆私意牽就,未嘗實測其數。

今新儀皆細刻周天度分,每度分三十六分,以距線代管窺,宿度余分並依實測,不以私意牽就。

七曰日出入晝夜刻。

《大明歷》日出入夜晝刻,皆據汴京為準,其刻數與大都不同。

今更以本方北極出地高下,黃道出入內外度,立術推求每日日出入晝夜刻,得夏至極長,日出寅正二刻,日入戌初二刻,晝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

冬至極短,日出辰初二刻,日入申正二刻,晝三十八刻,夜六十二刻。

永為定式。

所創法凡五事:一曰太一陽一盈縮。

用四正定氣立為升降限,依立招差求得每日行分初末極差積度,比古為密。

二曰月行遲疾。

古歷皆用二十八限,今以萬分日之八百二十分為一限,凡析為三百三十六限,依垛疊招差求得轉分進退,其遲疾度數逐時不同,蓋前所未有。

三曰黃赤道差。

舊法以一百一度相減相乘,今依算術句股弧矢方圜斜直所容,求到度率積差,差率與天道實吻合。

四曰黃赤道內外度。

據累年實測,內外極度二十三度九十分,以圜容方直矢接句股為法,求每日去極,與所測相符。

五曰白道一交一 周。

舊法黃道變推白道以斜求斜,今用立渾比量,得月與赤道正一交一 ,距春秋二正黃赤道正一交一 一十四度六十六分,擬以為法。

推逐月每一交一 二十八宿度分,於理為荊

十九年,恂卒。

時歷雖頒,然其推步之式與夫立成之數,尚皆未有定稿。

守敬於是比次篇類,整齊分杪,裁為《推步》七卷,《立成》二卷,《歷議擬稿》三卷,《轉神選擇》二卷,《上中下三歷注式》十二卷。

二十三年,繼為太史令,遂上表奏進。

又有《時候箋注》二卷,《修改源流》一卷。

其測驗書,有《儀象法式》二卷,《二至晷景考》二十卷,《五星細行考五十卷》,《古今一交一 食考》一卷,《新測二十八捨雜坐諸星入宿去極》一卷,《新測無名諸星》一卷,《月離考》一卷,並藏之官。

二十八年,有言灤河自永平挽舟逾山而上,可至開平;有言瀘溝自麻峪可至尋麻林。

朝廷遣守敬相視,灤河既不可行,瀘溝舟亦不通守敬因陳水利十有一事。

其一,大都運糧河,不用一畝泉舊原,別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經甕山泊,自西水門入城,環匯於積水潭,復東折而南,出南水門,合入舊運糧河。

