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大謀士》第五名 法正字孝直——————奇謀畫策,我行我素:法正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謀士,喜歡和不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國十大謀士》第五名 法正字孝直——————奇謀畫策,我行我素

三國十大謀士

第五名 法正字孝直——————奇謀畫策,我行我素

第五名 法正字孝直——————奇謀畫策,我行我素

法正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謀士,喜歡和不喜歡他的人都很多,爭議的焦點無非是法正的個人品德,不喜歡他的人認為法正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人和奸詐之徒,他到處得罪人,睚眥必報,斤斤計較,最可惡的是身為劉璋下屬,卻吃裡扒外,和劉備勾搭,暗害主公;喜歡他的人認為法正多謀善斷,真性情,不虛偽,敢愛敢恨,況且弱肉強食的亂世之中根本無需過於講究什麼迂腐的道德觀。

法正的品行仁者見仁,但是法正的謀略相信沒有人會不佩服,這是一個擅長軍事的戰術奇才,陳壽曾把法正比作蜀國的「程郭」,依我之見,把法正比作蜀國之「荀攸」更恰當。

1.法正在劉璋手下不受重用,但也料定劉璋難成大器,於是和張松一起策劃引劉備入蜀,準備成就一番事業,劉備看到法正張松對自己「眉來眼去」,當然欣喜若狂,於是雙方勾搭上了。

(汗,怎麼那麼像嫖客和妓女的感覺)

2.劉備入蜀,內有龐統,外有法正,裡應外合,一路順利。

在圍困雒城時受阻,劉璋極力抵抗,在這節骨眼上,法正寫信給劉璋,分析形勢,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擾亂其心智,勸劉璋投降,果然不多久,劉璋在糧草軍隊充足的情況下失去了鬥爭,投降劉備。

3.劉備討厭許靖,而法正卻勸劉備重用許靖,理由是利用天下人皆知劉備討厭許靖卻能重用之,來為劉備獲得一個知人善用,廣納賢才的好名聲,吸引賢才來投。

劉備從其言。

4.平定巴蜀後,法正敏銳的發現漢中對於制霸天下的重要性,對劉備訴說了奪取漢中的意義:漢中退可以作為蜀中門戶,鞏固益州安全,立國安邦,進可以蠶食雍州、涼州,甚至以圖長安洛陽。

於是劉備力排眾議,採納法正之計攻打漢中。

5.法正作為隨軍的總參謀長,為劉備策劃了整個漢中之戰的過程,劉備在法正的謀劃下,步步為營,進展順利,特別是定軍山一役,法正,黃權設計大破夏侯淵軍,並斬其首級,徹底奠定了漢中之戰的勝利,將曹軍驅逐出漢中。

(劉備後來進一步以漢中為跳板收服 了西涼馬超,達到了法正當年的戰略目的的。

正是在法正的傾力協助下,蜀漢政權的版圖達到了鼎盛時期,擁有了荊州,益州和漢中之地。

而法正的謀略和能力也得到了劉備,諸葛亮甚至曹操的讚歎,劉備也愈加信任這個難得的智囊,其寵信程度甚至超過了諸葛亮,難怪法正死後,劉備伐吳,諸葛亮曾歎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止主上東行,不致夷陵之敗。」

與龐統郭嘉類似,法正也是個早死的主,死的時候僅僅45歲,雖算不上夭折,但也是壯年之時。

法正之死對於蜀漢是繼龐統死後又一次沉重的打擊,劉備再次失去了一個才華橫溢的頂級謀士,法正死後,蜀漢似乎也開始走下坡路了,丟荊州,敗夷陵,反南蠻,這一切的擔子,都壓到諸葛亮一個人肩頭上了。

戰略分析能力: ★★★★

應變(戰術)能力:★★★★☆

「識人」能力: ★★

謀略精彩度: ★★★★☆

RP指數: ★★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三國十大謀士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