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大紅袍全傳》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海瑞看了大章的口供,即發該司擬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大紅袍全傳》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

卻說按察司取了周大章的口供,即與布政司會同呈上公堂。

海瑞看了大章的口供,即發該司擬議。

二司不免再三會酌,方才擬了上去。

海瑞將詳文一看,只見上寫著道:湖廣佈、按二司張敬齊等為會議詳復事:職等會議周大章一案,罪情重大,共犯二十餘款,刻難緩決。

合依大盜擾害地方律,擬議凌遲碎剜處死。

其通盜之知府,實屬不肖,有玷官箴。

合依貪墨縱盜例,請旨定奪。

但該犯在該屬歷肆擾害,受害之家,平日畏其凶悍,敢怒而不敢言者,不知幾幾。

今經審明,合行恭請尚方寶劍,立將該犯押赴市曹,凌遲處死,以快人心,特彰顯戮。

其有供開伙一黨一 ,候即嚴拿務獲,按律懲辦。

職等會議,不知有當否?

伏候大人察核遵行。

須至會詳者。

左申欽命巡按湖廣部院海。

嘉靖年月日申海瑞看了詳文,即行批道:「該司會辦殊屬協允,如詳可也。」

復即令書吏立時懸牌一張,其牌示云:巡按湖廣部院海示:照得匪犯周大章業經弋獲,審明在案,合行處決。

為此牌仰按察司差役知悉,於本月初十日,即將匪犯周大章帶赴轅門,聽候本部院會同指揮部堂,督同司道當堂研訊,恭請王命處決,毋違。

特示切切。

當下將牌懸在轅門。

海瑞立即差人持帖往請指揮;這是個故套,原是不來,不過遵循著「節制」這兩個字而已。

次日,各司道早已在轅門伺候,海瑞整衣冠而出,三聲炮響,升了公座。

各司道等上堂參見畢,分東西兩旁而坐。

海瑞令將周大章帶上堂來。

按差答應一聲,即時把那周大章由東角門帶進,跪於階下。

海公道:「周大章,你今日還有悔恨否?」

大章道:「小的犯法,萬死不恨。

惟有老母、幼妹,未曾安結,尚思念耳。」

海公道:「你之母、妹,自有本院格外恩恤,你可不必記掛矣。」

隨令綁下推出。

劊子手一聲吆喝,將大章五花大綁了。

海瑞提起硃筆勾了,吩咐推出。

左右將大章簇擁而下,由西角門帶出,旋有官兵護押而行。

海瑞特請尚方寶劍,令中軍官接著,按察司二員親押犯匪大章到市曹處決。

頃刻之間,周大章已經首身俱碎,見者無不快心歡喜。

中軍官等繳令已畢,海瑞令海安將銀子十兩周恤余氏,撥送老人普濟堂,俾余氏終老,以報其相救之恩。

惟知府尚在獄中,海瑞即便修了本章,將知府以及周大章犯案情形,具折奏聞,差官馳驛進京。

差官領了奏章,即便飛馳而去,自不必說。

海瑞既清了周大章及一黨一 羽匪犯一切,遂起馬巡按他郡。

一路訪察而來,所過地方,俱不許有司供給。

每到一處,必告示先行,貼於要緊之地。

其告示十分嚴肅,略云:欽差巡按湖廣部院海,為關防詐偽,以肅功令事:照得本院恭膺簡命,巡按此邦。

先宜關防慎密,毋使有借端之弊。

本院雖非起家詞翰,然以一榜出身,仰蒙恩眷,由司鐸而轉縣尹,歷任部曹。

後承殊遇,俾任封疆。

受恩深重,圖報維艱。

本院惟有矢公矢慎,飲冰茹櫱,以報我國恩。

所有文案,一切皆出親裁,並無假手他人。

其餘一切一交一 游,早已屏絕;山人、墨客、醫卜、星相,素無往來。

倘有不肖匪徒冒充本院知一交一 ,謂關節可通,面情可許,希圖誆騙,亦未可定。

為此示諭合屬諸色人等知悉:如有前項匪類,假稱本院知一交一 ,從中舞弊,許你等立時扭獲,一交一 地方官有司詳解行轅,以憑重究。

各宜懍遵毋違,特示。

卻說這告示先行,海瑞隨後繼至,所以經過地方秋毫無犯。

那些百姓聞得海瑞來到,即便沿途迎接,簞食壺漿,以迎其駕。

有屈抑者,即到馬前呈訴,海瑞即為申理。

歡聲載道,百姓忭舞。

一日來到府屬,海瑞想起武當山十分靈應,只是要到山上進香者必須齋戒沐浴;果然問心無愧者,方能上得山上。

否則那當殿的王靈官,就是一鞭打落山下,所以到那裡進頭炷香者甚少。

當下海瑞來到山下紮住。

是夕齋戒沐浴。

次日五更,即便起來換了新衣,連茶也不吃一口,即便拈香步行前進。

海安打著火把引路,那山果真險峻,海瑞掙扎了精神,許久方才到得山上,遠遠聽得鐘鼓之一聲 。

及至山門,就有道士出來迎接。

海瑞來到殿前,抬頭一看,見那王靈官神像,手執金鞭,立於當門,恰如生的一般。

海瑞再行盥手炷香,只見那爐已有了頭炷香在此。

海瑞自思:「上山只有一條路上的。

我五更來此,並無一人同行,怎麼已有頭炷香燒好在此爐中?想必我心不誠所至。」

遂上了二炷香,拜祝道:「弟子海瑞,蒙天眷佑,當今天子殊恩,伏乞神明鑒察。

一願皇圖永固,帝道遐昌;二願湖廣合省黎民,皆知孝友仁慈,共為良善;三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祝畢再拜而退。

