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9回 老叔祖娓娓講官箴 少大人殷殷求僕從二十年目睹之怪:並備了一分鋪蓋,在衙門裡設一個床鋪,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9回 老叔祖娓娓講官箴 少大人殷殷求僕從二十年目睹之怪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第99回 老叔祖娓娓講官箴 少大人殷殷求僕從二十年目睹之怪

「莫可文自從做了王太尊書啟之後,辦事十分巴結;王伯丹的文章,也改得十分周到;對同事各人,也十分和氣。

並備了一分鋪蓋,在衙門裡設一個床鋪,每每公事忙時,就在衙門裡下榻。

人家都說他過於巴結了,自己公館近在咫尺,何必如此;王太尊也是說他辦事可靠,那裡知道他是別有用心的呢。

他書啟一席,就有了二十兩的薪水;王太尊喜他勤慎,又在道台那邊,代他求了一個洋務局掛名差使,也有十多兩銀子一月;連他自己鬼鬼祟祟做手腳弄的,一個月也不在少處。

後來太湖捕獲鹽梟案內,太尊代他開個名字,向太湖水師統領處說個人情,列入保舉案內,居然過了縣丞班。

過得兩年,太尊調了蘇州首府,他也跟了進省。

不幸太尊調任未久,就得病死了。

那時候,他手邊已經積了幾文,想要捐過知縣班,到京辦引見,算來算去,還缺少一點。

正在躊躇設法,他那位弟一婦過班的太太,不知和那一個情一人一同逃走了,把他幾年的積蓄,雖未盡行捲逃,卻已經十去六七了。

他那位夫人,一向本來已是公諸同好,作為謀差門路的,一旦失了,就同失了靠山一般;何況又把他積年心血弄來的,捲了一大半去!只氣得他一個半死!自己是個在官人員,家裡出了這個醜事,又不便聲張,真是啞子吃黃蓮,自家心裡苦。

久而久之,同寅中漸漸有人知道了,指前指後,引為笑話。

他在蘇州蹲不住了,才求分了上海道差遣,跑到上海來。

因為沒了美人局,只怕是一直癟到此刻的。

這是莫可文的來歷。

「至於那卜子修呢,他的出身更奇了。

他是寧波人,姓卜,卻不叫子修,叫做卜通。

小時候在寧波府城裡一家雜貨店當學徒。

有一天,他在店樓上洗東西,洗完了,拿一盆髒水,從樓窗上潑出去。

不料鄞縣縣大老爺從門前經過,這盆水不偏不倚,恰恰潑在縣大老爺的轎子頂上。」

金子安聽我說到這裡,忙道:「不對,不對,他在樓上看不見底下。

容或有之,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鳴鑼開道的,難道他聾了,聽不見?」

我道:「你且慢著駁,這一天恰好是忌辰,官府例不開道鳴鑼呢。

縣大老爺大怒,喝叫停轎,要捉那潑水的人。

眾差役如狼似虎般擁到店裡,店裡眾夥計誰敢怠慢,連忙從樓上叫了他下來。

那差役便橫拖豎曳,把他抓到轎前。

縣大老爺喝叫打,差役便把他按倒在地,褪一下褲子,當街打了五十小板子。」

金子安道:「忌辰例不理刑名,怎麼他動起刑來?」

我道:「這就叫做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當時把他打得血流漂杵!只這一打,把他的官興打動了。

