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讀第八回 血肉飛腥油鍋煉 骨語言積惡石磨研:只見毒霧愁雲裡靠東的那一個神位面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殘遊記》讀第八回 血肉飛腥油鍋煉 骨語言積惡石磨研

老殘遊記

讀第八回 血肉飛腥油鍋煉 骨語言積惡石磨研

話說老殘在那森羅寶殿上畫,看那殿前五神問案。

只見毒霧愁雲裡靠東的那一個神位面前,阿旁牽上一個人來。

看官,你道怎樣叫做阿旁。

凡地獄處治惡鬼的差役,總名都叫做阿旁。

這是佛經上的名詞,彷彿現在借留學生為名的,都自稱四百兆主人翁一樣的道理。

閒話少講。

卻說那阿旁牽上一個人來,梢長大漢,一臉的橫肉,穿了一件藍布大褂,雄赳赳的牽到案前跪下。

上面不知問了幾句什麼話,距離的稍遠,所以聽不見。

只遠遠的看見幾個阿旁上來,將這大漢牽下去。

距公案約有兩丈多遠,地上釘了一個大木樁,樁上有個大鐵環。

阿旁將這大漢的辮子從那鐵環皇穿過去收緊了,把辮子在木樁上纏了有幾十道,拴得鐵結實。

也不剝去衣服。

只見兩旁凡拿骨朵錘、狼牙棒的一齊下手亂打,如同雨點一般。

看那大漢疼痛的亂降。

起初幾下於,打得那大漢腳降超直豎上去,兩腳朝天,因為辮子拴在木樁上,所以頭離不了地,身子卻四面亂摔,降上去,落下來,陣上去,落下來,幾滓主後,就降不高。

落下來的時候,那狼牙棒亂打,看那兩丈圍圓地方,血肉紛紛落,如下血肉的雹子一樣;中間夾著破衣片子,像蝴蝶一樣的飄。

皮肉分兩沉重,落得快,衣服片分兩輕,落的慢,看著十分可慘。

老殘座旁那個老者在那裡落淚,低低對老殘說道:「這些人在世上時,我也勸道許多,總不肯信。

今日到了這個光景,不要說受苦的人,就是我們旁觀的都受不得。」

老殘說:「可不是呢!我直不忽再往下看了。」

嘴說不忍望下看,心裡又不放心這個犯人,還要偷著去看看。

只見那個人已不大會動了,身上肉都飛盡,只剩了個通紅的骨頭架子;雖不甚動,那手腳還有點一抽一抽的。

老殘也低低的對那老者道。」

你看,還沒有死透呢,手足還有抽動,是還知道痛呢!溯p老者擦著眼淚說道:「陰問哪得會死,遲一刻還要叫他受罪呢!」

再看時,只見阿旁將木樁上辮子解下,將來搬到殿下去。

再看殿腳下不知幾時安上了一個油鍋,那油鍋扁扁的形式,有五六丈圍圓,不過三四尺高,底下一個爐子,倒有一丈一二尺高;火門有四五尺高;三隻腳架住鐵鍋,那爐口裡火穿出來比鍋口還要高二三尺呢。

看那鍋裡油滾起來也高出油鍋,同日本的富士山一樣;那四邊油往下一注如瀑布一般。

看著幾個阿旁,將那大漢的骨頭架子抬到火爐面前,用鐵叉叉起來送上去。

那火爐旁邊也有幾個阿旁,站在高檯子上,用叉來接,接過去往油鍋裡一送。

誰知那骨頭架子到油鍋裡又會亂蹦起來,濺得油點子往鍋外亂灑。

那站在鍋旁的幾個阿旁,也怕油點子濺到身上,用一塊似布非布的東西遮住臉面。

約有一二分鐘的工夫,見那人骨架子,隨著沸油上下,漸漸的顏色發白了。

見那阿旁朝鍋裡看,彷彿到了時候了,將鐵叉到鍋裡將那人骨架子挑出,往鍋外地上一摔。

又見那五神案前有四五個男男女女在那裡審問,大約是對質的樣子。

老殘扭過臉對那老者道:「我實在不忍再往下看了。」

那老者方要答話,只見閻羅天子回面對老殘道:「鐵英,你上來,我同你說話。」

老殘慌忙立起,走上前去。

見那寶座旁邊,還有兩層階級,就緊在閻羅王的寶座旁邊,才知閻羅王身體甚高,坐在椅子上,老殘立在旁邊,頭才同他的肩膊相齊,似乎還要低點子。

那閻羅王低下頭來,同老殘說道:「剛才你看那油鍋的刑法,以為很慘了嗎?那是最輕的了,比那重的多著呢!」老殘道:「我不懂陰曹地府為什麼要用這麼重的刑法,以陛下之權力,難道就不能改輕了嗎?臣該萬死,臣以為就用如此重刑,就該叫世人看一看,也可以少犯一二。

