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第六回姥宮中逸雲說法 觀音庵裡環翠:少頃老姑子也來磕頭,慧生連忙摻起說:「這算怎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殘遊記》第六回姥宮中逸雲說法 觀音庵裡環翠

老殘遊記

第六回姥宮中逸雲說法 觀音庵裡環翠

話說靚雲聽說宋公已有懼憊,知道目下可望無事,當向慧生夫婦請安道謝。

少頃老姑子也來磕頭,慧生連忙摻起說:「這算怎樣呢,值得行禮嗎?可不敢當!」於老姑子又要替德夫人行禮,早被慧生抓住了,大家說些客氣話完事,逸雲卻也來說:「請吃飯了。」

眾人回至靚雲房中,仍舊昨日坐法坐定。

只是青雲不來,換了靚雲,今日是靚雲執壺,勸大家多吃一杯。

德夫人亦讓二雲吃菜飲酒,於是行令猜枚,甚是熱鬧。

瞬息吃完,席面撤去。

德夫人說:「天時尚早,稍坐一刻,下山如何?」

靚雲說:「您五點鐘走到店,也黑不了天,我看您今兒不走,明天早上去好不好?」

德夫人說:「人多,不好打攪的。」

逸雲說:「有的是屋子,比山頂元寶店總要好點。

我們哥兒倆屋子讓您四位睡,還不夠嗎?我們倆同師父睡去。」

德夫人說:「你們走了,我們圖什麼呢?」

逸雲說:「那我們就在這裡伺候也行。」

德夫人戲說道:「我們兩口子睡一間屋。」

指環翠說:「他們兩口子睡一間屋。」

問逸云:「你睡在那裡呢?」

逸雲說:「我睡在您心坎上。」

德夫人笑道:「這個無賴,你從昨兒就睡在我心上,幾時離開了嗎?」

大家一齊微笑。

德夫人又問:「你幾時剃辮子呢?」

逸雲搖頭道:「我今生不剃辮子了。」

德夫人說:「不是這廟裡規定三十歲就得剃辮子嗎?」

答道:「也不一定,倘若嫁人走的呢,就不剃辮子了。」

問;「你打算嫁人嗎?」

答:「不是這個意思,我這些年替廟裡掙的功德錢雖不算多,也夠贖身的分際了,無論何時都可以走。

我目下為的是自己從小以來,凡有在我身上花過錢的人,我都替他們念幾卷消災延壽經,稍盡我點報德的意思,念完了我就走,大約總在明年春夏天罷。

德夫人說:「你走,可以到我們揚州去住幾天,好不好呢?」

逸雲說:「很好,我大約出門先到普陀山進香,必走過揚州,您開下地名來,我去瞧您去。」

老殘說:「我來寫,您給管筆給張紙我。」

靚雲忙到抽屜裡取出紙筆遞與老殘,老殘就開了兩個地名遞與逸雲說:「您也惦記著看看我去呀!」逸雲說:「那個自然。」

又談了半天話,轎夫來問過數次,四人便告辭而去。

送了打攪費二十兩銀子,老姑子再三不肯收,說之至再,始強勉收去。

老姑子同逸雲、靚雲送出廟門而歸。

這裡四人回到店裡,天尚未黑,德夫人把山頂與逸雲說的話一一告訴了慧生與老殘,二人都讚歎逸雲得未曾有。

慧生問夫人道:「可是呢,你在山頂上說愛極了他,你想把他怎樣,後來沒有說下去。

到底你想把他怎樣?」

德夫人說:「我想把他替你收房。」

慧生說:「感謝之至,可行不行呢?」

夫人道:「別想吃天鵝肉了,大約世界上沒有能中他的意了。」

慧生道:「這個見解倒也是不錯的,這人做妾未免太褻瀆了,可是我卻不想娶這麼一個妾,到真想結一交一 這麼一個好朋友。」

老殘說:「誰不是這麼想呢?」

環翠說:「可惜前幾年我見不著這個人,若是見著,我一定跟他做徒弟去。」

老殘說:「你這話真正糊塗,前幾年見著他,他正在那裡熱任三爺呢,有啥好處?況且你家道未壞,你家父母把你當珍寶一樣的看待,也斷不放你出家,到是此刻卻正是個機會,逸雲的道也成了,你的辛苦也吃夠了,你真要願意,我就送你上山去。」