每十里置一閘,比至通州,凡為閘七,距閘里許,上重置斗門,互為提閼,以過舟止水。

帝覽奏,喜曰:「當速行之。」

於是復置都水監,俾守敬領之。

帝命丞相以下皆親操畚鍤倡工,待守敬指授而後行事。

先是,通州至大都,陸運官糧,歲若干萬石,方秋霖雨,驢畜死者不可勝計,至是皆罷之。

三十年,帝還自上都,過積水潭,見舳艫敝水,大悅,名曰通惠河,賜守敬鈔萬二千五百貫,仍以舊職兼提調通惠河漕運事。

守敬又言:於澄清閘稍東,引水與北霸河接,且立閘麗正門西,令舟楫得環城往來。

志不就而罷。

三十一年,拜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

大德二年,召守敬至上都,議開鐵幡竿渠,守敬奏:「山水頻年暴下,非大為渠堰,廣五七十步不可。」

執政吝於工費,以其言為過,縮其廣三之一。

明年大雨,山水注下,渠不能容,漂沒人畜廬帳,幾犯行殿。

成宗謂宰臣曰:「郭太史神人也,惜其言不用耳。」

七年,詔內外官年及七十,並聽致仕,獨守敬不許其請。

自是翰林太史司天官不致仕,定著為令。

延祐三年卒,年八十六。

【譯文】

郭守敬,字若思,是順德路邢台人。

他的志趣從小就跟別人不同,不喜歡耍玩遊戲。

他祖父郭榮熟悉五經,精通數學與水利。

當時正好有劉秉忠、張文謙、張易與王恂等人,一起在滋州西部紫金山學習 ,郭榮就讓郭守敬去跟劉秉忠學習 。

中統三年時,張文謙向朝廷推薦郭守敬是位擅長水利工程的人才,並且思想靈巧,勝過平常人。

元世祖忽必烈命他進見時,他當面陳述了應該興辦的六項水利事業如下:第一,金代中都原有的水運河道,東面可到通州。

如果引西郊玉泉山的水流入,使舟船能通行,每年可節省僱車的運輸費六萬緡。

第二,將順德府達活泉的水引進到城裡,分為三支,可用以灌溉城東的土地。

第三,順德府的灃河,本來向東通往古任城。

現在原有河道已淤沒,水流漂淹百姓土地一千三百餘頃。

如果將它開通,這些田就可以耕種。

從小王村經滹沱河會合入御河,還可通行船舶。

第四,從磁州東北滏河與漳河會合處,引水由滏一陽一、邯鄲、洺州、永年,往下經雞澤而流入灃河,可以灌溉土地三千餘頃。

第五,懷孟路的沁河,雖然灌溉了農田,但還有穿過土堰的余水,向東與丹河的余水相會合。

如果引此水向東流送至武陟縣北,合流入御河,可以灌溉土地二千餘頃。

第六,從孟州西部開渠引黃河的水,穿過新舊孟州之間,再沿黃河的古岸邊東下到一溫一 縣南面重新進入典河。

這一段亦可灌溉良田二千餘頃。

每奏報一項,皇帝總是讚賞道:「像這樣去辦事的人,方才不是白吃飯的。」

於是派他擔任提舉諸路河渠的官職。

中統四年,升任佩銀符副河渠使。

早年,劉秉忠鑒於從遼、金兩代沿用到元初的《大明歷》,已經二百多年了。

曆法上的天象漸漸地落後於實際上的天象,曾計議修改曆法,隨即他去世了。

至元十三年時,一江一 東的南宋已攻滅,皇帝想到了劉的改歷意見。

於是就委派郭守敬與王恂,率領原有的以及來自亡宋的天文官員,進行具體的天文測量並作計算;又委派張文謙和樞密張易為主管,裁奪奏報,左丞許衡共同參與工作。

郭守敬首先指出道:「治歷的根本在於作測量,作測量的工具首先在於儀器。

現在司天台上的渾儀,是故宋皇佑年間製作於汴京開封府,跟這裡的天文度數並不相合。

測量天球上南北二極,相差約四度多。

圭表的基石,因年久亦已傾斜。」

郭守敬於是考查缺點,重新作了安頓。

接著,又另外選找高爽的地段,搭設並列的木棚,創製簡儀和高表,用以測量校比。

他又認為,天樞星在北極旁邊轉動,以前有人用窺管觀測,未能測定北極位置,於是製作了候極儀。

北極位置測定了,其餘天體的位置就能正確標定,又製作了渾天象。

渾天象形狀雖很像,但還不太適用,再製作玲瓏儀。

圭表象矩尺,是方的,要測圓形的天,不如以圓求圓,他又創製了仰儀。

古代有經緯制度,結合成固定的網格形,不能轉動,郭守敬變更一下,製作了立運儀。

太一陽一和月亮的運行,分別有黃道和九行道,他合起來作了證理儀。

高表雖然高,但所得表影端部模糊不夠真切,他製作了景符。

月雖然明亮,觀測它照射出的影子時則較困難,他作了窺幾。

檢驗曆法的正確性在於日月食觀測,又作了日月食儀。

天球上的赤道,可用圓輪置於相當的位置來表示,南北極方向的高低可用標桿指明,按此而製作了星晷定時儀。

另又作正方案、丸表、懸正儀和座正儀,都是為到外地去作測量時使用的。

此外還製作了《仰規覆矩圖》、《異方渾蓋圖》和《日出入永短圖》,可以同以上各種儀器測量互相參照使用。

至元十六年,太史局改為正式機構太史院,發給公章,設立官署。

王恂當太史令,郭守敬任副職為知太史院事。

在上呈並匯報各種儀器式樣時,郭守敬在皇帝面前解釋使用方法及其原理,一直到天晚,皇帝並不厭倦。

郭宗敬隨而奏報:「唐代一行在開元年間命南宮說到各地去測量日影,書上記載有十三處地方。

現在疆土比唐代還要廣大,如果不到遠方去作測量,怎知日月食時刻與食分的不同、晝夜長短的不同以及日月星辰在天上位置高低的不同?現今作測量的人員較少,可以先在南北若干地方立表桿,測定準確的日影長度。」