他暗想:做了官便如此威風,可以任意打人。

若是我們被人潑點水在頭上,頂多不過罵兩聲,他還可以和我對罵;我如果打他,他也就不客氣,和我對打了。

此刻我的水不過潑在他轎子上,並沒有潑濕他的身,他便把我打得這麼利害!一面想,一面喊痛,哼聲不絕。

一面又想道:幾時得我做了官,也拿人家這樣打打,才出了今日的氣。

可憐這幾下板子,把他打得潰爛了一個多月,方才得好。

東家因為他犯了官刑,便把他辭歇了。

他本是一個已無父母,不曾娶妻的人,被東家辭了,便無家可歸。

「想起有個遠房叔祖,曾經做過一任那裡典史的,刻下住在鎮海,不免去投奔了他,請教請教,做官是怎樣做的;像我們這樣人,不知可以去做官不可以。

如果可以的,我便上天入地,也去弄個官做做,方才遂心。

主意打定,便跑到鎮海去。

不一日到了,找到他叔祖家去。

他叔祖名叫卜士仁,曾經做過幾年溧陽縣典史。

後來因為受了人家二百文銅錢,私和了一條命案,偏偏弄得不周到,苦主那邊因止淚費上吃了點虧,告發起來,便把他功名幹掉了,他才回到鎮海,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

兒子卜仲容,在鄉間的土財主家裡,管理雜務,因此不常在家。

孫子卜才,在府城裡當裁縫。

還有個曾孫,叫做卜兌,只有八歲,代人家放牛去了。

卜士仁一個老頭子,在家裡甚是悶氣,雖然媳婦、孫媳婦都在身邊,然而和女人們總覺沒有甚麼談頭。

「忽看見侄孫卜通來了,自是歡喜,問長問短,十分親一熱。

卜通也一一告訴,只瞞起了被鄞縣大老爺打屁一股的事。

他談談便問起做官的事,說道:「叔公是做了幾十年官的了,外頭做官的規矩,總是十分熟的了。

不知怎樣才能有個官做?不瞞叔公說,侄孫此刻也很想做官,所以特地到叔公跟前求教的。」

卜士仁道:「你的志氣倒也不小,將來一定有出息的。

至於官,是拿錢捐來的,錢多官就大點,錢少官就小點;你要做大官小辟,只要問你的錢有多少。

至於說是做官的規矩,那不過是叩頭、請安、站班,卻都要歷練出來的。

任你在家學得怎麼純一熟,初出去的時候,總有點躡手躡腳的;等歷練得多了,自然純一熟了。

這是外面的話。

至於骨子裡頭,第一個秘訣是要巴結。

只要人家巴結不到的,你巴結得到;人家做不出的,你做得出。

我明給你說穿了,你此刻沒有娶親,沒有老婆;如果有了老婆,上司叫你老婆進去當差,你送了進去,那是有缺的馬上可以過班,候補的馬上可以得缺,不消說的了。

次一等的,是上司叫你呵■,你便馬上遵命,還要在這■上頭加點恭維話,這也是陞官的吉兆。

你不要說做這些事難為情,你須知他也有上司,他巴結起上司來,也是和你巴結他一般的,沒甚難為情。

譬如我是個典史,巴結起知縣來是這樣;那知縣巴結知府,也是這樣;知府巴結司道,也是這樣;司道巴結督撫,也是這樣。

總而言之,大家都是一樣,沒甚難為情。

你千萬記著不怕難為情五個字的秘訣,做官是一定得法的。

如果心中存了難為情三個字,那是非但不能做官,連官一場的氣味也聞不得一聞的了。

這是我幾十年老閱歷得來的,此刻傳授給你。

但不知你想做個甚麼官?」

卜通道:「其實侄孫也不知做甚麼官好。

譬如要做個縣大老爺,不知要多少錢捐來?」

「卜士仁道:「好,好!好大的志氣!那個叫做知縣,是我的堂翁了。」

又問:「你讀過幾年書了?」

卜通道:「讀書幾年!一天也沒有讀過!不過在學堂門口聽聽,聽熟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兩句罷了。」