環翠因提起他家舊事,未免傷心,不覺淚如雨下,掩面啜泣。

聽老殘說道送他上山,此時卻答不出話來,只是搖頭。

德夫人道:「他此時既已得了你這麼個主兒,也就離不開了。」

正在說話,只見慧生的家人連貴進來回語,立在門口不敢做聲。

慧生問:「你來有什麼事?」

連貴稟道:「昨兒王媽回來就不舒服的很,發了一夜 的大寒熱,今兒一天沒有吃一點什麼,只是要茶飲;老爺車上的轅騾也病倒了,明日清早開車恐趕不上。

請老爺示下,還是歇半天,還是怎麼樣?」

慧生說:「自然歇一天再看,騾子叫他們趕緊想法子。

王媽的病請鐵老爺瞧瞧,抓劑藥吃吃。」

正要央求老殘,老殘說:「我此刻就去看。」

站起身來就走。

少頃回來對慧生說:「不過冒點風寒,一發散就好了。」

此時店家已送上飯來,卻是兩分,一分是本店的,一分是宋瓊送來的。

大家吃過了晚飯,不過八點多鐘,仍舊坐下談心。

德夫人說:「早知明日走不成功,不如今日住在斗姥宮了,還可同逸雲再談一晚上。」

慧生說:「這又何難,明日再去花上幾個轎錢,有限的很。」

老殘道:「我看逸雲那人灑脫的很,不如明天竟請他來,一定做得到的。

我正有話同他商量呢。」

慧生說:「也好,今晚寫封信,我們兩人聯名請他來,今晚一交一 與店家,明日一早送去。」

老殘說:「甚好,此信你寫我寫?」

慧生說:「我的紙筆便當,就是我寫罷。」

當時寫好一交一 與店家收了,明日一早送去。

老殘遂對環翠道:「你剛才搖頭,沒有說話,是什麼意思?我對你說罷:我不是勒令要你出家,因為你說早幾年見他,一定跟他做徒弟,我所以說早年是萬不行的,惟有此刻倒是機會,也不過是據理而論,其實也是做不到的事情。

何以呢,其餘都無難處,第一條:現在再要你去陪客,恐怕你也做不到了;若說逸雲這種人真是機會難遇,萬不可失的,其如廟規不好何?」

環翠說:「我想這一層倒容易辦,他們凡剃過頭的就不陪客,倘若去時先剃頭後去,他就沒有法子了。

只是有兩條萬過不去的關頭:第一,承你從火水中搭救我出來,一天恩德未報,我萬不能出家,於心不安;第二,我還有個小兄弟帶著,一交一 與誰呢?所以我想只有一個法子,明天等他來,無論怎樣,我替他磕個頭,認他做師父,請他來生來度我,或者我伺候你老人家百年之後,我去投奔他。」

老殘道:「這倒不然,你說要報恩,你跟我一世,無非吃一世用上一世,那會報得了我的恩呢?倘若修行成道,那時我有三災八難,你在天上看見了,必定飛忙來搭救我,那才是真報恩呢。

