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大謀士》第二名 賈詡字文和—————文和亂武,深沉大智:提起賈詡,恐怕瞭解三國的人當中沒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國十大謀士》第二名 賈詡字文和—————文和亂武,深沉大智

三國十大謀士

第二名 賈詡字文和—————文和亂武,深沉大智

第二名 賈詡字文和—————文和亂武,深沉大智

提起賈詡,恐怕瞭解三國的人當中沒有人不知道。

大多數人心目中的賈詡是個精通謀略,達於算計同時又善於自保的老狐狸。

鬼謀賈詡,真正做到了謀己,謀人,謀天下的最高境界。

我欣賞賈詡不是因為他善於自保,而在於他的謀略本身,綜觀賈式謀略,呈現出一種驚心動魄,亦正亦邪之美。

1,李傕,郭汜出逃長安,被賈詡勸阻,建議殺回長安,掌控天子,這條計策的直接後果就是加速了東漢王朝的崩潰,引起天下諸侯群雄並起的戰亂。

如此局面可以說是賈詡一手導演所造成的。

因對造成李傕,郭汜之亂心中有愧,賈詡又多次周旋與各軍閥勢力之間,暗中設計保全大臣和獻帝,削弱軍閥勢力,成也賈詡,敗也賈詡。

2,賈詡早年遇強盜時利用強盜畏懼之心假稱自己是段煨外孫成功脫險,後真正依附段煨後洞察段煨猜忌心思,主動脫身投靠張繡,成功保全自己和家人。

晚年又大隱於朝,明哲保身,位至三公,一系列的自保極為成功。

3,賈詡作為張繡首席謀士深得信任,幫助張繡多次挫敗了曹操的吞併之心,使曹操在宛城這個小釘子上吃盡苦頭,最有名的一次曹操征張繡畏袁紹偷襲而撤退,賈詡洞察曹操心理,提出「敗而追之」,大破曹軍,幫助張繡打了個翻身仗。

4,官渡前夕張繡欲降袁紹被賈詡勸阻,賈詡洞察局勢,分析透徹,陳述三點原因料定曹操會容納張繡,提出與袁紹決裂,投靠宿敵和官渡處於弱勢的曹操。

後來果然曹操不但沒記前仇(典韋曹昂之死),反而執詡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5,官渡之戰,賈詡作為新近加盟的智囊表現出色,兩軍對峙,曹操兵寡糧缺,信心不足欲退兵,賈詡提出「四勝論」,指出袁紹必敗,與荀彧一起勸阻了曹操的退兵,堅定了曹操的信心。

後許攸來投,眾人皆疑,賈詡荀攸力排眾議,識出許攸真降,並建議曹操採納奇襲烏巢之計,扭轉戰局。

6,曹操欲征江東,賈詡洞察局勢,勸阻曹操征戰赤壁,曹操不納,後赤壁大敗,大傷元氣。

7,曹操征戰馬超,賈詡獻離間計,設計離間馬超韓遂,使其禍起蕭牆,矛盾激化,曹軍趁機進攻,果然大勝而歸。

8,曹操二子爭儲,明爭暗鬥,曹操問計賈詡,一句「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深沉大智的賈詡輕易的戰勝了浮躁而耍小聰明的楊修,幫助曹丕反敗為勝,成功立儲。

9,曹丕即位,欲征東吳,賈詡再次做出正確的戰略分析,反對曹丕出征。

曹丕不納,果然大敗而歸。

賈詡善謀,這要歸結於他能清晰的洞察別人的心理活動,輕易的看穿對方的思維方式,賈詡是一個能把他人的想法玩弄於股掌之中的謀士,是一個比你自己更瞭解你的心思的謀士,這無疑是很可怕的。

賈詡利用自己對人心和人性的「透視」,總能精確的分析當前的形勢,做出正確的戰略抉擇。

同樣是利用對人性的「透視」,賈詡在逆境和困難時還表現出超強應變能力,無論是面對強盜的殺身之禍,周旋於殘暴的軍閥之間,還是宛城面對曹操的兵臨城下,抑或是官渡面對強大的連曹操都犯杵的袁紹,賈詡總是處在弱勢的一方,卻反而總是表現出強勢的一面,巧計詐強盜,設計保獻帝,宛城敗曹操,官渡四勝論,實在是讓人歎為觀止。

如果說荀攸的善於應變是基於他在兵法在軍事上的造詣,那賈詡的應變能力則是基於對對手心理活動的透徹分析和把握,這一點比之郭嘉有過之而無不及,郭嘉能洞察對手的心理從而總能審時度勢,選擇正確的戰略策略,卻缺乏足夠的應變能力,而賈詡不但能做到分析正確的戰略局勢,而且能在己方處於弱勢的危機時刻善於應變,利用對手的心理使己方(或自己)化險為夷,轉敗為勝。

鬼謀賈詡,深沉大智,堪稱三國之陳平。

戰略分析能力: ★★★☆

應變(戰術)能力:★★★★★

「識人」能力: ★★★★★

謀略精彩度: ★★★★☆

RP指數: ★★☆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三國十大謀士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