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大紅袍全傳》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海安業已將冠帶拿來伺候。海瑞整冠束帶,來見國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大紅袍全傳》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

卻說海瑞吩咐已畢,便與眾兵丁一齊來到行轅。

海安業已將冠帶拿來伺候。

海瑞整冠束帶,來見國柱。

國柱起身迎接道:「貴縣辛苦了,請坐。」

瑞告坐畢,呈上搜得劉東雄私書一束,共三十六札,都是嚴嵩及各部並本省的官員往來關係利弊的書信。

國柱看了,對海瑞說道:「此項書札,若復留之,只恐他們不安,莫如焚之,以安眾官之心,如何?」

海瑞躬身道:「大人所見甚是。」

隨令人取火至,當面焚之。

海瑞又將點封東雄之財物各項清單呈上。

國柱道:「這清單仍歸貴縣案卷就是。」

海瑞把清單收了,隨將六個一屍一首現放在大安寺上,聽候相驗過,以便收殮的話稟明,又呈繳巡按印信一顆。

國柱道:「此案事關重大,軍門亦不在主政,貴縣將人犯帶回審確,詳辦就是。」

海瑞應諾,就請提督著兵護解過縣。

海瑞揖謝,方才押著人犯進城。

到了衙門,進內用過膳,隨令升堂。

留官兵在署防護,隨即出堂升座,三班衙役,兩旁伺候。

海瑞吩咐把東雄帶上堂來。

左右帶到,東雄立而不跪。

海瑞喝道:「你乃土豪惡勢,今日被我拴來,罪該萬死。

怎麼見了本縣還不下跪?」

東雄笑道:「若論百姓見了你,或竟要跪。

只是你老爺見了你這一個鳥官,不怪你不來送接就罷了,怎麼反說是要你老爺下跪呢?這般不知好歹。

且問你,我好端端的在家中,把我簇擁到這裡,為甚麼?」

海瑞罵道:「你乃土豪惡勢,目無法紀,一交一 結內官,逼斃人命,擅囚大臣,私立水牢,罪惡滔天,萬死難償。

那關倫氏一案可即招來。」

東雄道:「你老爺犯法,何止一宗?你問時,我亦記不得許多,莫費了你的氣罷。」

海瑞道:「水牢內三個百姓是哪個哪個?從實招來!」東雄道:「莫說你是一個知縣,就是府裡,還不敢問我!」海瑞大怒喝道:「你平日恃著權勢,卻不把官府放在眼裡。

今日要你曉得我海某厲害。」

叱令左右拖下,取頭號大板子,先重打四十,然後再來問話。

此際差役們看見本官盛怒之下,亦不敢用情,即來扯著衣服,拖翻在地,把東雄重重的打了四十板,打得兩股皮開,鮮血迸流。

海瑞喝令上堂再問,東雄只是不招,還自怒目圓睜,罵不絕口,說道:「讓你怎麼的委曲於我,只恐一封書信到京,你這頂小紗帽還戴得牢否?」

海瑞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今你恃著嚴嵩,便輒欲橫行天下?本縣是不能稍貸你的!」吩咐帶去監禁,其餘家人、莊丁人等,一共四十五名,發在外羈押候聽審。

海瑞退入私衙,自思:「劉東雄這廝不肯招供,其意蓋欲遲延,待他好弄手腳。

我偏與他個不然,坐供出詳便了。」

遂連夜查檢劉東雄歷犯款跡,錄案詳報上台。

其時巡按員缺,系布政司王綺兼護。

文書詳到,王綺見了,便再三研勘,一則與劉東雄向有往來,二則知他是嚴嵩門下,卻有心回護,遂將詳文批駁:據詳稱劉東雄恃財倚勢,凌虐鄉愚,侵田佔地,強奪良人一妻 女,並敢私設水牢,卒陷多人,並將巡按、知縣擅自囚害,如果屬實,亟應嚴辦。