道士進茶,海瑞問道:「今早可有人來上香否?」

道士答道:「就是大人一人來此。」

海瑞道:「既沒有人來參拜,怎麼頭炷香已有人燒了?莫非是你們上的麼?」

道士答道:「小道們上香點燭,是在殿外的。

這炷香的爐,乃是等那誠心的信士來上的。」

海瑞道:「這又奇了,又沒有人來燒,又不是你們燒的,怎麼卻有香在爐上?」

道土答道:「大人有所不知。

這裡神道最靈,若來上頭香的信士,身心稍有些不清靜,就不能上得頭香。

那怕三更到來,也有香在爐上。」

海瑞道:「原來如此,想必是我身心上不得乾淨,明日再來罷。」

說罷起身下山而去。

一路思想:「我平生卻沒有一些不清不白的事,若說身子上不乾淨,昨夜沐浴,又未茹葷,怎麼神聖卻不鑒我誠心?」

忽又轉念道:「是了。

只因我未曾齋戒三日,又未得盡其苦心,是以如此。」

回到店中,即向海安說道:「我今要齋戒三日,然後前往燒香拜神。

你等亦宜齋戒沐浴,方隨我去。」

海安應允。

是日為始,致齋三日。

到了第四日,海瑞從四更將盡,即便起來梳洗更衣,仍令海安引路。

一路上黑暗如漆,四面松聲,幽鳴斷澗,猿啼鶴唳,甚不可聞。

海瑞只顧前行,卻不理會。

惟海安一人不免心驚膽戰。

來到廟前,只見雙扉還閉,側耳細聽,遠聞五鼓。

海瑞喜道:「我今定燒得頭炷香矣。」

遂令海安叩門。

道士此際尚未起來,聽得外邊有人叫門,即便起來看一看,神前燈火尚明,那香爐內已有頭炷香在內。

海瑞即喚開門,那道士連忙開門。

海瑞恭恭敬敬的走到殿上,又看已有頭炷香上在爐內。

海公即喚道士問道:「日前我是不曾齋戒,所以不得上的頭香。

下官自從下山,即時沐浴齋戒,不特葷酒不茹,連一杯清茶也未曾吃。

成夜無眠,候至四更五點,即便起程而來。

來到寶山,山門尚閉,怎麼卻又有頭炷香在爐內?」

道士說道:「大人只要一些不犯,才上得了頭炷香呢!若是不信,請大人即就今夜在此歇宿,看明日如何?」

海公說道:「也罷,我且在此過宿一宵。」

如是喚了海安,到寓所取了鋪蓋,以及自備的素菜淡飯,來到廟裡。

道士見了不勝驚愕道:「怎麼大人一口飯,一口茶,也不肯賞臉,遠遠的還要累大叔搬來?」

海安說道:「不是這般說。

我家老爺,平生是一個清廉耿介之官,自做官以來,從不曾吃過百姓一杯茶酒。

不特今日身為巡按,即是當日出身縣令,也是這般舉動,一切可不用道長費心。」

道士見他說得懇切,也不勉強,只得由他主僕自便去了。

當時海公吃過了飯,復令海安取了熱水,重新洗澡一番,夜宿於道房。

到了三更,即便起來洗臉梳發。

海安即將香湯送上。

海公再三盥浴,復又換了衣服,即到大殿而來。

道士們已是成夜守著的,及至海瑞上殿之時,仍是寂然的。

海公私自道:「此時才一交一 三更,諒這一炷香煙,定是我上得的了!」欣然趨上殿廷,不覺吃了一驚,細看爐中,亦是一炷香煙繚繞。

海瑞此時,實無可如何,連自己的香也不燒,便來方丈坐下,道士侍立於側。

海瑞歎道:「我自筮仕以來,曾未嘗虐民貪賄,怎麼欲進一頭香而不可得,這是何故?」

道士對曰:「大人前者在寓安歇,貧道竊意稍有不潔,致不竭誠。

今晚卻宿在貧道山中,自然清淨,只是不能燒得頭香,貧道竊亦不解其故?」

海公道:「道院之中,難道亦未潔淨的麼?」

道士道:「道院固屬潔淨。

大人今日宿院潔淨,何以未得頭香,實所不解。」

旁有一行者道:「師勿疑矣!我觀大人自從來此,無不誠心。