或者竟來度我成佛作祖,亦未可知。

至於你那兄弟更容易了,找個鄉下善和老兒,我分百把銀子替他置個二三十畝地,就叫善和老兒替他管理撫養成|人,萬一你父親未死,還有個會面的日期。

只是你年輕的人,守得住守不住,我不能知道,是一難:逸雲肯收留你不肯收留你,是第二難。

且等明日逸雲到來,再作商議。」

德夫人道:「鐵叔叔說的十分有理,且等逸雲到來再議罷。」

大家又說了些閒話,各自歸寢。

次日八點鐘,諸人起來,盥漱方畢,那逸雲業已來到。

四人見了異常歡喜,先各自談了些閒話,便說到環翠身上。

把昨晚議論商酌的話,一一告知逸雲。

逸雲又把環翠仔細一看,說:「此刻我也不必說客氣話了,鐵姨奶奶也是個有根器的人,你們所慮的幾層意思,我看都不難,只有一件難處,我卻不敢應承。

我先逐條說去:第一條,我們廟裡規矩不好,是無妨礙的;你也不必先剪頭髮,明道不明道,關不到頭髮的事。

我們這後山,有個觀音庵,也是姑子廟。

裡頭只有兩個姑子,老姑子叫慧淨,有七十多歲,小泵子叫清修,也有四十多歲了。

這兩個姑子皆是正派不過的人,與我都極投契;不過只是尋常吃齋念佛而已,那佛菩薩的一精一義,他卻不甚清楚。

在觀音庵裡住,是萬分妥當的。

第二條,他的小兄弟的話呢,也不為難:我這做來峰腳下有個田老兒,今年六十多歲了,沒有兒子。

十年前他老媽媽勸他納個妾,他說:『沒有兒子將來隨便抱一個就是了。

若是納了妾,我們這家人家,今兒吵,明兒鬧,可就過不成安穩日子了。

你留著俺們兩個老年人多活幾年罷!況且這納妾是做官的人們做的事,豈是我們鄉農好做得嗎?』因此他家過得十分安靜,從去年常托我替他找個小孩子。

他很信服我,非我許可的他總不要,所以到今兒還沒選著。

他家有二三百畝地的家業,不用貼他錢,他也是喜歡的,只是要姓他的姓。

不怕等二老歸天後再還宗,或是兼祧兩姓俱可。」

環翠說道:「我家本也姓田。」

逸雲道:「這可就真巧了。

第三層,鐵老爺,你怕你姨太太年輕守不住,這也多慮,我看他一定不會有邪想的。

你瞧他眼光甚正,外平內秀,決計是仙人墮落,難已受過,不會再落紅塵的了。

以上三件,是你們諸位所慮的,我看都不要緊。

只是一件甚難:姨太太要出家是因我而發,我可是明年就要走的人,把他一個人放在個荒涼寂寞的姑子庵裡,未免太若。

倘若可以明道呢,就辛苦幾年也不算事。

無奈那兩個姑子只會唸經吃素,別的全不知道。

與其苦修幾十年,將來死了,不過來生變個富貴女人,這也就大不合算了!倒不如跟著鐵老爺,還可講幾篇經,說幾段道,將來還有個大澈大悟的指望。

這是一個難處。

著說教我也不走,在這裡陪他,我卻斷做不到,不敢欺人。」

環翠道:「我跟師父跑不行嗎?」