但查正德年間,有簡巡按來山東,未及到任,即無蹤跡。

其家人報乃瘋顛迷失,屢覓不獲。

今據該縣指稱,前簡巡按一屍一首,現在劉東雄莊內水牢撈起,現有印信可據。

查簡巡按自迷跡之日,屈指計算十有一年,豈有其一屍一尚未腐,仍捧印信耶?此固不足深信。

候委員確驗詳復到日再為核奪。

其餘各一屍一,均著一體殮埋,候查案再奪。

這批文一下,海瑞料是上司有故縱劉東雄之意,若不嚴鞫招成,將來必至反案。

遂即刻升堂,復提出劉東雄再審。

這一回極備嚴刑,五般重刑,均已用過。

劉東雄卻打熬不過,只得招認。

海瑞令人給與紙筆,喚令盡招。

劉東雄只得親筆招供,一共認了大小不法事情,總共計三十六款。

水牢共淹斃六命,簡巡按為首。

其餘威逼自盡者,連關倫氏案共逼死七人,一一盡招,已成鐵案。

海瑞即又詳上司,令人批解上去。

此際上司見了親供,也不能為他護衛,卻歎其自招之速而已。

次日,那護巡按不忍自審,乃委按察代訊過口供。

海瑞便上院面請上方劍殺劉東雄。

上司無奈,只得從其所請,遂將劉東雄寸磔於市,人人稱快。

其餘助虐之家人、莊丁,分別軍、流、徙、杖,發落完案。

劉東雄之家屬,分別問罪。

海瑞既除這劉東雄,所有平日匪類,聞風知警,各皆勉而為善。

海瑞復行出示,暴東雄之罪於市。

一日宣傳到京,嚴嵩得知東雄為海瑞所殺,心中大怒,觸起前仇,又要計陷於他。

終日伺隙尋釁,只奈一時無從入手,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那南一交一 地方,即今之一交一 趾國是也,地近粵西、貴州等省。

那國素來強悍,不遵王化,時有入寇之心。

國王姓朱名臣,乃是漢人。

只因其祖在南一交一 貿易日久,宗族蕃大,遂廣施金帛以買眾心,首先倡亂,遂得南一交一 一帶,自稱一交一 王。

太祖皇帝因其地遠難征,只得賜璽以服其心而已。

及至正德年間,其國王乃名朱光裕,便妄自尊大,自稱南一交一 大帝,便欲侵佔本朝土地。

乃暗令番將瑚元領兵五萬,來至南關。

這南關屬粵西南寧府界,那府裡只有一員都司,領兵八百把守。

此時瑚元領番兵一路奔殺前來,好不聲勢,分隊而進:頭一隊番將烏爾坤領兵五千為先鋒;二隊番將一珠領兵五千為副先鋒;三隊番將廣心領兵五千為應護使;四隊番將五十七領兵五千為合後;五隊番將陸海領兵五千為解糧官;六隊番將乜先大領兵五千為探聽使。

六隊番將,一路奔殺前來。

到了南關,一聲炮響,安下營寨。

那都司與知府聽了番兵入寇,自見兵馬稀少,慌做一一團一 ,不敢出迎,惟令兵馬緊守關隘,飛報指揮使馬湘一江一 。

聽知如此厲害,亦不敢擅動,急急申本奏聞朝廷,請旨定奪。

嚴嵩接著告急本章,喜道:「海瑞今番難逃我手也!」連夜修起本章,次早入朝具奏。

帝接奏章,展於龍案,只見寫道:太師丞相臣嚴嵩謹奏為邊烽乍起,請旨定奪事:現據粵西指揮使臣馬湘一江一 表稱,於本年二月內,有一交一 趾國王某頓萌異志,特遣番將瑚元領卒五萬,前來侵界,茲已兵抵南關。

其都司、郡守,以兵微將寡,不敢出迎,即指揮使亦不敢擅調大兵,飛章告急前來。

臣竊思太祖皇帝朝,當時天威遠播,猶以地遠難征,賜予敕璽,以慰其心。

今昇平日久,政事廢弛,若與之決勝負,誠恐一旦稍敗,有辱國家銳氣。

臣愚意以為宜撫。

陛下若遺一介素受番人仰望之臣,前往宣示聖諭,說以利害,則番將自當慰服。

但查得現有歷城知縣海瑞,本乃瓊南人。

粵東瓊州,鄰近南一交一 ,可悉番將情形。

陛下若以之前往,必有可觀。

不知有當聖意否?伏乞皇上睿鑒施行,天下幸甚!