一連三日而不能上頭香者,我以為大人所穿之靴乃是皮的。

本山最禁殺牛,豈非因此耶?」

海瑞道:「我靴固是牛皮所造,但那大殿之鼓,又豈非牛皮所造耶?」

說聲未了,忽聞殿上一聲響亮,恰如天崩地裂一般,把從人嚇得一跳。

大眾正在驚疑之際,忽行者來說道:「大殿上牛皮鼓,忽然無故自破,其鼓上之皮,紛紛都撒於山門之外。」

海瑞聽了,不覺吃了一驚,歎道:「神靈不爽,今信然也。」

正是:一誠能感格,神豈不聽人。

畢竟海瑞後來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第二回 張寡婦招婿酬恩第三回 喜中雀屏反悲失路第四回 圖諧鴛枕忽感居喪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第六回 海瑞正言服盜第七回 奸人際會風雲第八回 正士遭逢坎坷第九回 張老兒借財被騙第十回 家人見色生奸第十一回 張仇氏卻媒致訟第十二回 徐指揮守法嚴刑第十三回 三部堂同心會審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第十五回 張貴妃賣履訪恩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第十七回 索賄枉誅縣令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第十九回 贓國公畏賢起敬第二十回 聖天子聞奏擢遷第二十一回 海瑞竭宦囊辱相第二十二回 嚴嵩獻甥女惑君第二十三回 張志伯舉薦庸才第二十四回 海主事奏陳劣跡第二十五回 青史筆而戮首第二十六回 紅袍諷以復儲第二十七回 賢皇后重慶承恩第二十八回 奸相國青宮中計第二十九回 怒杖奸臣獲罪第三十回 恩逢太子超生第三十一回 馮太監笞杖討情第三十二回 鄧郎中囹圄救餓第三十三回 赦宥脫囚簡授縣令第三十四回 訪查赴任票捕土豪第三十五回 酬禮付謀窺惡徑第三十六回 竊書失檢受奸殃第三十七回 機露陷牢冤屍求雪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第三十九回 詐投遞入寨探情形第四十回 計燒糧逼營賜敕璽第四十一回 設毒謀私恩市刺客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藥犯滅口供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離正直第四十四回 賣兇殺害被獲依投第四十五回 催貢獻折服安南第四十六回 捏本章調巡湖廣第四十七回 巡撫台獨探虎穴第四十八回 黃堂守結連賊魁第四十九回 逃性命會司審案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第五十一回 小嚴賊行計盜孌童第五十二回 老國奸誣奏害皇叔第五十三回 禮聘西賓小嚴設計第五十四回 雞姦庠士太守逃官第五十五回 王太監私黨欺君第五十六回 海尚書奏閹面聖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第五十八回 繼盛劾奸矯詔設禍第五十九回 僕義妾貞千秋共美第六十回 臣忠士鯁萬古同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