卻又陰陽隔絕,未免有點不教而殺的意思吧。」

閻羅王微笑了一笑說:「你的戇直性情倒還沒有變哪!我對你說,陰曹用重刑,有陰曹不得已之苦衷。

你想,我們的總理是地藏王菩薩。

本來發了洪誓大願,要度盡地獄,然後成佛。

至今多少年了,毫無成效。

以地藏王菩薩的慈悲,難道不想減輕嗎?也是出於無可奈何!我再把陰世重刑的原委告你知道。

第一你須知道,人身性上分善惡兩根,都是歷一劫增長几倍的。

若善根發動,一世裡立住了腳,下一世便長几倍,歷世既多,以致於成就了聖賢仙佛。

惡根亦然,歷一世亦長几倍。

可知增長了善根便救世,增長了惡根便害世,可知害世容易救世難。

譬如一人放火,能燒幾百間屋;一人救火,連一間屋也不能救。

又如黃河大汛的時候,一個人決堤,可以害幾十萬人;一人防堤,可不過保全這幾丈地不決堤,與全局關係甚小。

所以陰間刑法,都為炮煉著去他的惡性的,就連這樣重刑,人的惡性還去不盡,初生時很小,一人世途,就一天一天的發達起來。

再要刑法加重,於心不忍,然而人心因此一江一 河日下。

現在陰曹正在提議這事,目下就有個萬不得了的事情,我說給你聽,先指給你看。」

說著,向那前面一指。

只見那毒霧愁雲裡面,彷彿開了一個大圓門似的,一眼看去,有十幾里遠,其間有個大廣廠,廠上都是列的大磨子,排一排二的數不出數目來。

那房子大約有三丈多高,磨子下面旁邊堆著無數的人,都是用繩子捆縛得像寒菜把子一樣的。

磨子上頭站著許多的阿旁,磨子下面也有許多的阿旁,拿一個人往上一摔,房上阿旁雙手接住,如北方瓦匠摔瓦,拿一壯幾十片瓦往上一摔,屋上瓦匠接住,從未錯過一次。

此處阿旁也是這樣。

磨子上的阿旁接住了人、就頭朝下把人往磨眼裡一填,兩三轉就看不見了。

底下的阿旁再摔一個上去。

只見磨子旁邊血肉同醬一樣往下流注,當中一星星白的是骨頭粉子。

老殘看著約摸有一分鐘時的工夫,已經四五個人磨碎了。

像這樣的磨子不計其數。

心裡想道:「一分鐘磨四五個人,一刻鐘豈不要磨上百個人嗎?這麼無數的磨子,若詳細算起來,四百兆人也不夠磨幾天的。」

心裡這麼想,誰知閻羅王倒已經知道了,說道:「你疑惑一個人只磨一回就完了嗎,磨過之後,風吹還原,再磨第二回。

一個人不定磨多少回呢!看他積的罪惡有多少,定磨的次數。」

老殘說:「是犯了何等罪惡,應該受此重刑?」

閻羅王道:「只是口過。」

老殘大驚,心裡想道:「口過痛癢的事,為什麼要定這樣重的罪呢?」

其時閻羅王早將手指收回,面前仍是雲霧遮住,看不見大磨子了。

閻羅王又已知道老殘心中所說的話、便道:「你心中以為口過是輕罪嗎?為的人人都這麼想,所以犯罪人多了。

若有人把這道理說給人聽,或者世間有點驚懼,我們陰曹少作點難,也是個莫大號功德。」

老殘心裡想道:「倘若我得回陽,我倒願意廣對人說;只是口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罪,我到底不明白。」

