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回頭看時,卻原來正是璵姑,業已換了裝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殘遊記》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

老殘遊記

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

卻說申子乎正與黃龍子辨論,忽聽背後有人喊道:「申先生,你錯了。」

回頭看時,卻原來正是璵姑,業已換了裝束,僅穿一件花布小襖,小腳褲子,露出那六寸金蓮,著一雙靈芝頭極鞋,愈顯得聰明俊俏。

那一雙眼珠兒,黑白分明,都像透水似的。

申子平連忙起立,說:「璵姑還沒有睡嗎?」

璵姑道:「本待要睡,聽你們二位談得高興,故再來聽二位辨論,好長點學問。」

子平道:「不才那敢辨論!只是性質愚魯,一時不能澈悟,所以有勞黃龍先生指教。

方才姑娘說我錯了,請指教一二。」

璵姑道:「先生不是不明白,是沒有多想一想。

大凡人都是聽人家怎樣說,便怎樣信,不能達出自己的聰明。

你方才說月球半個明的,終久是明的。

試思月球在天,是動的呢,是不動的呢?月球繞地是人人都曉得的。

既知道他繞地,則不能不動,即不能不轉,是很明顯的道理了。

月球既轉,何以對著太陽的一面永遠明呢?可見月球全身都是一樣的質地,無論轉到那一面,凡對太陽的總是明的了,由此可知,無論其為明為暗,其於月球本體,毫無增減,亦無生滅。

其理本來易明,都被宋以後的三教子孫挾了一肚子欺人自欺的心去做經注,把那三教聖人的一精一義都注歪了。

所以天降奇災,北拳南革,要將歷代聖賢一筆抹煞,此也是自然之理,不足為奇的事。

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即生即死,即死即生,那裡會錯過一絲毫呢?」

申子平道:「方纔月球即明即暗的道理,我方有二分明白,今又被姑娘如此一說,又把我送到『漿糊缸』裡去了。

我現在也不想明白這個道理了。

請二位將那五年之後風潮漸起,十年之後就大不同的情形,開示一二。」

黃龍子道:「三元甲子之說,閣下是曉得的。

同治三年甲子,是上元甲子第一年,閣下想必也是曉得的?」

子平答應一聲道:「是。」

黃龍子又道:「此一個甲子與以前三個甲子不同,此名為『轉關甲子』。

此甲子,六十年中要將以前的事全行改變:同治十三年,甲戌,為第一變;光緒十年,甲申,為第二變;甲午,為第三變;甲辰,為第四變;甲寅,為第丑變:五變之後,諸亭俱定。

若是咸豐甲寅生人的人,活到八十歲,這六甲變一態 都是親身閱歷,倒也是個極有意味的事。」

子平道:「前三甲的變動,不才大概也都見過了:大約甲戌穆宗毅皇帝上升,大局為之一變:甲申為法蘭西福建之役、安南之役,大局又為之一變;甲午為日本侵我東三省,俄、德出為調停,借收漁翁之利,大局又為之一變:此都已知道了。

請問後三甲的變動如何?」

黃龍子道:「這就是北拳南革了。

北拳之亂,起於戍子,成於甲午,至庚子,子午一衝而爆發,其興也勃然,其滅也忽然,北方之強也。

其信從者,上白宮闈,下至將相而止,主義為『壓漢』。

南革之亂,起於戊戌,成於甲辰,至庚戌,辰戌一衝而爆發,然其興也漸進,其滅也潛消,南方之強也。

其信從者,下自士大夫,上亦至將相而止,主義為『逐滿』。

此二亂一黨一 ,皆所以釀劫運,亦皆所以開文明也。

北拳之亂,所以漸漸逼十出甲辰之變法;南革之亂,所以逼十出甲寅之變法。

甲寅之後,文明大著,中外之猜嫌,滿、漢之疑忌,盡皆銷滅。

魏真一人《參同契》所說,『元年乃芽滋』,指甲辰而言。

辰屬上,萬物生於土,故甲辰以後為文明芽滋之世,如木之坼甲,如筍之解籜。

其實,滿目所見者皆木甲竹籜也,而真苞已隱藏其中矣。

十年之間,鋒甲漸解,至甲寅而齊。

寅屬木,為花萼之象。

甲寅以後為文明華敷之世,雖燦爛可觀,尚不足與他國齊趨並駕。

直至甲子,為文明結實之世,可以自立矣。

然後由歐洲新文明進而復我三皇五帝舊文明,進於大同之世矣。

然此事尚遠,非三五十年事也。」

子平聽得歡欣鼓舞,因又問道:「像這北拳南革,這些人究竟是何因緣?天為何要生這些人?先生是明道之人,正好請教。

我常是不明白,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為甚麼又要生這些惡人做甚麼呢?俗語話豈不是『瞎倒亂』嗎?」