逸雲大笑道:「你當做我出門也像你們老爺,雇著大車同你坐嗎?我們都是兩條腿跑,夜裡借個姑子廟住住,有得吃就吃一頓,沒得吃就餓一頓,一天盡量我能走二百多里地呢。

你那三寸金蓮,要跑起來怕到不了十里,就把你累倒了!」環翠沉吟了一會,說:「我放腳行不行?」

逸雲也沉吟了一會,對老殘說道:「鐵爺,你意下何如?」

老殘道:「我看這事最要緊的是你肯提挈他不肯,別的都無關係。」

環翠此刻忽然伶俐,也是他善根發動,他連忙跪到逸雲眼前,淚流滿面說:「無論怎樣都要求師父超度。」

逸雲此刻竟大刺刺的,也不還禮,將他拉起說:「你果然一心學佛,也不難。

我先同你立約:第一件到老姑子廟後,天天學走山道,能把這崎嶇山道,走得如平地一般,你的道就根基立定了。

將來我再教你唸經說法。

大約不過一年的恨苦,以後就全是樂境了。

古人云:『十月胎成。

』也大概不錯的,你再把主意拿定一定。」

環翠道:「主意已定,同我們老爺意思一樣。

只要跟著師父,隨便怎樣,我斷無悔恨就是

老殘立起身來,替逸雲長揖說:「一切拜託。」

逸雲慌忙還禮說:「將來靈山會上,我再問您索謝儀罷。」

老殘道:「那時候還不知道誰跟誰要謝儀呢?」

大家都笑了。

環翠立起來替慧生夫婦磕了頭道:」蒙成就大德。」

未後替老殘磕頭,就淚如雨下說:「只是對不住老爺到萬分了。」

老殘也覺淒然,隨笑說道:「恭喜你超凡入聖。

幾十年光陰迅速,靈山再會,轉眼的事情。」

德夫人也含著淚說:「我傷心就不能像你這樣,將來倘若我墮地獄,還望你二位早來搭救。」

逸雲說:「德夫人卻萬不會下地獄。

只是有一言奉勸,不要被富貴拴住了腿要緊!後會有期。」

老殘忙去開了衣箱,取出二百兩銀子一交一 與逸雲設法佈置,又把環翠的兄弟叫來,替逸雲磕頭。

逸雲收了一百兩銀子說:「盡被了。

不過田老兒處備分禮物,觀音庵捐點功德,給他自己置備四季道衣,如此而已。」

德慧生說:「我們也送幾個錢,表表心意。」

同夫人商酌,夫人說:「也是一百兩罷。」

逸雲說:「都用不著了,出家人要多錢做什麼?」

店家來問開飯,慧生說:「開罷。」

飯後,逸雲說:「我此刻失去,到田老兒同觀音庵兩處說妥了,再來回信,究竟也得人家答應,才能算數呢。」

道了一聲,告辭去了。

這裡老殘一面替環翠收拾東西,一面說些安慰話,環翠哭得淚人兒似的,哽咽不止。

德夫人也勸道:「在旁的人萬不肯拆散你們姻緣,只因為難得有這麼一個逸雲,我實在是沒法,有法我也同你去了。」

環翠含淚道:「我知道是好事,只是站在這裡就要分離,心上好像有萬把鋼刀亂扎一樣,委實難受!」慧生道:「明年逸雲朝南海,必定到我們那裡去,你一定隨同去的,那時就可以見面,何必傷心呢!」過了一刻,環翠也收住了淚。