皇帝同意他的意見,設置了十四個監候官,分路到各地去。

東方去到高麗,西方直至滇池,南方超越朱崖,北方達到鐵勒,作四海測驗場的總共有二十七個地方。

至元十七年,新歷完成了。

至元二十八年,有人向朝廷上方說,灤河河道上,如從永平行船,拉牽越山而上可抵開平;另有人說,瀘溝河如經麻峪村通船,可至尋麻林。

朝廷派郭守敬去視察。

他回來匯報道,灤河不能通行,滬溝河亦不能通舟。

他就此陳報關於水利的十一項工作。

其中之一為,大都城的運糧河,可不再採用一畝泉原有的水源,另外開引北山白浮泉的水,先向西行,再折而向南,通過甕山泊,從西水門流入城內,彙集於積水潭。

然後再往東,轉向南面出南水門,使它流入原有的運糧河。

每隔十里設置一道水閘,通往通州共設水閘七道。

離閘一里餘,再加設斗門,配合作開閉以便調整河水而通船。

皇帝看了奏章,高興地說,應該趕快就辦。

就此又重新設立了都水監機構,使郭守敬為主管。

皇帝命令,開工時自丞相以下百官,都親自拿起畚插等工具,等待郭守敬安排,帶頭參加勞作。

原先,運河只到通州,通州到大都是改從陸路運送官糧的。

每年運來幾萬石正值秋天霖雨時節,拉車的驢子等牲畜不知要累死多少。

這時都可免除了。

至元三十年,皇帝從上都回朝,路過積水潭,只見船頭接連船尾,把水面都遮沒了。

他大為高興,把它起名為通惠河,賜給郭守敬錢鈔一萬二千五百貫,仍任太史令,兼任提調通惠河漕運事。

郭守敬又上言,在通惠河澄清閘稍東處,引水跟北壩河相接,在麗正門西邊設立閘門,則舟船可環繞大都城護城河通行。

這件事並沒有實現。

至元三十一年,他被任命為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

大德二年,朝廷召郭守敬到上都,商議有關開控鐵幡竿渠的工作。

郭守敬匯報道:「山洪常年暴發,渠道一定要寬廣,並加設土壩,寬度非五十步到七十步不可。」

辦事人員不願多花工資費用,認為郭守敬所說太過頭了,縮小了三分之一。

第二年大雨,山水暴發,渠不能容,浸沒了人畜及廬帳,差點危及行宮。

元成宗對負責官員說:「郭太史真是個神奇的人物!可惜沒有聽從他的話。」

大德七年,朝廷下詔書,內外官員年紀到了七十歲的,都可退休,唯獨沒有同意郭守敬的請求。

從此以後,翰林、太史、司天官員都不退休,成為一項規定。

延佑三年,郭守敬八十六歲時去世了。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課外文言文
四國為一(原文、譯文與賞析)文信侯欲攻趙(原文與譯文)宋及楚平(原文與譯文)濮陽人呂不韋(翻譯與賞析)或為六國說秦王(原文與譯文)猩猩嗜酒(原文、譯文、賞析)晉靈公不君(原文、譯文、評點)景公矜冠裳游(原文與譯文)游龍門記【原文、譯文與點評】秦攻宜陽(原文、譯文、欣賞)小偷獻技【原文與譯文】夜渡兩關記【原文、譯文】《呂氏春秋》寓言四則《虎與刺蝟》的譯文與賞析蘇代自齊獻書於燕王(原文與譯文)駒支不屈於晉(原文、譯文、鑒賞)《晏子僕御》原文及譯文趙文子冠(原文、譯文、鑒賞)裴佶姑父外廉內貪(原文及譯文)李林甫口蜜腹劍(原文及譯文)秦檜專橫跋扈(原文及譯文)治國必先富民(原文及譯文)治國猶栽樹(原文及譯文)陸贄論審察群情(原文及譯文)齊威王行賞罰(原文及譯文)治國不私故人(原文及譯文)孟子對滕文公(原文及譯文)晏子論「社鼠」(原文及譯文)唐太宗"五事"治天下(原文及譯文)用心不倦(原文及譯文)魏徵論隋煬帝(原文及譯文)創業與守成(原文及譯文)子奇治縣(原文及譯文)石柔《絕句》註釋翻譯賞析能言之鴨 譯文【陸龜蒙故事】豁然堂記(原文、譯文、點評)於令儀贈盜譯文孟嘗君聘於楚譯文鄭鄙人學蓋 譯文《醉翁談錄》節選翻譯未嘗一遇翻譯商湯見伊尹翻譯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翻譯《三戒》原文和翻譯《畫龍點睛》翻譯《陳諫議教子》翻譯《顏回好學》翻譯《呂蒙正不為物累》翻譯《吳宮遺事》翻譯《蕭穎士傲物自侮》翻譯《顧榮施炙》的全文翻譯渡者之言古文+翻譯+賞析《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不成》翻譯《範式守信》翻譯《景清借書》譯文《游白水書付過》原文和譯文宋文帝幸舊宮(註釋及譯文)山魅漆鏡(註釋及譯文)王僧虔重子侄(註釋及譯文)王僧虔誡子(註釋及譯文)陳暄嗜酒如命(註釋及譯文)陶淵明酒趣(註釋及譯文)《蘇亮傳》原文、譯文與評點《伍子胥出亡》原文與譯文楚絕齊齊舉兵伐楚(原文與譯文)謀略與雄辯寶典:戰國策精華全解析《論語》100則精讀吳太伯世家第一(原文·題解·註釋·譯文)江南逢李龜年(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春夜喜雨(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絕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江畔獨步尋花(