黃龍子點頭長歎,默無一言。

稍停,問子平道:「你莫非以為上帝是尊無二上之神聖嗎?」

子平答道:「自然是了。」

黃龍搖頭道:「還有一位尊者,比上帝還要了得呢!」

子平大驚,說道:「這就奇了!不但中國自有書籍以來,未曾聽得有比上帝再尊的,即環球各國亦沒有人說上帝之上更有那一位尊神的。

這真是聞所未聞了!」黃龍於道:「你看過佛經,知道阿修羅王與上帝爭戰之事嗎?」

子平道:「那卻曉得,然我實不信。」

黃龍子道:「這話不但佛經上說,就是西洋各國宗教家,也知道有魔王之說。

那是絲毫不錯的。

須知阿修羅隔若干年便與上帝爭戰一次,未後總是阿修羅敗,再過若干年,又來爭戰。

試問,當阿修羅戰敗之時,上帝為甚麼不把他滅了呢,等他過若干年,又來害人?不知道他害人,是不智也;知道他害人,而不滅之,是不仁也。

豈有個不仁不智之上帝呢?足見上帝的力量是滅不動他,可想而知了。

譬如兩國相戰,雖有勝敗之不同,彼一國即不能滅此一國,又不能使此一國降伏為屬國,雖然戰勝,則兩國仍為平等之國,這是一定的道理。

上帝與阿修羅亦然。

既不能滅之,又不能降伏之,惟吾之命是聽,則阿修羅與上帝便為平等之國,而上帝與阿修羅又皆不能出這位尊者之範圍;所以曉得這位尊者,位分實在上帝之上。」

子平忙問道:「我從未聽說過!請教這位尊者是何法號呢?」

黃龍子道:「法號叫做『勢力尊看』。

勢力之所至,雖上帝亦不能違拗他。

我說個比方給你聽:上天有好生之德,由冬而春,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上天好生的力量已用足了。

你試想,若夏天之樹木,百草,百蟲,無不滿足的時候,若由著他老人家性子再往下去好生,不要一年,這地球便容不得了,又到那裡去找塊空地容放這些物事呢?所以就讓這霜雪寒鳳出世,拚命的一殺,殺得乾乾淨淨的,再讓上天來好生,這霜雪寒風就算是阿修羅的部下了,又可知這一生一殺都是『勢力尊者』的作用。

此尚是粗淺的比方,不甚的確;要推其一精一義,有非一朝一夕所能算得盡的。」

璵姑聽了,道:「龍叔,今朝何以發出這等奇辟的議論?不但申先生來曾聽說,連我也未曾聽說過。

究竟還是真有個『勢力尊者』呢,還是龍叔的寓言?」

黃龍子道:「你且說是有一個上帝沒有?如有一個上帝,則一定有一個『勢力尊者』。

要知道上帝同阿修羅都是『勢力尊者』的化身。」

璵姑拍掌大笑道:「我明白了!『勢力尊者』就是儒家說的個『無極』,上帝同阿修羅王合起來就是個『太極』!對不對呢?」

黃龍子道:「是的,不錯。」

申子平亦歡喜,趙立道:「被璵姑這一講,連我也明白了!」

黃龍子道:「且慢。

是卻是了,然而被你們這一講,豈不上帝同阿修羅都成了宗教家的寓言了嗎?若是寓言,就不如竟說『無極』『太極』的妥當。

要知上帝同阿修多乃實有其人,實有其事。

且等我慢慢講與你聽。

不懂這個道理,萬不能明白那北拳南革的根源。

將來申先生庶幾不至於攪到這兩重惡障裡去。

就是璵姑,道根尚淺,也該留心點為是。

「我先講這個『勢力尊者』,即主持太陽宮者是也。

環繞太陽之行星皆憑這個太陽為主動力。

由此可知,凡屬這個太陽部下的勢力總是一樣,無有分別。

又因這感動力所及之處與那本地的應動力相一交一 ,生出種種變相,莫可紀述。

所以各宗教家的書總不及儒家的《易經》為最一精一妙。

《易經》一書專講爻象。

何以謂之爻象?你且看這『爻』字:」乃用手指在桌上畫道:「一撇一捺,這是一一交一 ;又一撇一捺,這又是一一交一 :天上天下一切事理盡於這兩一交一 了,初一交一 為正,再一交一 為變,一正一變,互相乘除,就沒有紀極了。

