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公大紅袍全傳》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再說那正德皇帝自接位以來,天下承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海公大紅袍全傳》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

卻說海瑞喪母,幸賴張氏維持家事,海瑞守制在家,奮志經史,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那正德皇帝自接位以來,天下承平。

帝性好色,耽於安逸,選民間女子萬人,以充宮掖。

只是無子,不以為憂。

其時帝正在昏迷之際,雖有三五大臣亟諫,勸其早建儲嗣,帝只不聽。

未幾,帝有疾,皇后大恐,每對帝言及國儲之事。

帝曰:「方今諸王正盛,虎視眈眈於寶位。

朕若揀近派之子建儲,恐啟諸王之釁,故未有定議。

今朕病矣,儲嗣故宜早建。

微卿言,朕竟忘之矣!」於是,宣文華殿大學士朱琛進宮密議。

這朱琛亦是宗室親臣,原是太祖嫡派,為人忠直耿介,故帝甚信之。

今宣進龍榻之前,屏退內侍,問道:「寡人心有隱憂,卿能知否?」

朱琛俯伏奏道:「陛下之隱憂,臣竊料之。」

帝曰:「卿事朕最久,必知朕意,卿試言之。」

朱琛道:「臣竊料陛下以皇嗣為慮,不知有當聖意否?」

帝道:「真知朕心者也!」敕令平身,近榻問話。

朱琛謝了聖恩,立於龍榻之側。

帝曰:「朕登九五以來,曾未見後宮誕育。

今年老病沉重,誠念皇業之艱難,欲建儲嗣以承大統,不知宗室中誰最賢德,可堪入嗣朕躬,試舉為朕言之。」

朱琛道:「陛下欲立近派,則在諸王之中立其最長者。

若欲立賢能仁睿者,則訪察外藩,若有此等賢能,宣入朝來,陛下面訓,以承大統,則天下幸甚矣。」

帝曰:「朕見諸王之中子弟輩,各皆安逸慣一習一 ,不知治道。

若以之主,則天下生靈不勝其苦矣。

且諸王之中,每懷虎視之心,若立一人,餘者則各相謀為不軌,立起爭端,不特不能安天下,承社稷,適足以滋外患而傾宗廟矣。

故欲訪察外藩而入繼。

卿歷事年久,訪探必悉,倘有賢能堪紹大統,為朕言之。」

朱琛道:「臣昔奉命豫章時,曾見信陽王之裔孫朱某某,賢能廉介,禮賢下士。

今現為吉州別駕,所在大著仁聲,百姓倚之如父母。

陛下誠能召入,以紹大統,則天下幸甚矣。」

帝便問別駕朱某某為誰。

朱琛奏道:「文皇帝朝見有五服親王,俱蒙分封藩鎮,維屏國家。

信陽王乃文皇帝之從弟,分封於廣信。

今朱某某乃信陽王之七世孫也。

信陽王傳失爵,故朱某某以蔭生授吉州別駕。

昔臣在豫章,常與朱某某計及大事,無一不知,所言事多奇中。

性且廉儉,不事奢侈,好一交一 結名流,是以知其能統天下者。

不知陛下聖意如何?」

帝曰:「如卿所言,足當入嗣大統,即可召之入朝。」

便欲發詔往宣。

朱琛奏曰:「陛下要召朱某某,若以詔召之,是速其禍。」

帝問:「何故?」

琛曰:「今諸王日恆眈眈於寶位,恨不得陛下立時賓天,好爭大寶。

今恩詔一出,滿朝無不知之。

倘有妒忌者,或遣亡命邀殺於路,此際如何是好?是欲貴之,反陷之也!有失陛下大事。

此決不宜發詔迎入明矣。」

帝聽了沉吟半晌,乃道:「卿言不錯,然則如何萬全?為朕言之。」

琛曰:「以臣愚見,不若以反問之計行之,可保無虞。」

帝問:「何計?」

琛曰:「陛下令發緹騎,將他鎖拿回京。

眾人不解何故,皆恐波及。

再著一人與他隨行,如此則可保其來京矣。

伏望陛下睿裁。」

帝點頭稱善,計議已定,朱琛謝恩。

次日,帝傳旨,著廷尉發緹騎三十名,兵部差官持火票一紙,立即到一江一 西鎖拿吉州別駕朱某某到京問話。

親封紫金鎖鏈九條,然後一併前往。

原來皇家分藩的,向有規矩:凡是皇上宗室親派,不問所犯何事,理應拿問者,皆從大內發出紫金鎖鏈,然後緹騎方敢拿人。

此際兵部差官奉了金鎖,領著緹騎,一路望著一江一 南大路而來,暫且不表。

再說那吉州別駕朱某某,初生時紅光滿室,異香經數日不散。

及長,又生得面如冠玉,唇若塗朱,龍眉鳳目,兩耳垂肩,兩手過膝,真乃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自幼便有大志,為人至孝,以父蔭得今職。