閻羅王道:「方纔我問你殺、盜、一婬一這事,不但你不算犯什麼大罪,有些功德就可以抵過去的。

即是尋常但凡明白點道理的人,也都不至於犯著這罪。

惟這口過,大家都沒有仔細想一想。

倘若仔細一想,就知道這罪比什麼罪都大,除卻逆倫,就數他最大了。

我先講殺字律。

我問你,殺人只能殺一個嗎!陽律上還要抵命。

即使逃了陽律,陰律上也只照殺一個人的罪定獄。

若是口過呢,往往一句話就能把這一個人殺了,甚而至於一句話能斷送一家子的性命。

若殺一個人,照一命科罪。

若害一家子人,照殺一家子幾口的科罪。

至於盜字律呢,盜人財帛罪小,盜人名譽罪大,毀人名譽罪更大。

毀人名譽的這個罪為甚麼更大呢,因世界上的大劫數,大概都從這裡起的。

毀人名譽的人多,這世界就成了皂白不分的世界了。

世界既不分皂白,則好人日少,惡人日多,必至把世界釀得人種絕滅而後己。

故陰曹恨這一種人最甚,不但磨他幾十百次,還要送他到各種地獄裡去叫他受罪呢!你想這一種人,他斷不肯做一點好事的。

他心裡說,人做的好事,他用巧言既可說成壞事;他自己做壞事,也可以用巧言說成好事,所以放肆無忌憚的無惡不作了。

這也是口過裡一大宗。

又如一婬一字律呢,一婬一本無甚罪,罪在壞人名節。

著以男女一交一 一媾謂之一婬一,倘人夫妻之間,日日一交一 情,也能算得有罪嗎?所以古人下個一婬一字,也有道理。

若當真的漫無節制,雖然無罪,身體即要衰弱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若任意毀傷,在那不孝裡耽了一分罪去哩。