這個道理甚一精一微,他們算學家略懂得一點。

算學家說同名相乘為『正』。

異名相乘為『負』,無論你加減乘除,怎樣變法,總出不了這『正』『負』兩個字的範圍。

所以『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孔子說『再思可矣』,只有個再,沒有個……

「話休絮聒。

我且把那北拳南革再演說一番。

這拳譬如人的拳頭,一拳打去,行就行,不行就罷了,沒甚要緊。

然一拳打得巧時,也會送了人的性命。

倘若躲過去,也就沒事。

將來北拳的那一拳,也幾乎送了國家的性命,煞是可怕!然究竟只是一拳,容易過的。

若說那革呢,革是個皮,即如馬革牛革,是從頭到腳無處不包著的。

莫說是皮膚小病,要知道渾身潰爛起來,也會致命的,只是發作的慢,若留心醫洽,也不致於有害大事。

惟此『革』字上應卦象,不可小覷了他。

諸位切忌:若攪入他的一黨一 裡去,將來也是跟著潰爛,送了性命的!

「小子且把『澤火革』卦演說一番,先講這『澤』字。

山澤通氣,澤就是溪河,溪河裡不是水嗎?《管子》說:『澤下尺,升上尺。

』常云:『思澤下於民。

』這『澤』字不明明是個好字眼嗎?為甚麼『澤火革』便是個凶卦呢?偏又有個『水火既濟』的個吉卦放在那裡,豈不令人納悶?要知這兩卦的分別就在『陰』『陽』二字上。

坎水是陽水,所以就成個『水火既濟』,吉卦;兌水是陰水,所以成了個『澤火革』,凶卦。

坎水陽德,從悲天憫人上起的,所以成了個既濟之象;兌水陰德,從饋懣嫉妒上起的,所以成了個革象。

你看,《彖辭》上說道:『澤火革,二女同一居 ,其志不相得。

』你想,人家有一妻一妾,互相嫉妒,這個人家會興旺嗎?初起總想獨據一個丈夫,及至不行,則破敗主義就出來了,因愛丈夫而爭,既爭之後,雖損傷丈夫也不顧了;再爭,則破丈夫之家也不顧了;再爭,則斷送自己性命也不顧了:這叫做妒婦之性質。