朱某某自為吏治民,民愛之如父母,在這吉州一十六載,雖三尺之童,無不喜他。

當下正在公堂議事,忽報朝廷緹騎差至。

朱某某聽得,不知何故,不覺失色,只得出迎。

那差官到了堂上,口宣皇帝聖諭,朱某某急忙俯伏在地。

差官高聲道:「欽奉聖旨,鎖拿罪官朱某某進京問話,不得稽延!」說畢,就有緹騎將朱某某衣冠剝下,取出紫金鏈,將朱某某鎖了,不容分說,竟自蜂擁出了署門而去,望著大路進發。

將印信一交一 於該撫,令人委署。

此際朱某某魂不附體,又不知所犯何事,只是暗中自忖,滿腹驚疑。

然既鎖拿,只得由他們所為,遂一路上望著一江一 南進發。

那些差官緹騎知道他本是宗室,是以格外徇情。

自在公衙上了鎖之後,一路都是擁護而行,並不把那囚車與他坐,這個是官官相護留情之處。

所過地方,守土之員亦來迎送,皆因各人知他為人好處,是以有此。

朱某某幸賴他們留情,在路上倒不覺十分淒楚,暫且按下。

卻說一江一 西廣信府分宜縣,有一人姓嚴名嵩,家住城內,年紀三十餘歲,父母雙亡,家資有限。

這嚴嵩又喜一交一 游,揮金如土,不幾載就弄得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流落江湖,無可資生,乃以測宇相面為生,夕日在一江一 西一帶地方混過日子。

此人胸中略有才學,且口才舌辯大有過人者,所以在江湖上,很可以混得過去。

這日,恰好嚴嵩正出門做生計,將布篷撐起,擺在路上打尖鬧熱之處,好去趁錢。

誰知這日就是兵部的差官,領著緹騎押解朱某某起身。

時已將午,一行人到了打尖之處,各皆下馬落店,用點心飲酒止饑解渴。

嚴嵩正坐在篷子內,一眼看見了朱某某,不覺悚然起敬,自思:「此是一個大貴人的相格,何以如此?」

遂隨入店內來。

只見朱某某紅光滿面,紫氣衝霄,暗思此人不是等閒富貴,乃是九五貴格。

觀此氣色,早晚就是一個帝王的,如何反在縲紲之中?甚屬不解。

心中此時自恨無由可入,況是個犯官,不敢上前說話。

乃在桌子對面坐下,喚人取酒過來,飲下三杯,乃佯作醉狀,朗聲笑道:「人人說我是個神仙,怎麼並無一人知我,前來問問休咎?」

朱某某聽了,忽然觸動隱情,便對桌問道:「先生會陰陽麼?」

嚴嵩道:「相面第一,命理卦理,瞭如指掌。」

朱某某道:「在下正有一件心事,待問休咎,先生肯見教否?」

嚴篙笑道:「不用尊駕開口,便知心事。」

朱某某道:「你試說來,如果靈應,厚謝先生。」

嚴嵩道:「亦不用說出,只我寫在紙上,務要合著你的心事才算呢!」眾人聽了,都要試他的靈驗,齊聲合口道:「好,好,好!如果靈驗,我們大家都要問問休咎。」

嵩道:「沒有紙筆,如何寫得?」

其時店小二在旁說道:「有,有。」

遂三腳兩步,把紙筆取了來。

嚴嵩取紙在手,蘸飽了筆,寫了幾句:君忽憂中我更樂,縲紲雖加非罪過。

十年民牧歡太平,一日衝霄歸鳳閣。

憂憂憂,樂樂樂,一判今人我不覺,此會祥雲龍見角。

寫畢,又在旁寫了幾行小字,其略云:「若問休咎,今日卻見紫氣沖天,面有紅光,逢凶化吉。

雖有驚恐,日後大安。」

遞與朱某某手上。

朱某某接了來看,不禁大笑道:「是了,是了。」

於是眾人也要爭看,朱某某將紙遞了出來。

眾人看了,幫道:「靈驗。」

內中差官,看他靈驗,也向嚴嵩求問前程。

嵩向他面上看了幾下,說道:「好好好,得官早!」乃執筆寫了幾句道:羨君高耳有浮輪,即日當朝一品臣。

刻下身曾與日並,今宵也要伴龍孫!

