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演義》凡例:而晉則孝武以後事變始詳,其上不過志其大略。隋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演義》凡例

南史演義

凡例

一、是書自晉迄隋,備載六朝事跡。

而晉則孝武以後事變始詳,其上不過志其大略。

隋則僅志其滅陳一師,余皆未及者。

蓋是書及《北史》,原以補古來演義之闕,緣前有《東西晉演義》,後有《隋唐演義》,事已備見於兩部,故書不複述。

一、宋代晉,齊代宋,梁代齊,陳代梁,跡若一轍,而其中興亡得失之故,仍彼此不同。

故各就正史本文而演暢之,閱者可參觀焉。

一、六朝金粉,人物風一流。

中間韻事韻語,足供玩繹者,美不勝收,如《世說新語》等書所載皆是。

書中不及備錄,唯於本文有關涉者采而錄之。

一、開業之主,若宋高祖裕、齊高祖道成、梁高祖衍、陳高祖霸先,皆雄才大略,多有善政可紀。

而規模氣象,總遜宋高一籌,故載敘宋事獨多。

一、南朝之敗,每由幼主在位,強臣得行弒逆。

然如宋之子業蒼梧,齊之東昏,一婬一凶暴虐,惡逾桀紂,死不足惜。

他若宋少帝、齊鬱林同一無道,尚無甚大惡,故於弒之尤多貶詞。

一、南北地名屢易,有地去而名存者,如兗、豫既失,仍設南兗州、南豫州等號是也,閱者須辨之。

一、事有與《北史》相犯者,如侯景之亂梁,隋師之滅陳,彼此俱載。

然此詳則彼略,彼詳則此略,一樣敘事,仍兩樣筆墨。

一、書中所載詩詞歌賦,有本系前人傳留者,即其原本錄之,不敢增減一字。

一、凡忠義之士,智勇之臣,功在社稷者,書中必追溯其先代,詳載其軼事,暗用作傳法也。

一、坊本敘戰,每於臨陣之際,必先敘明主將若何披掛,若何威武。

彼此出陣,若何照面,若何交手,一番點綴,竟成印板廝殺。

書中大小數十戰,此等語絕不一及,避俗筆也。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演義
凡例第一卷 晉室將亡廊廟亂 宋家應運帝王興第二卷 劉寄奴滅寇立功 王孝伯稱兵受戮第三卷 楊佺期演武招婚 桓敬道興師拓境第四卷 京口鎮群雄聚義 建康城偽主潛逃第五卷 扶晉室四方悅服 代燕邦一舉蕩平第六卷 東寇乘虛危社稷 北師返國靖烽煙第七卷 除異己暗襲江陵 剪強宗再伐荊楚第八卷 任諸將西秦復失 行內禪南樂聿興第九卷 廢昏庸更扶明主 殺大將自壞長城第十卷 急圖位東官不子 緩行誅合殿弒親第十一卷 誅元兇武陵正位 聽逆謀南郡興兵第十二卷 子業凶狂遭弒逆 鄧琬好亂起干戈第十三卷 計身後忍除同氣 育螟蛉暗絕宗祧第十四卷 輔幼主道成懷逆 殉國難袁粲捐身第十五卷 沈攸之建義無成 蕭紀伯開基代宋第十六卷 縱敗禮官宮闈淫亂 臣廢君宗室摧殘第十七卷 救義陽蕭衍建績 立寶卷六貴爭權第十七卷 救義陽蕭衍建績 立寶卷六貴爭權第十八卷 行亂政外藩屢叛 據雄封眾士鹹歸第十九卷 蕭雍州運籌決勝 齊寶卷喪國亡身第二十卷 寶寅潛逃投北魏 任城經略伐南梁第二十一卷 停洛口三軍瓦解 救種離一戰成功第二十二卷 築淮堰徒害民生 崇佛教頓忘國計第二十三卷 伐東魏淵明被執 納叛臣京闕遭殃第二十四卷 羊侃竭忠守建業 韋粲大戰死青塘第二十五卷 侯景背誓破台城 諸王斂兵歸舊鎮第二十六卷 除霸先始興舉義 王憎辯江夏立功第二十七卷 侯景分屍懲大惡 武陵爭帝失成都第二十八卷 魏連蕭察取江陵 齊納淵明圖建業第二十九卷 慕狡童紅霞失節 掃余寇興國稱尊第三十卷 廢伯宗安成篡位 擒王琳明徹立功第三十一卷 張麗華善承寵愛 陳後主恣意風流第三十二卷 陳氏荒淫棄天險 隋軍鼓勇下江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