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江雪(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尋隱者不遇(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楓橋夜泊(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漁歌子(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寒食(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滁州西澗(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塞下曲(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遊子吟(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竹枝詞(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烏衣巷(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望洞庭(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浪淘沙(題解·註釋·今譯·賞析)賦得古原草送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憶江南(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憫農(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憫農(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清明(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江南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山行(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清明(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秋夕(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樂游原(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商山早行(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元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泊船瓜洲(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梅花(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飲湖上初晴後雨(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惠崇《春江曉景》(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題西林壁(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夏日絕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示兒(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小池(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四時田園雜興(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春日(題解·註釋·今譯·賞析)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題臨安邸(題解·註釋·今譯·賞析)遊園不值(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墨梅(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石灰吟(題解·註釋·今譯·賞析)朝天子·詠喇叭(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竹石(題解·註釋·今譯·賞析)己亥雜詩(題解·註釋·今譯·賞析)羊耽妻辛氏(原文·註釋·譯文)傅永(原文·註釋·譯文)郅都(原文·註釋·譯文)李姬(原文·註釋·譯文)司空圖(原文·註釋·譯文)張淳(原文·註釋·譯文)蘇綽(原文·註釋·譯文)陳軫(原文·註釋·譯文)范滂(原文·註釋·譯文)劉凝之(原文·註釋·譯文)虞延(原文·註釋·譯文)劉贊(原文·註釋·譯文)薛奎(原文·註釋·譯文)況鍾(原文·註釋·譯文)雷州盜記(原文·註釋·譯文)蘇瓊(原文·註釋·譯文)鮑勳(原文·註釋·譯文)竇固(原文·註釋·譯文)杜詩(原文·註釋·譯文)疏廣(原文·註釋·譯文)唐震(原文·註釋·譯文)曹彰傳(原文·註釋·譯文)趙普(原文·註釋·譯文)《與孫以寧書》譯文《仲兄字文甫說》譯文崔塗《除夜有懷》原文、譯文及賞析歐陽修《原弊》原文與翻譯張喬《書邊事》原文、譯文及鑒賞朱熹《百丈山記》原文和譯文柳宗元《石澗記》原文和譯文蘇軾《游蘭溪》原文、註釋、翻譯《記游松風亭》原文與譯文《卻至》譯文《游玉華山記》譯文《小洋》譯文《恆山記》譯文《子瞻和陶淵明詩引》譯文馬戴《楚江懷古》詩詞鑒賞《張復齋傳》譯文《馬伶傳》譯文《金聖歎先生傳》譯文《郝逢傳》譯文《鄭孝子傳》譯文《陸羽傳》譯文《王猛論》譯文《謝翱傳》譯文《潘半巖小傳》譯文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原文、譯文、鑒賞《世無良貓》原文、註釋、翻譯、寓意《論民本》原文及譯文《記與歐公言》原文、譯文及賞析馬戴《灞上秋居》原文、譯文及詩詞鑒賞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翻譯、鑒賞《山坡羊·驪山懷古》原文及翻譯曹操《蒿里行》原文、註釋、翻譯及賞析李商隱《北青蘿》原文、譯文及賞析《苟有用我者》原文及翻譯李商隱《涼思》原文、譯文及鑒賞《公鼐傳》譯文徐霞客《游雁蕩山日記》全文閱讀及翻譯《錢塘江夜潮》文言文翻譯李商隱《落花》原文、翻譯及賞析獄中與諸甥侄書《逍遙游》課本未選部分原文及譯文滕王閣序》及其翻譯、欣賞和典故王維《渭城曲》原文、譯文、鑒賞袁中道《游高梁橋記》原文及翻譯袁宏道《游高梁橋記》原文及譯文李商隱《蟬》原文、譯文、鑒賞《田子為相》導讀與翻譯溫庭筠《夢江南》原文及翻譯《王顧左右而言他》原文及譯文張藉《沒蕃故人》原文、譯文、賞析李白《靜夜思》原文、譯文、註釋、鑒賞劉禹錫《蜀先主廟》原文、譯文、賞析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原文、譯文、鑒賞《雲陽館與韓紳宿別》原文、譯文、註釋及賞析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原文、譯文、賞析顧彥夫《村落嫁娶圖記》原文和譯文《義田記》原文、註釋、譯文及賞析《唐子畏墓誌銘》原文、註釋、譯文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原文、譯文及賞析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原文、譯文及賞析《河中石獸》原文註釋及翻譯《揚州郭貓兒》原文和翻譯《河中石獸》原文和譯文及點評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原文、譯文及賞析錢起《送僧歸日本》原文、韻譯、賞析錢起《送僧歸日本》原文、註釋、譯文劉長卿《新年作》原文和譯文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原文和譯文陳毅《梅嶺三章》原文及翻譯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原文和譯文1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原文和譯文菜根譚全文翻譯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詩詞鑒賞《郢人》原文和譯文劉長卿《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詩詞鑒賞劉長卿《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原文、譯文及鑒賞宋祁《玉樓春》原文及翻譯《清平樂·六盤山》原文譯文及賞析白居易《舟中讀元九詩》原文譯文及詩歌鑒賞李白《越中覽古》原文、譯文、賞析《對竹思鶴》原文譯文及賞析孟浩然《早寒有懷》原文、譯文、賞析李漁《芙蕖》原文及翻譯韓愈《答李翊書》原文和譯文《趙南星傳》譯文《皇甫真傳》譯文《治學》譯文《與韓荊州書》譯文《閻慶傳》譯文《胡質傳》譯文張大復《別水仙花說》原文及翻譯元史《張思明》翻譯(含原文)《趙儼傳》原文及翻譯《杭大宗逸事傳》譯文柳中庸《聽箏》原文及翻譯《〈黃子厚詩〉序》譯文《鄭元璹傳》譯文《顏氏家訓·治家篇》譯文《草橋》譯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