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演義》敘:又試語人曰:爾欲知古今之事,盍讀史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演義》敘

南史演義

今試語人曰:爾欲知古今之事乎?人無不踴躍求知者。

又試語人曰:爾欲知古今之事,盍讀史?人罕有踴躍求讀者。

其故何也?史之言質而奧,人不耐讀,讀亦罕解。

故唯學士大夫或能披覽,外此則望望然去之矣。

假使其書一目瞭然,智愚共見,人孰不爭先睹之為快乎!晉陳壽《三國誌》結構謹嚴,次峻潔,可謂一代良史。

然使執卷問人,往往有不知壽為何人,《志》屬何代者。

獨《三國演義》雖農工商賈、婦人女子,無不爭相傳誦。

夫豈演義之轉出正史上哉,其所論說易曉耳。

然則《北史演義》之書,誆可不作耶?

雖然又有難焉者,夫《三國演義》一編,著忠孝之謨,大賢一奸一之辨,立世系之統,而奇文異趣錯出其間,演史而不詭於史,斯真善演史者耳,《兩晉》、《隋唐》皆不能及。

至《殘唐五代》、《南北宋》,文義猥雜,更不足觀,事之文之難如此。

況自魏季迄乎隋初,東屬齊,西屬周,其中禍亂相尋,變故百出,較之他史頭緒尤多,而欲以一筆寫之,不更難乎?草亭老人潛心稽古,以為此百年事跡,不可不公諸見聞。

於是宗乎正史,旁及群書,搜羅纂輯,連絡分明,俾數代治亂之機,善惡之報,人才之淑慝,婦女之貞一婬一,大小常變之情事,朗然如指上羅紋。

作者欲歌欲泣,閱者以勸以懲,所謂善演史者非耶?余嘗謂歷朝二十二史是一部大果報書。

二千年間出爾反爾,佹得佹失,禍福循環,若合符契,天道報施,分毫無爽。

若此書者,非尤大彰明較著者乎?余故亟勸其梓行,而為之序。

乾隆五十八年歲在癸丑端一陽一日愚弟許寶善撰。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演義
凡例第一卷 晉室將亡廊廟亂 宋家應運帝王興第二卷 劉寄奴滅寇立功 王孝伯稱兵受戮第三卷 楊佺期演武招婚 桓敬道興師拓境第四卷 京口鎮群雄聚義 建康城偽主潛逃第五卷 扶晉室四方悅服 代燕邦一舉蕩平第六卷 東寇乘虛危社稷 北師返國靖烽煙第七卷 除異己暗襲江陵 剪強宗再伐荊楚第八卷 任諸將西秦復失 行內禪南樂聿興第九卷 廢昏庸更扶明主 殺大將自壞長城第十卷 急圖位東官不子 緩行誅合殿弒親第十一卷 誅元兇武陵正位 聽逆謀南郡興兵第十二卷 子業凶狂遭弒逆 鄧琬好亂起干戈第十三卷 計身後忍除同氣 育螟蛉暗絕宗祧第十四卷 輔幼主道成懷逆 殉國難袁粲捐身第十五卷 沈攸之建義無成 蕭紀伯開基代宋第十六卷 縱敗禮官宮闈淫亂 臣廢君宗室摧殘第十七卷 救義陽蕭衍建績 立寶卷六貴爭權第十七卷 救義陽蕭衍建績 立寶卷六貴爭權第十八卷 行亂政外藩屢叛 據雄封眾士鹹歸第十九卷 蕭雍州運籌決勝 齊寶卷喪國亡身第二十卷 寶寅潛逃投北魏 任城經略伐南梁第二十一卷 停洛口三軍瓦解 救種離一戰成功第二十二卷 築淮堰徒害民生 崇佛教頓忘國計第二十三卷 伐東魏淵明被執 納叛臣京闕遭殃第二十四卷 羊侃竭忠守建業 韋粲大戰死青塘第二十五卷 侯景背誓破台城 諸王斂兵歸舊鎮第二十六卷 除霸先始興舉義 王憎辯江夏立功第二十七卷 侯景分屍懲大惡 武陵爭帝失成都第二十八卷 魏連蕭察取江陵 齊納淵明圖建業第二十九卷 慕狡童紅霞失節 掃余寇興國稱尊第三十卷 廢伯宗安成篡位 擒王琳明徹立功第三十一卷 張麗華善承寵愛 陳後主恣意風流第三十二卷 陳氏荒淫棄天險 隋軍鼓勇下江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