卜士仁道:「沒有讀過書,怎樣做得文官。

你看我足足讀了五年書,破承題也作過十多次,出起身來不過是個捕廳。

像你這不讀書的,只好充地保罷了。」

卜通不覺稜住了,說道:「不讀書,不能做官的麼?」

卜士仁道:「如果沒讀過書都可以做官的,那個還去讀書呢?」

又沈吟了一會道:「我看你志氣甚高,你文官一途雖然做不得,但是武弁一路還不妨事。

我有一張六品藍翎的功牌,從前我出一塊洋錢買來的,本來打算給我孫子去用的,爭奈他沒志氣,學了裁縫。

我此刻拿來給了你,你只要還我一塊洋錢就是了。」

卜通道:「六品藍翎的功牌,是個甚麼官?」

卜士仁道:「不是官,是個頂戴;你有了他,便可以戴個白石頂子,拖根藍翎,到營裡去當差。」

卜通道:「此刻侄孫有了這個,可是跑到營裡,就有人給我差使?」

卜士仁道:「那裡有這麼容易!就有了這個,也要有人舉薦的。」

卜通道:「那麼侄孫有了這個,到那裡去找人薦事情呢?」

「卜士仁又沈吟了一會道:「路呢,是有一條,不過是要我走一趟。」

卜通道:「如果叔公可以薦我差使,我便要了那張甚麼功牌。」

卜士仁道:「這麼說罷,我們大家賭個運氣,我們做伴到定海去走一趟。

定海鎮的門政大爺,是我拜把子的兄弟,我去托他,把你薦在那裡,吃一份口糧。

這一趟的船錢,是各人各出。

事情不成,我白賠了來回盤纏;如果事成了,你怎樣謝我?」

卜通道:「叔公怎說怎好,只請叔公吩咐就是了。」

卜士仁道:「如果我薦成功了你的差使,我要用你三個月口糧的。

但是你每月的口糧都給了我,你自己一個錢都沒了,如何過得?我和你想一個兩得其便的法子:三個月的口糧,你分六個月給我,這六個月之中,每月大家用半個月的錢,你不至於吃虧,我也得了實惠了。