寫畢,遞與差官看了,不覺驚得呆了。

自思此人如此靈驗,莫非是個神仙前來點化我們不成?遂與朱某某來到樓上,攜了嚴嵩,細細問他休咎。

嵩道:「相貌乃是一定之格,不能強說得的。

若要知其人如何心事,則以理機窺之,無不吻合。」

朱某某道:「先生,你可知我是個什麼人?」

嵩道:「只要尊駕寫上一個字來,我便知道。」

朱某某便隨口說了一個「問」字。

嵩想了一想,說道:「再請尊駕親手寫一個字來,合測便知。」

時朱某某手拿鞭竿,即向地上一畫。

嵩連忙跪下說:「小相士有目無珠,伏望萬歲恕罪!」朱某某急止之曰:「我乃犯官,如今被拿進京的,怎麼說我是萬歲?這就是不驗了。」

嵩道:「你說不驗,待我解與你聽:頃言『問』字者,以手按著左邊,是這個君,又以手按著右邊,仍是個君字。

左看是君,右看還是君。

土上加一,就是一個王字。

豈不是君王麼?是以知之。」

朱某某大笑道:「先生錯解矣!」遂問道:「今我被拘至此,此去京城可能生還否?」

嵩將一紙寫了篇言語,遞與那朱某某觀看。

朱某某接來展開細讀一遍,不覺滿面喜色。

那差官不知其故,便接過手來仔細看去,見了不覺吐舌。

正是:因此幾句話,歡喜上眉尖。

畢竟這嚴嵩寫的是什麼言語,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海公大紅袍全傳
第一回 海夫人和丸畫荻第二回 張寡婦招婿酬恩第三回 喜中雀屏反悲失路第四回 圖諧鴛枕忽感居喪第五回 嚴嵩相術媚君第六回 海瑞正言服盜第七回 奸人際會風雲第八回 正士遭逢坎坷第九回 張老兒借財被騙第十回 家人見色生奸第十一回 張仇氏卻媒致訟第十二回 徐指揮守法嚴刑第十三回 三部堂同心會審第十四回 大總裁私意污文第十五回 張貴妃賣履訪恩第十六回 海剛峰窮途受敕第十七回 索賄枉誅縣令第十八回 抗權辱打旗牌第十九回 贓國公畏賢起敬第二十回 聖天子聞奏擢遷第二十一回 海瑞竭宦囊辱相第二十二回 嚴嵩獻甥女惑君第二十三回 張志伯舉薦庸才第二十四回 海主事奏陳劣跡第二十五回 青史筆而戮首第二十六回 紅袍諷以復儲第二十七回 賢皇后重慶承恩第二十八回 奸相國青宮中計第二十九回 怒杖奸臣獲罪第三十回 恩逢太子超生第三十一回 馮太監笞杖討情第三十二回 鄧郎中囹圄救餓第三十三回 赦宥脫囚簡授縣令第三十四回 訪查赴任票捕土豪第三十五回 酬禮付謀窺惡徑第三十六回 竊書失檢受奸殃第三十七回 機露陷牢冤屍求雪第三十八回 案成斬暴奉旨和番第三十九回 詐投遞入寨探情形第四十回 計燒糧逼營賜敕璽第四十一回 設毒謀私恩市刺客第四十二回 施辣手藥犯滅口供第四十三回 畏露奸邪奏離正直第四十四回 賣兇殺害被獲依投第四十五回 催貢獻折服安南第四十六回 捏本章調巡湖廣第四十七回 巡撫台獨探虎穴第四十八回 黃堂守結連賊魁第四十九回 逃性命會司審案第五十回 登武當誠意燒頭香第五十一回 小嚴賊行計盜孌童第五十二回 老國奸誣奏害皇叔第五十三回 禮聘西賓小嚴設計第五十四回 雞姦庠士太守逃官第五十五回 王太監私黨欺君第五十六回 海尚書奏閹面聖第五十七回 剛峰搜宦調任去釘第五十八回 繼盛劾奸矯詔設禍第五十九回 僕義妾貞千秋共美第六十回 臣忠士鯁萬古同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