若有節制,便一毫罪都沒有的。

若不是自己妻妾,就科損人名節的罪了。

要知苟合的事也不甚容易,不比隨意撒謊便當。

若隨口造謠言損人名節呢,其罪與壞人名節相等。

若聽旁人無稽之言隨便傳說,其罪減造謠者一等。

可知這樣損人名節,比實做損人名節的事容易得多,故統算一生積聚起來,也就很重的了。

又有一種圖與女人遊戲,發生無根之議論,使女人不重名節,致有失一身 等事,雖非此人壞其名節,亦與壞人名節同罪。

因其所以失節之因,誤信此人游談所致故也。

若挑唆是非,使人家不和睦,甚至使人抑鬱以死,其罪比殺人加一等。

何以故呢?因受人挫折抑鬱以死,其苦比一刀殺死者其受苦猶多也。

其他細微曲折之事,非一時間能說得盡的,能照此類推,就容易明白了。

你試想一人在世數十年間,積算起來,應該怎樣科罪呢?」

老殘一想,所說實有至理,不覺渾身寒毛都豎起來,心裡想道:「我自己的口過,不知積算起來該怎樣呢?」

閻羅王又知道了,說:「口過人人都不免的,但看犯大關節不犯,如下犯以上所說各大關節,言語亦有功德,可以口德相抵。

可知口過之罪既如此重,口德之功亦不可思議。

如人能廣說與人有益之事,天上酬功之典亦甚隆也。

比如《金剛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這是佛經上的話,佛豈肯騙人。

要知『受持』二字很著力的,言人能自己受持,又向人說,福德之大,至比於無量數之恆河所有之沙的七寶佈施還多。

以比例法算口過,可知人自身實行惡業,又向人演說,其罪亦比恆河中所有沙之罪過還重。

以此推之,你就知道天堂地獄功罪是一樣的算法。

若人於儒經、道經受持奉行,為他人說,其福德也是這樣。」

老殘點頭會意。

閻羅王回頭向他侍從人說:「你送他到東院去。」

老殘隨了此人,下了檯子。

往後走出後殿門,再往東行過了兩重院子,到了一處小小一個院落,上面三間屋子。

那人引進這屋子的客堂,揭開西間門簾,進內說了兩句話,只見裡面出來一個三十多歲的人,見面作了個揖說:「請屋裡坐。」

那送來的人,便抽身去了。

老殘進屋說:「請教貴姓?」

那人說:「姓顧名思義。」

顧君讓老殘桌子裡面坐下,他自己卻坐桌子外面靠門的一邊。

桌上也是紙墨筆硯,並堆著無窮的公牘。

他說:「補翁,請寬坐一刻,兄弟手下且把這件公事辦好。」

筆不停揮的辦完,一交一 與一個公差去了。

卻向老殘道:「一向久仰的很。」

老殘連聲謙遜道:「不敢。」

顧君道:「今日敝東請閣下吃飯,說公事忙,不克親陪,叫兄弟奉陪,多飲幾杯。」

彼此又說了許多客氣話,不必贅述。

老殘問道:「閣下公事忙的很,此處有幾位同事?」

顧君道:」五百餘人。」

老殘道:「如此其多?」

顧君道:「我們是幕友,還有外面辦事的書吏一萬多人呢!」老殘道:「公牘如此多,貴東一人問案來得及嗎?」

顧君道:「敝東親詢案,千萬中之一二;尋常案件,均歸五神訊辦。」

老殘道:「五神也只五人,何以足用?」

顧君道:「五神者,五位一班,不知道多少個五位呢,連兄弟也不知底細,大概也是分著省分的吧。

如兄弟所管,就是一江一 南省的事,其管別省事的朋友,沒有會過面的很多呢,即是同管一江一 南省事的,還有不曾識面的呢!」老殘道:「原來如此。」

顧君道:「今日吃飯共是四位,三位是投生的,惟有閣下是回府的。

請問尊意,在飯後即回去,還是稍微遊玩遊玩呢?」

老殘道:「倘若遊玩些時,還回得去嗎?」

顧君道:「不為外物所誘,總回得去的。

只要性定,一念動時便回去了。」

老殘道:「既是如此,鄙人還要考察一番地府裡的風景,還望閣下保護,勿令遊魂不返,就感激的很了。」

顧君道:「只管放心,不妨事的。

但是有一事奉告,席間之酒,萬不可飲。

至囑至囑!就是街上遊玩去,沽酒市脯也斷不可吃呢!」老殘道:「謹記指教。」

少時,外間人來說:「席擺齊了,請師爺示,還請哪幾位?」

聽他說了幾個名字,只見一刻人已來齊。

顧君讓老殘到外間,見有七八位,一一作揖相見畢。

顧君執壺,一座二座三座俱已讓過,方讓老殘坐了第四座。

老殘說:「讓別位吧!」顧君說:「這都是我們同事了。」

入座之後,看桌上擺得滿桌都是碟子,青紅紫綠都有,卻認不出是什麼東西。

看顧君一徑讓那三位吃酒,用大碗不住價灌,片刻工夫都大醉了。

席也散了。

看著顧君吩咐家人將三位扶到東邊那間屋裡去,回頭向老殘道:「閣下可以同進去看看。」

原來這間屋內,儘是大床 。

看著把三人每人扶在一張床 上睡下,用一個大被單連頭帶腳都蓋了下去,一面著人在被單外面拍了兩三秒鐘工夫,三個人都沒有了,看人將被單揭起,仍是一張空床 。

老殘詫異,低聲問道:「這是什麼刑法?」

顧君道:「不是刑法,此三人已經在那裡『呱呱』價啼哭了。」

老殘道:「三人投生,斷非一處,何以在這一間屋裡拍著,就會到那裡去呢?」

顧君道:「陰陽妙理,非閣下所能知的多著呢!弟有事不能久陪,閣下願意出遊,我著人送去何如?」

老殘道:「費心感甚。」

顧君吩咐從人送去,只見一人上來答應一聲「是」。

老殘作揖告辭,兼說謝謝酒飯。

顧君送出堂門說:「恕不送了。」

第一回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能鼓浪 第二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 看第三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 第四回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 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 第六回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 第七回 借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閒訪百城書 讀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 全卷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 第十回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 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 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

分類:譴責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殘遊記
第一回 土不制水歷年成患$能鼓浪第二回 歷山山下古帝遺蹤 明湖湖邊美看第三回 金線東來尋黑虎 布帆西去訪蒼鷹第四回 宮保愛才求賢若渴 太尊治盜疾惡如仇第五回 烈婦有心殉節 鄉人無意逢殃第六回 萬家流血頂染猩紅 一席談心辯生第七回 借箸代籌一縣策 納楹閒訪百城書讀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 柏樹峪雪中訪賢全卷第九回 一客吟詩負手面壁 三人品茗促膝談心第十回 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第十一回 疫鼠傳殃成害馬 癡犬流災第十二回 寒風凍塞黃河水 暖氣催成第十三回 娓娓青燈女兒酸語 滔滔黃第十四回 大縣若蛙半浮水面 小船如第十五回 烈焰有聲驚二翠 嚴刑無度第十六回 六千金買得凌遲罪 一封書第十七回 鐵炮一聲公堂解索 瑤琴三第十八回 白太守談笑釋奇冤 鐵先生第十九回 齊東村重搖鐵串鈴 濟南府第二十回 浪子金銀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自序第一回 元機旅店傳龍語 素壁丹青繪第二回 宋公子蹂躪優曇花 德夫人憐惜看第三回 陽偶陰奇參大道 男歡女悅證初禪第四回 九轉成丹破壁飛 七年返本歸家坐第五回 俏逸雲除欲除盡 德慧生救人救澈第六回姥宮中逸雲說法 觀音庵裡環翠第七回 銀漢浮槎仰瞻月姊 森羅寶殿伏見閻王讀第八回 血肉飛腥油鍋煉 骨語言積惡石磨研全卷第九回 德業積成陰世富 善緣發動化身香外編卷一(殘稿)讀後感——一榻,一幾,一席,一燈,一硯,一筆,一紙讀書筆記——江湖夜雨付殘生讀後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