你看如何?」

卜通道:「不知每月的口糧是多少?」

卜士仁道:「多多少少是大家的運氣,你此刻何必多問呢。」

卜通道:那麼就依叔公就是了。」

卜士仁道:「那功牌可是一塊錢,我是照本賣的,你不能少給一文。」

卜通道:「去吃一份口糧,也要用那功牌麼?」

卜士仁道:「暫時用不著,你帶在身邊,總是有用的。

將來高昇上去,做百長,做哨官,有了這個,就便宜許多。」

卜通道:「這樣罷,侄孫身邊實在不多幾個錢,來不及買了。

此刻一塊洋錢兌一千零二十文銅錢,我出了一千二百文。

如果事情成功,我便要了,也照著分六個月拔還,每月還二百文罷。

可有一層:事情不成功,我是不要他的。」

卜士仁見有利可圖,便應允了。

當日卜士仁叫添了一塊臭豆腐,留侄孫吃了晚飯。

晚上又教他叩頭、請安、站班,各種規矩,卜通果然聰明,一學便會。

「次日一早,公孫兩個,附了船到定海去。

在路上,卜士仁悄悄對卜通道:「你要得這功牌的用處,你就不要做我侄孫。」

卜通吃驚道:「這話怎講?」

卜士仁道:「這張功牌填的名字叫做賈沖,你要了他,就要用他的名字,不能再叫卜通了。」

卜通還不懂其中玄妙,卜士仁逐一解說給他聽了,他方才明白。

說道:「那麼我一輩子要姓賈,不能姓卜的了?」

卜士仁道:「只要你果然官做大了,可以呈請歸宗的。」

卜通又不懂那歸宗是甚麼東西,卜士仁又再三和他解說,他才明白。

卜士仁道:「有此一層道理,所以你不能做我的侄孫了。

回來到了那邊,你叫我一聲外公,我認你做外孫罷。」

兩個商量停當,又把功牌交給卜通收好。

「到了定海,卜士仁帶著卜通,問到了鎮台衙門。

挨到門房前面,探頭探腦的張望。

便有人問找那個的。

卜士仁忙道:「在下要拜望張大爺,不知可在家裡?」

那人道:「那麼你請裡面坐坐,他就下來的。」

卜士仁便帶了卜通到裡面坐下。

歇了一會,張大爺下來了,見了卜士仁,便笑吟吟的問道:「老大哥,是甚麼風吹你到這裡的?許久不見了。」

卜士仁也謙讓了兩句,便道:「我有個外孫,名叫賈沖,特為帶他來叩見你。」

說罷,便叫假賈衝過來叩見。

賈沖是前一一夜已經演習過的,就走過來跪下,恭恭敬敬叩了三個頭,起來又請了一個安。

張大爺道:「好漂亮的孩子!」卜士仁道:「過獎了。」

又交代賈沖道:「張大爺是我的把兄,論規矩,你是稱呼太老伯的;然而太診瑣了,我們索性*親一熱點,你就叫一聲叔公罷。」

張大爺道:「不敢當,不敢當!」一面問:「幾歲了?一向辦甚麼事?」

卜士仁道:「一向在鄉下,不曾辦過甚麼。

我在江蘇的時候,曾經代他弄了個六品功牌,打算拜託老弟,代他謀個差使當當,等他小孫子歷練歷練。」

張大爺道:「老大哥,你也是官一場中過來人,文武兩途總是一樣的,此刻的世界,唉!還成個說話嗎!游擊、都司,空著的一大堆;守備、千總,求當個什長,都比登天還難;靠著一個功牌,想當差使,不是做兄弟的說句荒唐話,免了罷。」