帝覽奏,即時下了一道旨意,差兵部差官星夜繼往山東。

差官領了聖旨,飛馳前往,不日來到山東。

當下文武官員,一齊恭迎聖旨,到那萬壽宮開讀,差官高聲朗誦道:奉上諭:茲據粵西指揮使馬湘一江一 奏稱,一交一 趾國王不遵王化,遣兵入寇,已抵南關。

該指揮以兵微將寡,未敢擅動,飛奏前來。

復據丞相奏稱,非用名望素著之官,前往說以利害不可。

今查歷城縣知縣海瑞為人忠耿,乃瓊州本土,善諸番人言語。

故特奏請,表海瑞為天使行人之職。

朕如所請,今差官繼旨前來,加升海瑞為兵部郎中,並賜方物若干。

你於拜受恩命之日,即刻起程,前去講和。

有功之日,再加升賞,欽此!

欽賜海瑞各物,計開:玉如意一枝,蟒袍一襲,角帶一圍,皂靴一對,飛魚袋一對,錦緞百端,黃金十錠。

欽賜南一交一 國王方物,計開:敕書一度,銀璽一枚,蟒服一襲,平天冠一頂,皂靴一對,玉拱壁一雙,玉如意一枝,金爵杯十對,玉箸十對。

宣讀畢,海瑞謝恩,送天使於驛館安歇。

次日,具表申謝,順付天使回朝訖,海瑞即時收拾起程,文武各官相送出城。

海瑞把家眷留下,著海雄服侍夫人,自己帶領海安望著粵西地面而來。

所過地方,文武護送。

其時,嚴嵩暗中歡喜,以為瑞必被番人所殺。

正是:一心指望將人害,事到頭來陷自身。

畢竟海瑞此去可得平安否,且聽下文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第二回 張寡婦招婿酬恩第三回 喜中雀屏反悲失路第四回 圖諧鴛枕忽感居喪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第六回 海瑞正言服盜第七回 奸人際會風雲第八回 正士遭逢坎坷第九回 張老兒借財被騙第十回 家人見色生奸第十一回 張仇氏卻媒致訟第十二回 徐指揮守法嚴刑第十三回 三部堂同心會審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第十五回 張貴妃賣履訪恩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第十七回 索賄枉誅縣令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第十九回 贓國公畏賢起敬第二十回 聖天子聞奏擢遷第二十一回 海瑞竭宦囊辱相第二十二回 嚴嵩獻甥女惑君第二十三回 張志伯舉薦庸才第二十四回 海主事奏陳劣跡第二十五回 青史筆而戮首第二十六回 紅袍諷以復儲第二十七回 賢皇后重慶承恩第二十八回 奸相國青宮中計第二十九回 怒杖奸臣獲罪第三十回 恩逢太子超生第三十一回 馮太監笞杖討情第三十二回 鄧郎中囹圄救餓第三十三回 赦宥脫囚簡授縣令第三十四回 訪查赴任票捕土豪第三十五回 酬禮付謀窺惡徑第三十六回 竊書失檢受奸殃第三十七回 機露陷牢冤屍求雪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第三十九回 詐投遞入寨探情形第四十回 計燒糧逼營賜敕璽第四十一回 設毒謀私恩市刺客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藥犯滅口供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離正直第四十四回 賣兇殺害被獲依投第四十五回 催貢獻折服安南第四十六回 捏本章調巡湖廣第四十七回 巡撫台獨探虎穴第四十八回 黃堂守結連賊魁第四十九回 逃性命會司審案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第五十一回 小嚴賊行計盜孌童第五十二回 老國奸誣奏害皇叔第五十三回 禮聘西賓小嚴設計第五十四回 雞姦庠士太守逃官第五十五回 王太監私黨欺君第五十六回 海尚書奏閹面聖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第五十八回 繼盛劾奸矯詔設禍第五十九回 僕義妾貞千秋共美第六十回 臣忠士鯁萬古同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