聖人只用『二女同一居 ,其志不相得』兩句,把這南革諸公的小像直畫出來,比那照像照的還要清爽。

「那些南革的首領,初起都是官商人物,並都是聰明出眾的人才。

因為所秉的是婦女陰水嫉妒性質,只知有已,不知有人,所以在世界上就不甚行得開了。

由憤懣生嫉妒,由嫉妒生破壞。

這破壞豈是一人做得的事呢!於是同類相呼,『水流濕,火就燥』,漸漸的越聚越多,鉤連上些人家的敗類子弟,一發做得如火如荼。

其已得舉人、進士、翰林、部曹等官的呢,就談朝廷革命;其讀書不成,無著子弟,就學兩句愛皮西提衣或阿衣烏愛窩,便談家庭革命。

一談了革命,就可以不受天理國法人情的拘束,豈不大痛快呢?可知太痛快了不是好事:吃得痛快,傷食;飲得痛快,病酒。

今者,不管天理,不畏國法,不近人情,放肆做去,這種痛快,不有人災,必有鬼禍,能得長久嗎?」

璵姑道:「我也常聽父親說起,現在玉帝失權,阿修羅當道。

然則這北拳南革都是阿修羅部下的妖魔鬼怪了?」

黃龍子道:「那是自然,聖賢仙佛,誰肯做這些事呢?」

子平問道:「上帝何以也會失權?」

黃龍子道:「名為『失權』,其實只是『讓權』,並『讓權』二字,還是假名;要論其實在,只可以叫做『伏權』。

譬如秋冬的肅殺,難道真是殺嗎?只是將生氣伏一伏,蓄點力量,做來年的生長。

道家說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又云:『取已陳之芻狗而臥其下,必昧。

』春夏所生之物,當秋冬都是己陳之芻狗了,不得不洗刷一番:我所以說是『勢力尊者』的作用。

上自三十三天,下至七十二地,人非人等,共總只有兩派:一派講公利的,就是上帝部下的聖賢仙佛;一派講私利的,就是阿修羅部下的鬼怪妖魔。」

申子平道:「南革既是破敗了天理國法人情,何以還有人信服他呢?」

黃龍子道:「你當天理國法人情是到南革的時代才破敗嗎?久已亡失的了!《西遊記》是部傳道的書,滿紙寓言。

他說那烏雞國王現坐著的是個假王,真王卻在八角琉璃井內。

現在的天理國法人情就是坐在烏雞國金鑾殿上的個假王,所以要藉著南革的力量,把這假王打死,然後慢慢地從八角琉璃井內把真王請出來。

等到真天理國法人情出來,天下就太平了。」

子平又問:「這真假是怎樣個分別呢?」

黃龍子道:「《西遊記》上說著呢:叫太子問母后,便知道了。

母后說道:「三年之前一溫一 又暖,三年之後冷如冰。

』這『冷』『暖』二字便是真假的憑據。

其講公利的人,全是一片愛人的心,所以發出來是口暖氣:其講私利的人,全是一片恨人的心,所以發出來是口冷氣。

「還有一個秘訣,我盡數奉告,請牢牢記住,將來就不至人那北拳南革的大劫數了。

北拳以有鬼神為作用,南革以無鬼神為作用。

說有鬼神,就可以裝妖作怪,鼓惑鄉愚,其志不過如此而已。

若說無鬼神,其作用就很多了:第一條,說無鬼就可以不敬祖宗,為他家庭革命的根原;說無神則無陰譴,無天刑,一切違背天理的事都可以做得,又可以掀動破敗子弟的興頭。

他卻必須住在租界或外國,以騁他反背國法的手段;必須痛低人說有鬼神的,以騁他反背天理的手段;必須說叛臣賦子是豪傑,忠臣良吏為一奴一性,以騁他反背人情的手段。

大都皆有辯才,以文其說。

就如那妒婦破壞人家,他卻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說出來,可知道家也卻被他破了。

南革諸君的議論也有驚采絕艷的處所,可知道世道卻被他攪壞了。

「總之,這種亂一黨一 ,其在上海、日本的容易辨別,其在北京及通都大邑的難似辨別。

但牢牢記住:事事托鬼神便是北拳一黨一 人,力辟無鬼神的便是南革一黨一 人。

若遇此等人,敬而遠之,以免殺身之禍,要緊,要緊!」

申子平聽得五體投地佩服,再要問時,聽窗外晨雞已經「喔喔」的啼了,璵姑道:「天可不早了,真要睡了。」

遂道了一聲「安置」,推開角門進去。

黃龍子就在對面榻上取了幾本書做枕頭,身子一攲,已經購聲雷起。

申子平把將才的話又細細的默記了兩遍,方始睡臥。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一回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能鼓浪 第二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 看第三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 第四回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 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 第六回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 第七回 借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閒訪百城書 讀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 全卷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 第十回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 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 第十三回 娓娓青燈女兒酸語 滔滔黃

分類:譴責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殘遊記
第一回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能鼓浪第二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看第三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第四回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第六回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第七回 借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閒訪百城書讀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全卷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談心第十回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第十三回 娓娓青燈女兒酸語 滔滔黃第十四回 大縣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第十五回 烈焰有聲驚二翠 嚴刑無度第十六回 六千金買得凌遲罪 一封書第十七回 鐵炮一聲公堂解索 瑤琴三第十八回 白太守談笑釋奇冤 鐵先生第十九回 齊東村重搖鐵串鈴 濟南府第二十回 浪子金銀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自序第一回 元機旅店傳龍語 素壁丹青繪第二回 宋公子蹂躪優曇花 德夫人憐惜看第三回 陽偶陰奇參大道 男歡女悅證初禪第四回 九轉成丹破壁飛 七年返本歸家坐第五回 俏逸雲除欲除盡 德慧生救人救澈第六回姥宮中逸雲說法 觀音庵裡環翠第七回 銀漢浮槎仰瞻月姊 森羅寶殿伏見閻王讀第八回 血肉飛腥油鍋煉 骨語言積惡石磨研全卷第九回 德業積成陰世富 善緣發動化身香外編卷一(殘稿)讀後感——一榻,一幾,一席,一燈,一硯,一筆,一紙讀書筆記——江湖夜雨付殘生讀後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