卜士仁忙道:「不是這麼說。

但求鼎力位置一件事,或者派一分口糧,至於事情,是無論甚麼都不拘的。」

張大爺道:「那麼或者還有個商量。」

卜士仁連連作揖道謝。

「賈沖此時真是福至心靈,看見卜士仁作揖,他也走前一步,請了個安,口稱:「謝叔公大人栽培。」

張大爺想了一會道:「事情呢,是現成有一個在這裡,但是我的意思,是要留著給一個人的。」

卜士仁連忙道:「求老弟台栽培了罷。

左右老弟台這邊衙門大,機會多,再揀好的栽培那一位罷。」

說時,賈沖又是一個安。

張大爺道:「但不知你們可嫌委屈?」

卜士仁道:「豈有此理!你老弟台肯栽培,那是求之不得的,那裡有甚委屈的話!」張大爺道:「可巧昨天晚上,上頭攆走了一個小苞班。

方纔我上去,正是上頭和我要人。

這個差使,只要當得好,出息也不算壞。

現在的世界,隨便甚麼事,都是事在人為的了。

但不知老大哥意下如何。」

卜士仁道:「我當是一件甚麼事,老弟台要說委屈。

這是面子上的差使,便連我愚兄也求之不得,何況他小孩子,就怕他初出茅廬,不懂規矩,當不來是真的。」

張大爺道:「這個差使沒有甚麼難當,不過就是跟在身邊,伺候茶煙,及一切零碎的事。

不過就是一樣,一天到晚是走不開的,除了上頭到了姨太太房裡去睡了,方才走得開一步。」

卜士仁道:「這是當差的一定的道理,何須說得。

但怕他有多少規矩禮法,都不懂得,還求老弟台教訓教訓。」

張大爺道:「這個他很夠的了,但是穿的衣服不對。」

低頭想了一想道:「我暫時借一身給他穿罷。」

賈沖又忙忙過來請安謝了。

張大爺就叫三小子去取了一身衣服,一雙挖花雙梁鞋子來,叫他穿上。

那身衣服,是一件嫩藍竹布長衫,二藍寧綢一字肩的背心。

賈沖換上了,又換鞋子。

張大爺道:「衣服長短倒對了,鞋子的大小對不對?」

賈沖道:「小一點,不要緊的,還穿得上。」

穿上了,又向張大爺打了個扦謝過,張大爺笑道:「這身衣服還是我五小兒的,你就穿兩天罷。」

賈沖又道了謝。

卜士仁道:「穿得小心點,不要弄壞了;弄髒了,那時候賠還新的,你叔公還不願意呢。」

張大爺又道:「你的帽子也不對,不要戴罷,左右天氣不十分冷。

還要重打個辮子。」

三小子在旁邊聽了,連忙叫了剃頭的來,和他打了一根油松辮子。

張大爺端詳一會道:「很過得去了。」

「這時候,已是吃中飯的時候了,便留他祖孫兩個便飯。

吃飯中間,張大爺又教了賈沖多少說話;又叫他買點好牙粉,把牙齒刷白了;又交代蔥蒜是千萬吃不得的。

卜士仁在旁又插嘴道:「叔公教你的,都是金石良言,務必一一記了,不可有負栽培。」

一時飯罷,略為散坐一會,張大爺便領了賈衝上去。

賈沖因為鞋子小,走起路來,一扭一捏的,甚為好看。

果然總鎮李大人一見便合,叫權且留下,試用三天再說。

三天過後,李大人便把他用定了,批了一分口糧給他。

他從此之後,便一心一意的伺候李大人,又十分會巴結,大凡別人做不到的事,他無有做不到的。

李大人站起來,把長衣一撩,他已是雙手捧了便壺,屈了一膝,把便壺送到李大人胯一下。

李大人偶然出恭,他便拿了水煙袋,半跪著在跟前裝煙;李大人一面才起來,他早已把馬一子捧到外間去了;連忙回轉來,接了手紙,才帶馬一子蓋出去;跟著就是捧了熱水進來,請李大人洗手。

凡此種種,雖然是他叔祖教導有方,也是他福至心靈,官星透露,才得一變而為聞一知十的聰明人。

所以不到兩個月功夫,他竟做了李大人跟前第一個得意的人,無論坐著睡著,寸步離他不得。

又多賞了他一分什長口糧,他越是感激厚恩的了不得。

卻有一層,他面子上雖在這裡當差,心裡卻是做官之念不肯稍歇,沒事的時候和同事的談天,不出幾句話,不是打聽捐官的價錢,便是請教做官的規矩。

同事的既妒他的專一寵一,又嫌他的呆氣,便相約叫他「賈老爺」。

他道:「你們莫笑我,我賈沖未必沒有做老爺的時候。」

同事的都不理他。

光-陰-似箭,不覺在李大人那裡伺候了三四個年頭,他手下也積了有幾個錢了。

李大人有個兒子,捐了個同知,從京裡引見了回來,向李大人要了若干錢,要到河南到省去。

這位少大人是有點放誕不羈的,暗想此次去河南,行李帶的多,自己所帶兩個底下人恐怕靠不住,看見賈沖伺候老人家,一向小心翼翼,若得他在路上招呼,自己可少煩了多少心,不如向老人家處要了他去,豈不是好。