太陽剛下山的時候,逸雲已經回來,對環翠說:「兩處都說好了,明日我來接你罷。」

德夫人問:「此刻你怎樣?」

逸雲說:「我回廟裡去。」

德夫人說:「明日我們還要起身,不如你竟在我們這兒睡一夜 罷。

本來是他們兩個官客睡一處,我們兩個堂客睡一處的,你竟陪我談一夜 罷。

你肯度鐵奶奶,難道不肯度我德奶奶嗎?」

逸雲笑道:「那也使得。

您這個德奶奶已有德爺度你了。

自古道:『儒釋道三教』,沒有你們德老爺度他,他總不能成道的。」

德夫人道:「此話怎講?」

逸雲道:「『德』字為萬教的根基,無德便是地獄。

種一子有德,再從德裡生出慧來,沒有一個不成功的了。」

德夫人道:「那不過是個名號,那裡認得真呢?」

逸雲說:「名者,命也,是有天命的。

他怎麼不叫德富、德貴呢?可見是有天命的了,我並非當面奉承,我也不騙錢花,你們三位將來都要證果的,不定三教是那一教便了。」

德夫人說:「我終不敢自信,請你傳授口訣,我也認你做師父。」

逸雲道:「師父二字語重,既是有緣,我也該奉贈一個口訣,讓您依我修行。」

德夫人聽了歡喜異常,連忙扒下地來就磕頭喊師父。

逸雲也連忙磕頭說:「可折死我了。」

二人起來,逸雲說:「請眾人迴避。」

三人出去,逸雲向德夫人耳邊說了個「夫唱婦隨」四個字。

德夫人詫異道:「這是口訣嗎?」

逸雲道:「口訣本系因人而施,若是有個一定口訣,當年那些高真上聖早把他刻在書本子上了。

你緊記在心,將來自有個大澈大悟的日子,你就知道不是尋常的套話了。

佛經上常說:『受記成佛』,你能受記,就能成佛;你不受記,就不能成佛。

你們老爺現在心上已脫塵網,不出三年必棄官學道,他的覺悟在你之先。

此時不可說破。

你總跟定他走,將來不是一個馬丹陽、一個孫不二嗎?」

德夫人凝了一會神,說:「師父真是活菩薩,弟子有緣,謹受記,不敢有忘。」

又磕了一個頭。

其時外間晚飯已經開上桌子,王媽竟來伺侯。

德夫人說:「你病好了嗎?」

王媽說:「昨夜吃了鐵爺的藥,出了一身汗,今日全好了;上午吃了一碗小米稀飯,一個饅頭,這會子全好了。」

當時五人同坐吃飯,德慧生問逸雲道:「您何以不吃素?」

逸雲說:「我是吃素,佛教同你們儒教不同,例得吃素。」

慧生說:「我看你同我們一樣吃的是葷哩。」

逸雲說:「六祖隱於四會獵人中,常吃肉邊菜。

請問肉鍋裡煮的菜算葷算素?」

慧生說:「那自然算葷。」

逸雲說:「六祖他卻算吃素,我們在斗姥宮終日陪客,那能吃素呢?可是有客時吃葷,無客時吃素,您沒留心我在葷碗裡仍是夾素菜吃?」

環翠說道:「當真我倒留心的,從沒見我師父吃過一塊肉同魚蝦之類。」

逸雲道:」這也是世出世間法裡的一端。」

老殘問道:「倘若竟吃肉,行不行呢?」

逸雲道:「有何不可,倘若有客逼十我吃肉,我便吃肉,只是我不自己找肉吃便了。

若說吃肉,當年濟顛祖師還吃狗肉呢!也擋不住成佛。

地獄裡的人吃長齋的,不計其數,總之,吃葷是小餅犯,不甚要緊。

譬如女子失節,是個大過犯,比吃葷重萬倍。

試問你們姨太太失了多少節了?這罪還數得清嗎?其實,若認真從此修行,同那不破身的處子毫無分別。

因為失節不是自己要失的,為勢所迫,出於不得已,所以無罪。」

大家點頭稱善。

飯畢之後,連貴上來回道:「王媽病已好了,轅騾又換了一個,明天可以行了。

請老爺示下,明天走不走呢?」

慧生著德夫人,老殘說:「自然是走。」

德夫人說:「明天再住一天何如?」

老殘說:「千里搭涼棚,終無不散的筵席。」

逸雲說:「依我看,明天午後走罷。

清早我先同鐵老爺。

奶奶送田頭兄弟到田老莊上,去後同鐵老爺到觀音庵,都安置好了您再走,鐵老爺也放心些。」

大家都說甚是。

一宿無話。

次日清晨,老殘果隨逸雲將環翠兄弟送去,又送環翠到觀音庵,見了兩個姑子,囑托了一番,老姑子問:「下發不下呢?」

逸雲說:「我不主剃頭的,然佛門規矩亦不可壞。」

將環翠頭髮打開剪了一絡,就算剃度了,改名環極。

第一回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能鼓浪 第二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 看第三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 第四回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 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 第六回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 第七回 借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閒訪百城書 讀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 全卷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 第十回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 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 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

分類:譴責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殘遊記
第一回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能鼓浪第二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看第三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第四回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第六回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第七回 借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閒訪百城書讀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全卷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談心第十回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第十三回 娓娓青燈女兒酸語 滔滔黃第十四回 大縣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第十五回 烈焰有聲驚二翠 嚴刑無度第十六回 六千金買得凌遲罪 一封書第十七回 鐵炮一聲公堂解索 瑤琴三第十八回 白太守談笑釋奇冤 鐵先生第十九回 齊東村重搖鐵串鈴 濟南府第二十回 浪子金銀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自序第一回 元機旅店傳龍語 素壁丹青繪第二回 宋公子蹂躪優曇花 德夫人憐惜看第三回 陽偶陰奇參大道 男歡女悅證初禪第四回 九轉成丹破壁飛 七年返本歸家坐第五回 俏逸雲除欲除盡 德慧生救人救澈第六回姥宮中逸雲說法 觀音庵裡環翠第七回 銀漢浮槎仰瞻月姊 森羅寶殿伏見閻王讀第八回 血肉飛腥油鍋煉 骨語言積惡石磨研全卷第九回 德業積成陰世富 善緣發動化身香外編卷一(殘稿)讀後感——一榻,一幾,一席,一燈,一硯,一筆,一紙讀書筆記——江湖夜雨付殘生讀後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