主意定了,便向李大人說知此意。

李大人起初不允,禁不得少大人再四相求,無奈只得允了。

叫了賈衝來說知,並且交代送到河南,馬上就趕回來,路上不可耽擱。

賈沖得了這個差使,不覺大喜。」

正是:騰身逃出奴才籍,奮力投歸仕宦林。

不知賈沖此次跟了小主人出去。

有何可喜之處,且待下回再記。

分類:譴責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內容簡介第一回 楔子第二回 守常經不使疏逾戚︰怪狀幾疑賊是官第三回 走窮途忽遇良朋 談仁路初聞怪狀第四回 吳繼之正言規好友 苟觀察致敬送嘉賓第五回 珠寶店巨金騙去 州縣官實價開來第六回 徹底尋根表明騙子 窮形極相畫出旗人第七回 代謀差營兵受殊禮 吃倒帳錢儈大遭殃第八回 隔紙窗偷覷騙子形 接家書暗落思親淚第九回 詩翁畫客狼狽為奸 怨女癡男鴛鴦並命第十回 老伯母強作周旋話●洋奴欺凌同族人第十一回 紗窗外潛身窺賊跡】門前瞥眼睹奇形第十二回 查私貨關員被累 行酒令席上生風第十三回 擬禁煙痛陳快論︰贓物暗尾佳人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窮官自縊¢煙渺渺兵艦先沈第十五回 論善士微言議賑捐 見招貼書生談會黨第十六回 觀演水雷書生論戰事 接來電信遊子忽心第十七回 整歸裝遊子走長途 抵家門慈親喜無恙第十八回 恣瘋狂家庭現怪狀 避險惡母子議離鄉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來滿座歡聲 變田產惹出一綢第二十回 神出鬼沒母子動身 冷嘲熱謔世伯受窘第二十一回 作引線官場通賭棍 嗔直言巡撫報黃堂第二十二回 論狂士撩起憂國心 接電信再驚遊子魄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遺言囑兼祧 師兄弟挑燈談換帖第二十四回 臧獲私逃釀出三條性命 翰林伸手裝成第二十五回 引書義破除迷信 較資財釁起家庭明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明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二十七回 管神機營王爺撤差 升鎮國公明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二十八回 辦禮物攜資走上海 控影射遣明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二十九回 送出洋強盜讀西書 賣輪船局明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三十回 試開車保民船下水 誤紀年製造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三十一回 論江湖揭破偽術 小勾留驚遇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三十二回 輕性命天倫遭慘變 豁眼界北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三十三回 假風雅當筵呈醜態 真義俠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三十四回 蓬蓽中喜逢賢女子 市井上結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三十五回 聲罪惡當面絕交 聆怪論笑腸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三十六回 阻進身兄遭弟譖 破奸謀婦棄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三十七回 說大話謬引同宗 寫佳畫偏留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三十八回 畫士攘詩一何老臉 官場問案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第三十九回 老寒酸峻辭干館 小書生妙改第四十回 披畫圖即席題詞、電信促歸閱卷第四十一回 破資財窮形極相 感知己瀝膽披肝第四十二回 露關節同考裝瘋 入文闈童生射獵第四十三回 試鄉科文闈放榜 上母壽戲綵稱觴第四十四回 苟觀察被捉歸公館 吳令尹奉委署江都第四十五回 評骨董門客巧欺蒙 送忤逆縣官托訪察第四十六回…舊案借券作酬勞 告賣缺縣丞難總督第四十七回 恣兒戲末秩侮上官 忒輕生薦人代抵命第四十八回 內外吏胥神奸狙猾$塵妓女豪俠多情第四十九回 串外人同胞遭晦氣 擒詞藻嫖界有機關第五十回 溯本源賭徒充騙子 走長江舅氏召夫人小說第五十一回 喜孜孜限期營簉室 亂烘烘連夜出吳淞小說第五十二回 酸風醋浪拆散鴛鴦 半夜三更幾疑鬼魅小說第五十三回 變幻離奇治家無術 誤交朋友失路堪憐小說第五十四回 告冒餉把弟賣把兄 戕委員乃侄陷乃叔小說第五十五回 箕踞忘形軍門被逐 設施已畢醫士脫逃小說第五十六回 施奇計姦夫變兇手…新樣淫婦建牌坊小說第五十七回 充苦力鄉人得奇遇、狂怒老父責頑兒小說第五十八回「發財一朝成眷屬 狂騷擾遍地索強梁小說第五十九回 乾兒子貪得被拐出洋 戈什哈神通能撤人任小說第六十回 談官況令尹棄官 亂著書遺名被罵小說第六十一回 因賭博入棘闈舞弊 誤虛驚製造局班兵小說第六十二回 大驚小怪何來強盜潛蹤 上張下羅也算商人小說第六十三回 設騙局財神遭小劫 謀復任臧獲托空談小說第六十四回 無意功名官照何妨是假 縱非因果惡人到底小說第六十五回 一盛一衰世情商冷暖 忽從忽違辯語出溫柔小說第六十六回 妙轉圜行賄買蜚言 猜啞謎當筵宣謔語小說第六十七回 論鬼蜮挑燈談宦海 冒風濤航海走天津小說第六十八回 笑荒唐戲提大王尾 恣嚚威打破小子頭小說第六十九回 責孝道家庭變態 權寄宿野店行沽小說第七十回 惠雪舫遊說翰苑 周輔成誤娶填房小說第七十一回 周太史出都逃婦難 焦侍郎入粵走官場第七十二回 逞強項再登幕府 走風塵初入京師第七十三回 書院課文不成師弟 家庭變起難為祖孫第七十四回←彌軒逆倫幾釀案 車文琴設謎賞春燈第七十五回 巧遮飾贄見運機心 先預防嫖界開新面第七十六回 急功名愚人受騙 遭薄倖淑女蒙冤第七十七回 潑婆娘賠禮入娼家 闊老官叫局用文案第七十八回 巧蒙蔽到處有機謀 報恩施沿街誇顯耀第七十九回 論喪禮痛砭陋俗 祝冥壽惹出奇談第八十回》丫頭學政蒙羞 遇馬扁富翁中計第八十一回 真愚昧慘陷官刑 假聰明貽譏外族第八十二回 紊倫常名分費商量 報涓埃夫妻勤伺候第八十三回 誤聯婚家庭鬧竟見 施詭計幕客逞機謀第八十四回 接木移花丫環充小姐 弄巧成拙牯嶺屬第八十五回 戀花叢公子扶喪〃藥方醫生論病第八十六回 旌孝子瞞天撒大謊〈世故透底論人情第87回 遇惡姑淑媛受苦 設密計觀察謀差第88回 勸墮節翁姑齊屈膝 諧好事媒妁得甜頭二十年目睹之怪第89回 舌劍唇槍難回節烈∞深怨絕頓改堅貞二十年目睹之怪第90回 差池臭味郎舅成仇 巴結功深葭莩復合二十年目睹之怪第91回 老夫人舌端調反目 趙師母手版誤呈詞二十年目睹之怪第92回 謀保全擬參僚屬 巧運動趕出冤家第93回 調度才高撫台運泥土 被參冤抑觀察走津門二十年目睹第94回 圖恢復冒當河工差 巧逢迎壟斷銀元局二十年目睹之怪第95回 苟觀察就醫游上海 少夫人拜佛到西湖二十年目睹之怪第96回 教供辭巧存體面 寫借據別出心裁第97回 孝堂上伺候竟奔忙 親族中冒名巧頂替二十年目睹之怪第98回 巧攘奪弟婦作夫人 遇機緣僚屬充西席二十年目睹之怪第99回 老叔祖娓娓講官箴 少大人殷殷求僕從二十年目睹之怪第100回 巧機緣一旦得功名 亂巴結幾番成笑話二十年目睹之怪第101回 王醫生淋漓談父子 梁頂糞恩愛割夫妻二十年目睹之現第102回 溫月江義讓夫人 裘致祿孽遺婦子二十年目睹之現狀第一百三回 親嘗湯藥媚倒老爺 婢學夫人難為媳婦第104回 良夫人毒打親家母 承舅爺巧賺朱博如第105回 巧心計暗地運機謀 真膿包當場寫伏辯二十年目睹之第106回←彌軒調虎離山 金秀英遷鶯出谷二十年目睹之現狀第107回 覷天良不關疏戚 驀地裡忽遇強梁二十年目睹之現狀第108回 負屈含冤賢令尹結果$流雲散怪現狀收場書評第三者講述的故事讀後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